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空间的角
教学目标:掌握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计算方法,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
理,并能
熟练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方法,熟练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求解. (一) 主要知识及主要方法:
1.三垂线定理(课本30P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 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2.三垂线的逆定理(课本31P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
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3. 空间角的计算步骤 一作、二证、三算.
4.异面直线所成角:()1范围:(]0,90︒︒;()2计算方法:
①平移法:一般情况下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梯形的平行对边、三角形的中位线进行平移.②向量法:设a 、b 分别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
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α=arccos
a b a b
;③补体法;
④证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即所成角为90︒.
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定义:
(课本29P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②范围 []0,90︒︒;③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⑤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
()1直接法: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 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 ()2平移法:通过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的对
边平移,计算其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也可平移平面()3通过等体积法求出斜线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d ,计算这点
与斜足之间的线段长l ,则sin d l
θ=
. ()4应用结论:如右图所示,PO α⊥,O 为垂足,A 为斜足, AB
α,AP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1θ,2BAO θ∠=, PAB θ∠=,则12cos cos cos θθθ=.
()5向量法:设l 是斜线l 的方向向量,n 是平面α
的法向量,则斜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arcsin
l n l n
=.
6.二面角:①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
其中的每一部分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
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规定: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重合时,二面角为0,当两个半平面合成一个平面时,二面角为π,因此,二面角的大小范围为[]0,π.②确定二面角的方法:()1定义法;()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3垂面法;()4射影面积法:cos S S θ=
射影多边形原多边形
,此方法常用于无棱二面角大小的计算;
无棱二面角也可以先根据线面性质恢复二面角的棱,然后再用方法()1、()2计算大小;()5向量法:法一、在α内
a l ⊥,在β内
b l ⊥l β-- 的平面角αarccos
a b a b
=;其方向如右图,则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
α=arccos
a b a b
π-(同等异补)
法二、设1n ,2n 是二面角l αβ--外侧(同等异补),则二面角l αβ--α12
12arccos
||||
n n n n =
(二)典例分析: 问题1.(07全国Ⅰ)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45ABC =︒∠,
2AB =,BC =SA SB ==
()1证明:SA BC ⊥;
S
B
C
D
A
α A
P
O a
a b
n
αβ
a b
αβ
a b
1n
2n
α
P O
B
A
1θ
2θ θ
()2求直线SD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
(本小题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包括向量法).
问题2.(07届高三湖北、荆州、宜昌4月模拟)
边长为1的正方体1111
ABCD A B C D
-中,P是棱
1
CC
上任一点,CP m
=(01
m
<<).
()1若1
2
m=时,求证:面
1
BPD⊥面
11
BDD B;
()2试确定m值,使直线AP与平面11
BDD B所成的角
的正切值为
问题3.(07四川)如图,PCBM是直角梯形,90
PCB
∠=︒,PM∥BC,
1
PM=,2
BC=,又1
AC=,120
ACB
∠=︒,
AB PC
⊥,直线AM与直线PC所成的角为60︒.
()1求证:平面PAC⊥平面ABC;
()2求二面角B
AC
M-
-的大小;
()3求三棱锥P MAC
-的体积.
(要求第()2小题用多种方法解答,包括向量法).
A
B
D
C
1
A
1
B
1
C
1
D
P
S
B
C
D A
S
B
C
D A
A
B
C
M
P
A
B
C
M
P
问题4.(07陕西)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
AD BC ∥,90ABC ∠=°,PA ⊥平面ABCD .4PA =,2AD =
,AB =6BC =
()1求证:BD ⊥平面PAC (此小题这里略去不做);()2求二面角A PC D --的大小. (要求第()2小题用多种方法解答,包括向量法).
(三)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E ,F 分别是1CC ,AD 的
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 和1FD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2.(05浙江文)在三棱锥P ABC -中,1
,2
AB BC AB BC PA ⊥==
,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底面ABC .
()1求证:OD ∥平面PAB ;
()2求直线PA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大小
3.如图,ABC △的边长为2,AD ,1BB ,1CC
都垂直于平面ABC ,且112BB CC ==,
1AD =,点E 为1DB 的中点,求直线
1C 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四)走向高考: 4.(07浙江)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 ⊥平面ABC ,AC BC ⊥,
且2AC BC BD AE ===,M 是AB 的中点.
()1求证:CM EM ⊥;
()2求CM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
P
C B
A D E
P
C B
A
D E
E
D
C
M
A
B
O
A
B
C
D 1A
1B
1C 1D
E F C
A B
1A
1B
1C
D
E
F A
P
C
B
D
O
E F
5.(07北京)如图,在Rt AOB
△中,
π
6
OAB
∠=,斜边4
AB=.
Rt AOC
△可以通过Rt AOB
△以直线AO为轴旋转得到,
且二面角B AO C
--是直二面角.动点D的斜边AB上.()1求证:平面COD⊥平面AOB;
()2当D为AB的中点时,求异面直线AO与CD所成角的大小;()3求CD与平面AOB所成角的最大值.
v
6.(07福建)如图,正三棱柱
111
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
1
CC中点.
()1求证:1AB⊥平面1A BD(此小题这里略去不做);
()2求二面角1
A A D B
--的大小;
()3求点C到平面1A BD的距离.
O
C A
D
B
A
B
C
D
1
A
1
C
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