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格尔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体系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1.概述1.1黑格尔简介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是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

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位代表,黑格尔不仅从其哲学立场出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而且也被看做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哲学将古典哲学的基本思路发挥到了极致。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80年起就读于该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

1793年一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一1800年在法兰克福任家庭教师。

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

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

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1808 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

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

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818年后任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并于1829年当选柏林大学校长,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

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

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在哲学史上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对当时的各门学科多有精通,并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哲学之中,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思辨性、辩证性和体系性,也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感,他不仅试图通过恢复古代哲学的客观性原则来弥补近代哲学自笛卡尔以来高扬主体性的局限,而且自觉地站在哲学史的高度来看待哲学和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不是吧他的哲学看做自己的独创,而是看做整个哲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换言之,他把他的哲学看做整个哲学史的概括和总结。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古典哲学的终结,他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了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最高理想,也使曾经统治西方哲学长达2000多年之久的形而上学走向了终结。

的确,黑格尔将古典哲学以形而上学为核心和基础的哲学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发现,除非超越黑格尔,除非扭转哲学的方向,否则谁也无法进一步推进哲学的发展。

[1]1.2黑格尔哲学在中国黑格尔哲学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解放以前,北京大学是中国黑格尔学的中心,张颐先生(1887-1969)是学院派黑格尔学的代表人物,它的思路奠定了中国黑格尔学的学院派的基调。

他认为,黑格尔哲学的真义是纯粹的形而上学体系。

1924 年,张先生从欧洲游学回国时,目睹当时国内学界情况,不无感慨地说,所遇友朋皆侈谈康德,不及黑格尔,竟言知识论,蔑视形上学。

继而,他又批评张君迈把黑格尔的形上学与大地开辟论或神学创世论混为一谈,指斥为十分荒谬,完全误解,致未能把握黑格尔哲学之真义。

张颐先生强调,形上学之职务在于推测阐明本体之意义或宇宙之结构耳,它是一纯思界、纯理系统,乃宇宙结构之,永恒真理。

张君迈把黑格尔的形上学混同于天地开辟论,固然是荒谬的;但是,割断或否认黑格尔形上学与宗教的本质联系也不能把握黑格尔形上学之真义。

张颐先生捍卫黑格尔形上学的超然性、纯粹性,鄙弃宗教之臭味,此与黑格尔的形上学可谓相去十万八千里。

学院派的黑格尔学成了完全脱离实际的玄而又玄的心灵游戏。

其实,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宗教的本质联系正是黑格尔形上学的特点,小逻辑的英译者瓦拉士在他的英译本的序言中正是这样指出:对于普通人的心灵,逻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可是,对于黑格尔,逻辑学的几乎每一页都是见证了与宗教的最终的统一性。

解放以后,由于借助了马克思的光环,中国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很长的时期中,我们这一代人则是陷入了一种抽象的形式主义,只会围绕着经典作家的词句兜圈子,醉心于从黑格尔哲学的粪堆中啄出珍珠。

其实这种情况,贺麟(1902- 1992)先生早就有所告诫。

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贺先生在他翻译出版的开尔德的黑格尔一书的译者序言中,他写道:研究黑格尔有两条走不通的路,第一,就是抽象的傅会的路,只是抽象地将黑格尔哲学中几条空洞的方式,如对立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的互变,或有无的对立,其合为变等,赤裸裸地从全体系中硬拉出来,用科学的常识和自己偶然的感想,加以傅会解释,说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二,就是呆板的教本的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时代,也给中国的黑格尔学带来了生机和挑战。

今天,我们不能再拘泥于或纠缠于黑格尔是死狗或活狗的争论,因为,这种翻烧饼式的争论只能是原地踏步,它是封闭的、独断的。

现今,我们需要多元地、多方位地审视黑格尔,特别是要走出他的体系的迷宫;揭示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内核,洗涤他的思辨的原罪。

[2] 2.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价值所在。

我们将看到,这一体系对辩证法的否定精神有所限制,体系的构建也有不少牵强附会之处和和生搬硬凑的弊病;即便如此,学习西方哲学史的人也不能脱离黑格尔的体系来理解他的思想。

[3]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哲学的一大特色。

黑格尔站在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了古代哲学的辩证法传统,用辩证法来克服近代哲学机械世界观的局限,以辩证法为结构,第一次使形而上学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辩证法乃是黑格尔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然而,辩证法既是黑格尔对哲学的伟大贡献,同时也是其哲学中收到人们批评最多而且遭到人们误解最多的地方。

譬如我们现在专门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本人肯定会不以为然。

因为他的辩证法与他的哲学体系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毋宁说辩证法就是他的哲学体系。

所以,我们实际上既不可能脱离辩证法来讨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不可能脱离他的哲学体系来讨论他的辩证法,而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又必须掌握他的整个哲学。

[1]2.1黑格尔的逻辑学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而《逻辑学》是黑格尔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

《逻辑学》以《精神现象学》为其前提:“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性之后,就变成了纯知,这种纯知即以那些自在自为的纯粹本质自身为对象。

它们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

”所以,《精神现象学》乃是“纯科学概念的演绎”,而《逻辑学》便以这些“纯科学概念”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1]2.1.1逻辑学的大致轮廓1)存在论①质(存有、定在、自为的存在)②量(纯量、限量、程度)③度(特殊的量、无度、度的无限)2)本质论①本质(同一、差别、根据)②现象(现象界、内容和形式、关系一一部分与整体、力和力的表现、内和外)③现实(实体和偶性、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3)概念论①主观概念(概念、判断、推理)②客观概念(机械性、化学性、目的性)③理念(生命、认识、绝对理念)2.1.2论述这里想重点解释一下绝对理念。

这个绝对理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

黑格尔说,绝对理念就是绝对客体,“在这客体里,一切规定都汇集在一起了,因为两者都是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黑格尔把这些范畴叫做纯概念,怠即是小沾染任何感性的物质的成份的纯粹的思维形式在他看来,这些纯粹的思维形式并非是远在彼岸的不可捉摸的东西,相反地,它们倒是人们所最为熟知的比如,在这朵花是红的这个命题里就包含有存在和个体性的范畴于其中然而,熟知并非真知,而且人们往往对自己熟知的东西最无所知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惯于把这些纯粹的思维形式同感性材料混杂在一起,逻辑学的任务就在于撇开一切感性的成分对逻辑范畴作纯粹的考察,黑格尔在这里提出要把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当作一个对象加以专门的考察,建立一门以研究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逻辑科学,这是深刻的正确的但是,他认为研究范畴必须撇开一切感性经验成分的主张,则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尽管黑格尔把逻辑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说得纯而又纯,但在逻辑学中他还是不时地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寻找最恰当的例子来验证他所作的逻辑范畴的推演的。

[5]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有开始,到汇集了全部真理的绝对理念为止,黑格尔画了一个大圆圈。

起点和终点是重合的,因为两者都是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它在辩证运动中完成了自身,实现了自身。

[3]2.2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二部分。

精神达到了绝对理念,标志着它穷尽了自身的所有纯范围。

精神只有在纯范畴的领域之外,才能继续发展。

就是说,绝对精神必然要出入自身。

一出一入,构成了黑格尔体系的另外两个部分: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黑格尔说:“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

”⑹异化(alienation)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意思不仅指背弃自身,转变为异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指必然地在与自身不同的领域发展;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异化的应有之义。

自然界是绝对精神必然要经历的领域,不经过自然界的发展过程,绝对精神就没有外在的丰富多彩的形态,就不能最终成为真正自由的精神。

也正是因为自然界始终贯穿着精神的运动,它才不是偶然性和杂乱无章事物的堆砌。

自然界是一个活生生的系统,按照正反合的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分机械论、物理论和有机论三部分,它们分别与逻辑学的“客观概念” 的三个环节——机械性、化学性和目的性相对应,也可以说是客观概念的应用。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虽然有缺陷,但毕竟是历史上对自然科学进行的一次最为系统的总结。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关于自然的辩证法体系,是后世的自然辩证法的直接来源。

[3]1)机械论①绝对外在性(空间、时间、物质)②有限机械论③绝对机械论2)物理论①普遍个别性物理论(天体论、元素论、气象论)②特殊个别性物理论(比重、内聚力、声音、热)③整体个别性物理论(磁、颜色和电、化学过程)3)有机论①地质有机体②植物有机体③动物有机体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基本命题是:“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

”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黑格尔的异化“学说”,在黑格尔哲学中,“异化”、“外化”和“对象化”三个词的含意是相近的黑格尔所谓的“异化”,大致包含了三层意思:自然是理念的派生物;自然为隐藏于其中的理念所主宰;自然是不符合理念的本性的异己力量。

[5]2.3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与纯概念相比,扬弃了外在化形式的精神的特点是自由。

所谓自由是指“能够在否定中肯定地保住自己并成为自身同一”。

黑格尔的意思是,精神在于自然的对立中取得自由,与人类精神同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