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堰流和闸孔出流

第八章:堰流和闸孔出流


堰顶 O 点上游可采用三种曲线连接:
三段复合圆弧型曲线
堰剖面的定型设计水头 Hd的确定: 高堰:P1≥1.33 Hd, Hd=(0.75—0.95)Hmax 低堰:P1<1.33 Hd, Hd=(0.65—0.85)Hmax Hmax-----校核流量下的堰上水头。
第三节 实用堰
二、流量公式
的梯形堰作自由出流时的流量等于没有侧收缩的自由出流矩 14
形堰的流量。
注:以上三类薄壁堰的流量计算公式均是指自由出流。
第二节 薄壁堰
15
第三节
实用堰流的水力计算
折线型实用堰 曲线型实用堰 复合型实用堰
实用堰的主要用途:用作蓄水建筑物——坝, 或净水建筑物的溢流设备。
实用堰(0.67</H<2.5)
9
第二节
薄壁堰流 的水力 计算
一、矩形薄壁堰
二、三角形堰 三、梯形薄壁堰
10
薄壁堰主要用途:用作量水设备。
薄壁堰口的横断面形状不同,相应的流量系数也
不同。
一、矩形薄壁堰 基本公式
Q m0 b 2g H
3/ 2
11

无侧收缩、自由式、水舌下通风的矩形正堰:
m0 采用巴赞公式计算:
2 m0 (0.405 0.0027 )[1 0.55( H ) ] H H P1 公式适用范围:b 2.0m,P 1.13m,H 1.24m,式中H、
2.5 10
4
2、根据上游渠道宽度B与堰宽b的关系: 侧收缩堰(b<B) 堰 无侧收缩堰(b=B) 3、根据堰与水流方向的交角:
B
H b
正堰 堰 侧堰 斜堰
4、按下游水位是否影响堰流性质: 堰 自由式堰流(不影响)
淹没式堰流(影响)
5、按堰口的形状: 堰可分为矩形堰、梯形堰、三角堰。

淹没溢流时,不仅堰的过水能力降低,而且下游水面波
P 1
12
1)堰下游水位高出堰顶标高,即zc<H;——必要条件

P 1
动较大,溢流不稳定。所以用于测量流量用的薄壁堰,不宜 在淹没条件下工作。
H v0
0.67H
Z
Zc
P2 h
h"
第二节 薄壁堰
13
二、三角形堰
堰通常用于实验室作小流量测量,当堰为直角三

0.7
中墩 0

R=1.21d
d 0.8
d 0.45
90 d
R d 0.25
0.45
流量系数没 m
第三节 实用堰
(见表8-3)
三、实用堰的淹没判别
实用堰淹没判别与矩形薄壁堰的判别条件相同(即下游水 位高过堰顶且发生淹没水跃),其流量公式为:
21
Q s mb 2 g H 0
式中: s
H
v
2 0 0
2g
h
v 2
2g

v
2
2g
令 k h ,则得宽顶堰的流量公式: H0
1 1
2 g ( H 0 h) 2 g ( H 0 h)
Q Av bh 2 g ( H 0 h) bk 1 k 2 g H 0
式中: v 2g
2
3/ 2

H (或H 0 ), ( ), s )
头为堰前水头H。
该堰通常用于实验室作小流 量(Q<100 l/s)量测设备。 西波利地梯形堰自由出流时 的计算同无侧收缩的矩形堰 自由出流时的计算。
上游面为垂直的WES堰, 当 P>1.33H 、 H=Hd ( 式 中 Hd 为WES堰的设计水头)时, m=md =0.502 。 当H>Hd时, m>md ;当 时H<Hd , m<md 。 小桥桥孔、涵洞、节制闸过 水均可看作宽顶堰溢流。
式中:
m——堰流流量系数, 。
3
2
8
• 堰流公式 若考虑到侧收缩影响及淹没影响,则堰流公式为:
Q m0b 2 g H Q m0b 2 g H
3/ 2
或 Q mb 2 g H 0 或 Q mb 2 g H 0
3/ 2
考虑淹没 考虑侧收
3/ 2
3/ 2
式中: ——淹没系数, ≤1.0; ——侧收缩系数, ≤1.0 。 m0——计及行近流速的流量系数。
Q Bm 2 g H 0
式中:
3/ 2
19
B——B=nb,为全部闸孔净宽; n——闸孔的数目; b ——单个闸孔净宽; ——侧向收缩系数,有
H
0
1 0.2[ k (n 1) 0 ]
nb
式中: k 、 0 ——边墩和闸墩形状系数。
第三节 实用堰
20
边墩 kLeabharlann 1.0 0.7堰流及孔流的界限
孔流:当闸门未启出水面,以致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6
1、堰流:当闸门启出水面,不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2、堰流和孔流的判别式
(1)宽顶堰式闸坝
堰流: e/H0.65 孔流: e/H<0.65
(2)实用堰式闸坝(闸门位于堰顶最高点时) 堰流: e/H0.75 孔流: e/H<0.75
式中: e——闸门开启高度; H——堰孔水头。
角堰时:
Q 1.4 H
5/ 2
(m / s)
3
适用条件:
P 2 H,B (3 ~ 4) H
B
H
第二节 薄壁堰
14
三、梯形薄壁堰
当 14 时的自由出流时的梯形薄壁堰公式为:
Q 0.42b 2 g H
3/ 2
1.86bH
3/ 2
3 (m / s)
H
b
说明:当 14 时,侧收缩梯形堰倾斜部分所增加的流量, 正好抵消 矩形堰侧收缩影响所减小的流量。即有侧收缩的
对单孔宽顶堰有经验公式:
1
3
a p 0.2 H
4
b (1 b ) B B
a为墩形系数,矩形墩a=0.19,圆形墩a=0.10。
第四节 宽顶堰
三、淹没式宽顶堰
• 判别条件
26
必要条件:hs>0
充分条件:
hs 0.75 ~ 0.85 0.8 H0

h s 1.25 ~ 1.30 h c
3
2、流体为理想流体时,则=0,即=1.0 , m=0.385
第四节 宽顶堰
25
二、侧收缩宽顶堰(b<B)
Q bm 2 g H 0
式中的侧收缩系数
3/ 2

,对多孔宽顶堰有经验公式:
H
0
1 0.2[ k (n 1) 0 ]
nb
式中:k 、 0 ——边墩和闸墩形状系数。取值同实用堰。
3 P / H 0.46 0.75P / H
当 0
P 3 H
直角边缘进口: m 0.32 0.01
直角边缘修圆: m 0.36 0.01 3 P / H 1.2 1.5P / H
说明:1、根据伯朗日最大流量假设,当 h hk 2 H 0 时,
过 堰流量为最大。 m=0.385
mb 2 g H 0
3/ 2
——堰进口处的局部水头损失;
1 1 。
——流速系数,
m——堰流量系数, m k 1 k 。
一般地,m值在 0.32~0.385之间。
第四节 宽顶堰
流量系数的计算

P 3 H
24
时: 直角边缘进口: 圆角进口: 时:
m=0.32 m=0.36
3/ 2
——淹没系数,见图8-14。
实用堰淹没判别公式为: Hs/h0≤0.15,或P2/H0≥2 Hs/h0≤0.15,或P2/H0≥2
第三节 实用堰
第四节
一、自由式无侧收缩宽顶堰
宽顶堰
22
主要特点:进口不远处形成一收缩水深,此收缩水深小于堰 顶断面的临界水深,以后形成流线近似平行于堰顶的渐变流, 水面在堰尾第二次下降。
1、堰顶水头 H;
2、堰宽 b;
3、上游堰高P1、下游堰高P2;
L=(3~5)H H P1 v0 P2 h
4、堰顶厚度 ;
5、上、下水位差 Z;
水舌 Z
6、堰前行近流速v0。
第一节
堰流的分类及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矩形堰 三角形堰 梯形堰 折线型实用堰 曲线型实用堰 复合型实用堰
3
1、根据堰壁厚度 与水头 H 的关系:
概述
7
• 堰流基本公式推导
由大孔口的流量公式
Q 2 3
3 b 2 g ( H 2 / 2 H13 / 2 )
H2
H1
c u c

H1 0,H 2 H 0
并考虑上游行近流速的影响,令
H0 H
2 0v 0
H
水舌
得堰流的基本公式:
2g

P
3/ 2 0
Z
V0 P' h
Q mb 2 g H
1、在所有堰流中,哪种堰流的流量系数最大,哪种堰流的流 量系数最小? 实用堰流量系数最大,宽顶堰流量系数最小。 2、堰壁的厚度对堰流有何影响? 堰壁的厚度与堰上水头比值的大小决定了水流过流能力的大 小,并派生出不同堰型。 3、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的淹没出流判别条件有什么区别?
31
三者淹没出流的必要条件相同:堰下游水位高出堰顶标高;但 充分条件不同,薄壁堰、实用堰是:下游发生淹没式水跃衔接。 宽顶堰是:下游水位影响到堰上水流由急流变为缓流即 hs>0.8H。 3/ 2
• 流量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