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讲信息经济学理论ppt课件
第七讲信息经济学理论ppt课件
二、信息经济学基本内容与基本理论
信息经济学是经济科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延续, 是在新的社会与技术环境中对于经济学基本问题 的进一步研究。据此,《信息经济学》的教学内 容与范围给出了以下较为广义的理解。既把信息 作为生产要素,也把信息作为商品来看待;既 从—般经济活动去考察信息,也要从信息产品制 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角度去观察;既考虑信 息在任何经济组织中作用地位,也考察信息系统 和信息产业中的经济问题。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 括:
“团队的经济理论”
1972年马尔萨克、拉得纳 团队的经济理论是一种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理论。 团队的经济理论主要涉及两项内容:第一,决策
一、信息经济学理论的提出
第三,信息经济学与其他各学科有十分密切的关 系。统计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密切关系众所周知, 1972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阿罗等就是从统计和不 确定性的研究进入信息经济学领域的。运筹学特 别是博弈论在信息经济学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 用。1996年诺贝尔奖得主莫里斯则是从利用博弈 理论激励和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发展了信息经济学。 管理科学的决策理论、经济分析中的预期效用理 论、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市场与市场竞争 理论等都构成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号”理论
1973年斯彭斯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 卖主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利选择 雇主对劳动力质量的甄别方式:教育水平——雇
员劳动率
信号制造——名牌、文凭:不利选择、道德风险 等信息问题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运行的低效率, 市场参加者得借助其它方式提高市场效率,使由 于非对称信息而瘫痪的市场能重新运行——制造 和传播正得市场信号。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
也称理论信息经济学,是指从信息分布的非对称 性这一事实出发,对于传统经济学在完备信息假 设下所提出的论点和命题进行重新思考。这些问 题包括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竞争均衡、统计决 策、委托人—代理人、风险与不确定性、不利选 择与道德风险等,其核心在于深化对微观经济活 动的理解。
教育甄别理论:大学教育只是过滤器,和经济结 果没有直接关系。
“信息搜寻”理论
20世纪60年代施蒂格勒 两种搜寻原则 搜寻模型 最佳搜寻次数
“信息系统选择”理论
1968年马尔萨克、宫泽 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与信息搜寻理论是最优信
息经济理论中相互联系的两个研究领域。信息搜 寻理论侧重于动态中达到最优经济状态,最优信 息系统选择理论侧重于在某一静态时期或决策点 上达到最优信息经济。
教学内容
• 一、信息经济学理论的提出 • 二、信息经济学基本内容与基本理论 • 三、信息经济学理论运用举例
[本讲背景故事]
• 故事1: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供应链 中的信息不对称)
• 故事2:婚姻选择中的帕累托最优(婚 姻选择中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搜寻成本)
一、信息经济学理论的提出
从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的著名论文《信息经济学 评论》算起,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已 有40年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人类社会的 巨大变革,信息经济学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发 展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今天,它已经成为经 济科学中得到普遍重视的、 不断取得新成果与发 展的活跃的前沿之一。
1、重要范畴
信息不对称 不完全信息 道德风险 不利选择 逆向挑选 公共信息 私人信息
2、基础理论
“柠檬”理论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信号”理论 “信息系统选择”理 “信息市场”理论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兹悖论”
第七讲 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信息经济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的介绍与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 理论与方法分析现实的(尤其信息经济领域的)经 济现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运 用丰富的例子进行教学;
既要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比如博弈 论方法、投入产出方法、数学模型方法、信息化 指数法等)交代清楚,又要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应用 分析。同时要点明当前的一些研究发展方向。对 学生的要求是能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 达到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定性、定量相 结合地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目的,为今后的发展 奠定基础。
一、信息经济学理论的提出
其次,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动了信息经济学 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 递、存储等更快、更容易。信息和信息服务的获 得代价更加低廉。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更加 依赖于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信息化浪潮一浪高 过一浪,现代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 生与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使经 济活动的信息要素突出地显现了出来。特别,网 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已见端倪。
一、信息经济学理论的提出
信息的不完全、信息分布的不均衡、信息服务业 和信息系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都已是经济学 家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把信息不均衡分布的基 本事实纳入经济理论的框架,重新思考和审视经 济学的有关问题,从而为现实生活提供更符合实 际的理 论观点、方法和政策建议,则是经济学发 展的自然趋势与产物。
“柠檬”理论
1970年阿克洛夫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20世纪70年代莫里斯 代理人:掌握信息多的市场参加者 委托人:掌握信息少的市场参加者 建立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
握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代理人利用对委托人不 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委托人处于对 己不利的选择位置上。 对策问题:代理人选择、代理人的私人信息 均衡合同:具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之间的对策与 对策均衡的结果。
“信息系统选择”理论
决策系统由信源、信道和决策规则组成。决策系 统、信息系统和决策规则构成最优信息系统选择 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具体操作的信 息系统,如社会情报系统、图书馆信息系统或电 子计算机系统;第二,信息集合,医生、企业智 囊团等。
信息系统成本与价值 信息系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