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10-1
题目:运动与摄食减肥问题班级:10-1
姓名:黄首亚
2012年03月29日
1.题目:运动与摄食减肥问题
2.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饮食营养摄入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减肥的方法也有很多。
如何正确对待减肥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于是了解减肥的机理成为关键。
背景材料: 根据中国生理科学会修订并建议的我国人民的每日膳食指南可知:
(1)每日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量是作为保证正常人身体健康而提出的膳食质量标准。
如果人们在饮食中摄入营养素的数量低于这个数量,将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2)人体的体重是评定膳食能量摄入适当与否的重要标志。
(3)人们热能需要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三个方面:维持人体基本代谢所需的能量、从事劳动和其它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以及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所消耗的能量。
(4)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每一千克体重每小时平均消耗热量为4200焦耳。
(5)一般情况下,食用普通的混合膳食,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所需要的额外的能量消耗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
3.问题重述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饮食营养摄入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肥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肥胖无论从审美或健康的角度,都严重地威胁到人们,各种减肥食品、药物或是健美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在我们也利用减肥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减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利用科学的原理,组建一个减肥的数学模型,从数学的角度对有关的规律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人的体重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一个微分方程模型,采用离散化方法,以天为单位,从数学的角度解决了每天的饮食摄入量、运动强度与体重的关系,以探索减肥的科学方法。
4.模型假设
(1) 人体的脂肪是存储和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而且也是减肥的主要目标。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体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骨骼、水和脂肪。
骨骼和水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不变的,我们不妨以人体脂肪的重量作为体重的标志。
已知脂肪的能量转换率为100%,每千克脂肪可以转换为4.2×107焦耳的能量。
记D=4.2×107焦耳/千克,称为脂肪的能量转换系数。
(2)人体的体重仅仅看成是时间t的函数w(t),而与其他因素无关,这意味着在研究减肥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对减肥的影响。
(3)体重随时间是连续变化的,即w(t)是连续函数且充分光滑,因此可以认为能量的摄取和消耗是随时发生的。
(4)不同的活动对能量的消耗是不同的,例如:体重分别为50千克和100千克的人都跑1000米,所消耗的能量显然是不同的。
可见,活
动对能量的消耗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考虑到减肥的人会为自己制订一个合理且相对稳定的活动计划,我们可以假设在单位时间(1日)内人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其体重成正比,记B 为每1千克体重每天因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5) 单位时间内人体用于基础代谢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正比于人的体重。
记C 为1千克体重每天消耗的能量。
(6) 减肥者一般对自己的饮食有相对严格的控制,在本问题中,为简单计,我们可以假设人体每天摄入的能量是一定的,记为A 。
5.分析与建立模型
建模过程中,我们以“天”为时间单位。
根据假设(3),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考虑能量的摄入和消耗所引起的体重的变化。
根据能量的平衡原理,任何时间段内由于体重的改变所引起的人体内能量的变化应该等于这段时间内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的差。
考虑时间区间[t ,t +Δt ]内能量的改变,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有
[()()]()()t t
t t t t D w t t w t A t B w s ds C w s ds +∆+∆+∆-=∆--⎰⎰
由积分中值定理有()()(),
(0,1)w t t w t a t bw t t t θθ+∆-=∆-+∆∆∈, 其中/a A D =,B C b D
+=, 两边同时除以Δt.并令Δt →0取极限得 ()(),0dw t a bw t t dt
=->
这就是在一定简化层次上的减肥的数学模型。
我们知道模型的某些假设不十分合理,但我们希望求解模型,看看能否说明一些问题。
6.模型的求解
设t =0为模型的初始时刻,这时人的体重为w (0)=w 0。
在模型的两边同时乘以e bt 得
()()bt
bt bt dw t e bw t e ae dt += 即
(())bt bt d e w t ae dt
= 从0到t 积分,并利用初值0(0)w w =得
00()(1)()bt bt bt a a a w t w e
e w e b b b
---=+-=+-. 7.模型推广
1) a b 是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a A D =是每天由于能量的摄入而增加的体重。
()/b B C D =+是每天由于能量的消耗而失去的体重。
2) 假设a =0,即停止进食,无任何能量摄入,体重的变化(减
少)完全是脂肪的消耗而产生。
此时,0
()bt w t w e -=.
(1)不进食的节食减肥法是危险的。
因为lim ()0t w t →+∞
=, 即体重(脂肪)都消耗尽了,如何能活命!
(2)当a =0时,有00
(())/1bt w w t w e --=-, 这表明在[0,]t 内体重减少的百分率为1bt e --,称之为[0,]t 内体重消耗率,特别地,
1b e --是单位时间内的体重的消耗率,事实上,
(1)00(1)()b t bt b b w t w e w e e w t e -+---+===,
所以(()(1))/()1b w t w t w t e --+=-. 自然
0()/bt e w t w -=为[0,t ]内的体重保存率,它表明t 时刻体重占初始体重的百分率。
基于上面的分析,t 时刻的体重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初始体重中由于能量消耗而被保存下来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摄取能量而获得的补充量,这一解释从直观上理解也是合理的。
3)由上面的模型可得lim ()t a A w t b B C →+∞==+,记*A w B C =+,
也就是说模型的解渐近稳定于*w ,它给出了减肥的最终结果,称 *w 为减肥效果指标。
因为bt e -衰减很快,在有限时间内, 0(/)bt
w a b e --就很小,可以忽略,当t 充分大时,()a A w t b B C ==+这表明任何人都
不必为自己的体重担心(肥胖、瘦小),从理论上讲,体重要多重就有多重,只要适当调节A (进食)、B (活动)、C (新陈代谢)。
同时也说
明了,任何减肥方法都是考虑和调节上述三个要素:节食是调节A 、活动是调节B 、减肥药是调节C 。
由于C 是基础代谢和食物特殊动力的消耗,它不可能作为减肥的 措施随着每个人的意愿进行改变,对于每个人而言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有大量事实表明,通过调整新陈代谢的方法来减肥是值得推敲的。
于是我们有如下结论,减肥的效果主要由两个因素控制:进食摄取能量和活动消耗能量,从而减肥的两个重要措施是控制饮食和增加活动量。
这也是熟知的常识。
容易证明,当且仅当*0w w <时有0dw dt
<, 这表明只有当*0w w <时才有可能产生减肥的效果。
4) 进一步讨论能量的摄取量A 与活动消耗量B 对减肥效果的影响。
由*A w B C
=+有**A w B w C =+在A -B 坐标系内表示一条过点(-C ,0)斜率为w *的直线。
根据背景知识,任何人通过饮食摄取的能量不能低于用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作为人体体重极限值的减肥效果指标一定存在一个下限w 1,当*0w w <时表明能量的摄入过低,无法满足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
这时减肥所得到的结果不能认为是有效的,它将危及人体的健康,因而称w 1为减肥的临界指标。
此外,人们为减肥所采用的各种体力活动对能量的消耗也有一个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即存在B 1使得10B B <<, 于是在A B -平面上由B =0、B =B 1和A =0所界出的上半带形区域被直线000:l A w B w C =+
和111:l A w B wC =+分割成三个区域:1Ω、2Ω和3Ω,这表明减肥的效果是控制进食和增加消耗综合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
在区域1Ω中,能量的摄取量A 大于体重为w 0(初始体重)时的消耗量w 0(B +C ),这时体重将在w 0基础上继续增加,故称之为非减肥区;而在区域3Ω中,能量的摄取量A 低于体w 1 时的消耗量w 1(B +C ),体重将减 少到临界减肥指标以下,这将危及人的身体健康,故称3Ω为减肥危险区。
只有区域2Ω所表示的A 和B 的组合才能实现有效的减肥,故称2Ω为有效减肥区。
如图
综上分析,认为本模型得出结果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
而且,本模型避免了做强度过大的运动和靠药物来达到增加能量消耗、抑制食欲的不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