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教程文件

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教程文件


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关键要点
按压部位 按压频率 按压深度
胸按压(chest compression)
左手掌置于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 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 按压时两肘伸直,用肩部力量垂直向 成人按压幅度为 5~6 厘米;婴儿和儿童
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 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按压次数100~120次/min
正规心脏按压示意图
• 《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 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
• • 按压速率为每分钟 100~120 次(而不再是每 分钟“至少” 100 次)
• • 成人按压幅度为 5~6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 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 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请注意,不再 使用至少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 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 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室颤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意识丧失 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 呼吸断续或停止 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 听诊心音消失 注意:切不可等待心电图结果才作出心脏
骤停的诊断!!!
生物学死亡
血液循环停止10秒后便因大脑缺氧意识 不清,2~4分钟后大脑储备的葡萄糖和 糖原将被耗尽,4~5分钟后ATP耗竭。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3. 快速除颤 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程序化、规范化的心肺复苏流程
早期判断
是指对病人 的初步判断:三步 第一步:呼叫,轻拍病人脸颊或肩膀并
对病人的呼叫,看病人有无反应。 第二步:判断呼吸。 第三步:手指放于颈动脉处,判断有无
•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 •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 • 避免过度通气
有效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胸外心脏按压如操作不标准,常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按压部位不正确。 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导致用力不垂直,按压力量
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主要为脑复 苏、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 心肺脑复苏为一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合作,但临场应变能 力和抢救举措即BLS决定一切。
急救生命链
是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 是几个互相联系的环节系列。
新的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中的环 节包括:
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脑损 害。
出现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影响因素: 基础病性质、开始实施复苏抢救的时间。 争分夺秒!!!
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 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 ※ 4 ~6分钟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 ※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 ※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
指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和呼吸骤停所采 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 有效的抢救措施。
脑功能恢复,是心肺复苏的最高要旨,现统称心 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
肺复苏。
Rescuers should be taught to place their hands on the centre of the chest, rather than to spend more time using the ‘rib margin’ method.应告知救助者(在胸外心脏按压时)将手置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措施
C(circulation) 进行人工循环(Call) A(airway) 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 进行人工呼吸 E(electricity) 电技术 D(drugs) 复苏时第一线药物的应用
C(circulation)
建立人工循环 胸按压 这是现场抢救最基本的首选方法, 必须立即进行,且效果良好,是心肺复 苏的关键措施之一 。首先应在患者背部 垫一块木板,以加强按压效果。
心肺脑复苏决不只是心脏科的专业问题,更应是 全体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甚至普通民众 也需了解和应用。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心脏骤停定义: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心室颤动,80%~90% ※心室停搏 ※电-机械分离 亦称无脉搏性电活动
(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 PEA)
完整的心肺复苏措施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迅速建立有效的 通生命活动。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呼 吸,以维持生命活动。
于胸廓中央,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用“肋缘”去定位。
从 A-B-C 更改为 C-A-B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 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 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 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 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程序的这一根本性 更改将需要对所有曾学习过心肺复苏的人员重 新进行培训,但参与制定《2010 美国心脏协 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人员及相关 专家一致认为付出努力是值得的。
动脉搏动。
信息传递
该传递是指将有病人的信息传递出去, 告知第二者或者呼叫急救中心。
“来人啊,有重病人”或“快打120”, “来人帮忙啊”等等。
进入心肺复苏流程
The decision to start CPR is made if a victim is unresponsive and not breathing normally.如果患者无反应和无呼吸则应立即开始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