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06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特殊利益集团在公共决策中能发挥 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降低本集团成 员了解信息、对政治家进行游说或贿赂 的成本。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A ,B>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 B>C
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 ,C>A
效A

B
C 乙

甲 方案
二 、双峰偏好与投票决策困境
1. 循环投票------两两表决,出现循环投票, 难以达成均衡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通过 通过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否决
6
7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否决 否决
一、 多数同意原则下实现均衡的条件
1.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
私人选择-------货币选票
公共选择-------政治选票
2.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不同:
私人选择-------必要条件
公共选择-------影响小
3.偏好表露程度不同
私人选择-------充分表露
公共选择-------倾向于隐瞒
4.偏好体系不同:
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 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A)

多峰

单峰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效 用
(B) 单峰
(B’)
0
1
2
3
(C)
焰火燃放方案
2.两两表决,获胜次数最多的方案为最后的 决策。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 A、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 下: 甲: A>B>C 乙: C>B> A 丙: B>C>A
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是用 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 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 公众的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 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 序以改进决策的结果。
•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民主与集 中的混合体,很难确定决策结果。
在间接民主决策体制中,有三 类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这就 是选民、政治家和管理者。
选民——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称为选民。
政治家——由公众选举产生、代替公众行使公 共权力的人是政治家。
管理者——管理者是由政治家聘用的执行政策 的人。
选民
代表(政治家) 决策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一) 共同点:
1.做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目标假定: 个人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
2.对个人偏好做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 3.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在 人们偏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 怎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二)不同点 1.偏好表达方式不同:
–峰 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 的效用都低于它。
– 单峰偏好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 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
– 双峰(或多峰)偏好 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先 降后升,则称其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
单峰 效 用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一、 选民行为
1. 由于公共决策是一项公共产品,因而 选民会出现“搭便车”行为。
2. 由于公共决策中收入决策与支出决策 的分离使得选民的态度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3.结成特殊利益集团。
特定的公共项目会与特定群体的利 益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与某一公共项目 有密切利益关系并在公共决策中发挥重 要作用的群体。
特点:成本低;速度快
二、集中决策机制中当权者的行为特点
当权者对公共项目的 效用评价远远高于 一般公众的效用评价。
1.当权者往往是公共项目的直接消费者 2.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权力相联系 3.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功名相联系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全体选民先通过投 票,选举出一定数量的 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 来代表选民作出公共决 策。
AB BC
B
三、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1、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转化为单一的 社会偏好是不可能的。
2、满足一切民主制度的要求又不会 出现 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一、集中决策及其特点: 指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
集体独立地做出政府决策,决定公共 项目的种类、成本分担方式和规模。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A胜过B,A>B 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B>C B
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C>A C
效A

B
C 乙
丙 甲
方案
2.投票顺序与循环投票------淘汰表决,投票顺序 影响投票结果。
5.强制性不同:
私人选择-------自愿 公共选择-------强制性
二、 公共决策的内容
1.公共项目的种类; 2. 成本分担方式; 3. 公共项目的规模
三、最优政府----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
1.一人一票,一致同意的原则 2.信息成本为0 启示: (1)政府决策中应尽可能使每个人所拥有的权 力平等 (2)应尽可能减少政府运行中的信息成本 (3)应尽可能使政府机制的运行保证尽可能多 的人的利益。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AB AC
AC CB
BC BA
C
B
A
3. 不真实投票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方案付诸全体选民表 决时,只要赞成票占多数,该方案 即获通过。
分为简单多数(1/2以上赞成)、 多数(2/3以上赞成)
增加保安雇佣量
1
2
3
45
A B C 投票者 M F G H
投票结果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