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项目提出的必要性1.1物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随着国务院“国八条”“国九条”逐步推进和落实,围绕甘肃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将现代物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发展,先后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加快我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支持邮政服务“三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物流发展“一主五副、两大重要节点”指导思想。
省发改委、工信委相继出台《甘肃省“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甘肃省“十二五”工业物流发展规划》,确定“一个物流核心圈、四大物流通道、六大物流枢纽城市、六大物流聚集区”、“一圈两翼三组团”的物流发展战略格局,通过用地保障、财税扶持、融资支持、便利通行等政策扶持,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快速转变。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物流增加值由2010年的286.4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00亿元。
根据"增长极"概念,物流产业可以看作是一种"推进型产业"(Propulsive Industry),它作为一种优势的经济单元,在城市集聚形成物流园区,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创新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成长,从而可以使该地区具有优先增长的优势,进而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从总体上分析,未来区域经济着眼于以主城区产业园区扩散为先导,企业集群发展成为区域增长极,内力培育与外力推动并重,产业空间布局与全市域城市空间调整相结合,产业布局调整与主城发展外围空间生长点相结合,形成从主城到外围生长点再到外围组团的梯度序列,由逐级的辐射互动效应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遵循的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扩散和相对均衡模式。
1.2 “两业”联动,提升服务水平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联动融合发展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利于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释放和集聚物流需求,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区域联合、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靖远刘川工业集中园区的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的发展水平。
随着产业链的形成,制造企业物流业务整合、分离、外包和流程再造将成为必然。
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具有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完备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物流规划、方案设计、供应链优化等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同时,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业实施定制物流解决方案和信息系统对接,并具有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进一步深化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融合发展、供应链发展、产业链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化物流和专业化物流服务。
进一步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高物流服务附加值,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两园”配套、健全服务功能“十一五”期间,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物流业也进入了整合、推进和提升的新时期。
物流行业规模快速扩大,新兴第三方专业化物流发展迅速,年业务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
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按照“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随着各区域工、农产业集聚区、开发区、专业市场、产业集群等区域性集聚地的形成,同时也成为物流需求集聚地,特别是兰州、武威、酒泉、天水等一些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为发展以物流要素聚居为特点的物流园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金武物流枢纽。
随着武威“两园七区”产业聚居的形成,以及金大快速通道的建设,特别武威千万吨级煤炭集疏中心、疆煤入甘等通道经济为特色的产业链的形成和加快。
物流业发展不再是通过整合原有资源来提升协同供应能力,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
所以,必须加强部门协作,突破部门限制及相关的政策瓶颈,根据地方工商、生产制造业特色,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物流发展规划,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依托和保障。
按照公路、铁路、仓储、信息、商务、保障服务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可采用“一园多中心”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
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
1.4武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武威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新亚欧大陆桥东西国际大通道的“咽喉”(1)优越的区位优势武威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西连新疆,自古就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战略要地,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代为商家必争之地。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兰新铁路、干武铁路、G30(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贯通全境,省道308线、211线和地方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河西走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集中的地区。
图1 武威“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物流大通道示意图图1 东西大通道示意图(2)丰富的人力资源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7个街道办事处,6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1.14万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丰富,学习驾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2、产品方案和项目建设的基本设想2.1 项目基本设想(1)项目名称:武威物流园.(2)建设地点:武南工业园区。
(3)承办单位:有限责任公司(4)构建形式: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的产业网络的"一园区多中心"模式。
(5)区位选择:融入资源地、生产要素集中地、市场消费地、关联企业相对集中地。
(6)建设内容:武威工业园物流综合园区2.2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2)项目功能定位武威物流园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公路运输条件,为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接发货、交易、仓储、配载等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园区功能完善,主要功能及服务如下:(1)货物中转物流服务为煤炭等大宗原燃料及产品提供公铁联运的货物中转服务。
结合中转物流需求大的特点,物流园区将充分体现商品中转中心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连接各种运输方式,实现多式联运,为进出口货物的运输提供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物流园区也将起到衔接干线运输与支持配送的作用。
(2)仓储、配送功能依公铁运输优势,以生产支持仓库的形式,设置现代化的仓储功能,为靖远及周边的相关工商企业提供稳定的材料供给,降低其物流成本。
物流园还具有终端配送功能,为周边工业园区内入驻企业和项目提供所需的短途和长途配送业务,还可向城市配送中心、各类企业营销网点和生产线提供配送服务。
(3)货运服务功能针对当地大量的货运需求,建立货运市场,为司机提供餐饮、住宿、停车等相关服务,同时开展汽车修理、配货等业务,并设立加油站。
武威是甘肃东西物流大通道隘口,会产生巨大干线运输业务,为空车配货和为货物配车的业务,不仅提高物流效率,物流园区带来巨大物流业务。
(4)商品贸易功能物流园区将建立日用小商品及生活日用品商贸市场,通过自营或招商吸引经销企业入驻,进行小商品及工业品、各种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的现货交易。
(5)配套服务功能物流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大楼,并建立星级酒店,提供集娱乐、餐饮、住宿、洗浴为一体的优质服务,建立多幢公寓住宅楼可租售给入驻企业员工或物流园周边群众。
(6)口岸功能园区可设置海关、卫检、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为当地生产、加工基地或者最终销售市场的制造商、分销商提供储存、保管、运输、加工、货代等服务)。
(7)物流咨询与培训功能主要包括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培训、物流项目咨询等服务内容。
(8)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管理功能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以及方便报关、结算、保税等单据处理,提高工作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简化手续)。
2.3符合武威产业布局和“十二五”规划随着武威市及全省“十二五”规划的展开和推进,武威市各个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各厂商入住园区,对物流配套服务的要求刻不容缓,特别是青岛啤酒、达利食品、千万吨级煤炭集散中心等项目的建成和投产,对300~500公里公路运输半径为基础的物流采购与供应要求更高、更快捷,现有的“个体户+信息部”的原始的物流运输模式为工商业的货物安全性,时效性埋下隐患,市场需要有实力、有规模的物流企业与之发展相适应。
随着甘肃省通道经济的发展,武威为全省主要物流节点的特点日益彰显,做为全省最大的煤炭集散要地,在疆煤入甘,当地煤炭开采加工等领域为大宗运输车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要求武威有相适应的产业规划,为相关项目落地提供支撑,《甘肃省“十二五”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发展规划》已于2011年六月颁布实施,为武威地区发展LNG为基础的新型运输方式提供了政策依据。
2.3.1该项目的合作引进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佳化本项目的实施,对武威地区可谓一举多得,一是引入46000多万元的投资和可观的税收,增加经济实力和就业,并带动其它产业(如运输、服务行业)的发展;二是可以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取得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3、项目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3.1项目投资预算项目预计总投资为4.6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为投资方自筹和银行贷款。
3.2突出的社会效益3.2.1发展现代物流,挖掘利润源泉。
人们常常将物流看作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发展现代物流,可以提高仓储场地、运输工具的利用效率。
目前,我省相对于东部物流发达省市而言,运输信息网络不畅,仓储设施相对分散,运输市场上货运车辆空驶现象较严重。
通过统一规划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和符合现代物流需求的仓储设施,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来提高仓储场地的使用效率,在运输组织上,也可以通过物流中心和其它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把零散的货源集中起来,并借助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来统一调度车辆配置,降低车辆空载率,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2)增强投资吸引力,改善投资环境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对物流运营的要求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