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课件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课件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
( 表
达现
技手
巧
法 )
表达方式
结构手法
描写手法 抒情手法 议论手法 记叙手法
表达技巧
❖ 在试题题干中又称为表现手法、写作技巧、 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等。
❖ 考题中常见的内容有 ❖ 一、 抒情方式 ❖ 二、 修辞方法 ❖ 三、描写手法
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人“封”了又“开”的奇怪行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慌乱的心绪和挂念亲人的情意, 加强了思乡的效果。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感情,讽刺时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 处边?--- 《桃花溪》张旭
(1)请分析“桃花”在这首诗中的含义。
在这首诗中,小松象征什么?作者借用小松的形象意在表达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笔下,借松喻人,托物言志,小松象征怀才不遇的出身 低微的读书人,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作者通过小松的形象来 表达自己不甘埋没远大志向,同时也批评世人的目光短浅。
借细节抒情:通过对人物行动细节的描画表达感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 又开封。--- 《秋思》张籍
夜常闻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
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故山,故乡。
说明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和表达作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感情表达更加生动、深切。
托物言志:即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特征。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 云始道高。--- 《小松》杜荀鹤
描 写
方法
角度:正(渲染)、侧(烘托)、 点面、感官、观察角度
详略:白描、细描(工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静
乐哀 特点
虚实
(衬托)
远近
正面侧面 远近结合
描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写 声色结合 白描工笔 点面结合 细节描写
正面侧面
正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 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 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九、正侧结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 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 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渲染:一种国画技法, 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 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 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 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 写。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 、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 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2)作者“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询问,表现了怎样的心情?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桃花有三层含义。1、溪的名称。2、飘落的桃花花瓣。3、隐喻, 暗扣桃花源的故事。
表现诗人探询桃花源迫切希望找到、心弛神往的急切心情,从而 表达了诗人对幽雅如桃源的隐居之处的向往与追求,显示诗人高 山隐士的人生志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以景结情: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尔后再以景衬情。先抒 情后写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抒情(议论)+叙述(描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 诗人一开始就一往情深地赞美江南,然后用水绿如蓝,江花胜火的 明丽景色,将读者领到胜景中,油然而生喜悦之情。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社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寓情于景)、 托物 言志(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略)、借细节抒情、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略)。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合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之中,借对这 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写抒发感情。情在景中。表达方式基本为叙 述+描写或描写+描写。
“冯唐”句说的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守边有功,后被削 职,经冯唐代为辩解后,文帝就“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 守。”说说作者用冯唐这个典故的用意。
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牛刀小试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此诗的抒情方式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 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 无尽,随水长流。全诗感情含蓄深远。
借景抒情: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 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先写景后抒情。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
烘托: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 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 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把这 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 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 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 人或事物。不说本意,只 说与 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 本意的目的。
《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此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 理,说说你的看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比。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 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做资料的题目
❖描写手法
对象:人物、事物、场面 景物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和征夫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 羌
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 写的悲凉凄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 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十四之江西》孟浩然
指出此诗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抒情方式上的 不同之处。
两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 情,寓情于景;孟诗既借景抒情,借想象抒情,还有直接抒情。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