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理学》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
《药理学》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
(3)靶蛋白数量的增加:即使药物存在时仍有足够量的 靶蛋白可以维持细菌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导致细菌继 续生长、繁殖,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PPT课件
28
机 制:
3.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细菌细胞膜存在特异通道与非特异通道,当通道的通 透性↓→耐药。 (1)细菌孔道蛋白质数目、组成、功能改变:
如G -杆菌对氨基苷类耐药 (2)产生新的蛋白质堵塞孔道:
病原体
PPT课件
7
理想的药物
对细菌高度选择性 对人体无毒或毒性低 不易产生耐药性 很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强效、速效、长效 使用方便、便宜
PPT课件
8
抗菌作用(Antibacterial action)
抗菌谱(Antibacterical spectrum) 抗菌范围
窄谱(narrow spectrum):谱窄,如异烟肼 广谱(broad spectrum):谱广,如四环素、氯霉素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念
Chemotherapy 化学治疗
对所有病原体(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 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Antimicrobial drug 抗微生物药
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抑制或杀灭
病原体而对人体细胞几乎没有损害,包括抗菌药、抗真菌
定义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 MIC 的某种抗菌药后, 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 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 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或抗生素后效应
浓度依赖性
PPT课件
13
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
定义 抗菌药物初次与细菌接触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或连续
药、抗病毒药
PPT课件
5
术语
Antibacterial drugs 抗菌药
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包括抗生素、人工合成药物
Antibiotics 抗生素
由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 其他微生物的物质,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PPT课件
6
机体
抗菌药
抗病原体作用 耐药性
↘合成酶
N-乙酰胞壁酸
万古霉素 杆菌粘肽肽合成↓ 酶 ↓ 直链十肽 ↓
粘肽
五肽复合物 脂载体 二糖复合物
胞浆内 胞浆膜 细胞壁
PPT课件
17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氨基苷类抗菌药 多粘菌素 多烯类抗真菌药 咪唑类抗真菌药
→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 与G-菌胞浆膜磷脂结合 → 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物质结合 → 抑制真菌胞浆膜麦角固醇合成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PPT课件
1
一、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
对氨苯甲酸
↑ 磺胺 砜类
二氢叶酸
(PABA) 对氨水杨酸
↑
四氢叶酸
甲氧苄啶
甲氨蝶啶 一碳单位
乙胺嘧啶
核酸合成
PPT课件
22
—— 抑制核酸合成 ——
喹诺酮类
抑制DNA回旋酶→ 复制受阻 → DNA合成↓
利福平
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转录受阻 →mRNA↓
(2)钝化酶: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NH2 上,使 之失去抗菌活性,如G-杆菌对氨基苷类耐药
PPT课件
26
灭活酶
PPT课件
27
机 制:
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1)由于改变了细胞内膜上与抗生素结合部位的靶蛋白-药物与靶位亲和力↓:肺炎球菌
(2)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靶蛋白:不能识别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产生PBP2a(MRSA)
PPT课件
23
三.耐药性(resistance)
PPT课件
24
耐药性 (Resistance)
定义: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表现 分类:
天然(固有):青霉素对G-肠道杆菌无效
获得: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
突变耐药性→垂直传播
质粒介导,改变代谢途径的耐药性
PPT课件25ຫໍສະໝຸດ 机 制:1.产生灭活酶
(1)水解酶:-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内酰胺 环
PPT课件
9
抑菌药(bacteriostatics)
四环素、红霉素等
杀菌药 (bactericidals)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药物的抑菌与杀菌还和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PPT课件
10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测定方法: 体外:MIC-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与核蛋白体30S的 P10蛋白结合→翻译错误
阻止释放因子与核糖体P结PT课合件 抑制蛋白质的释放
20
氨基苷类 → 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
四环素类 → 通过与 30S 核糖体亚基结合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通过与 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 抑制移位
PPT课件
21
—— 影响叶酸代谢 ——
谷氨酸
食物
接触时效应减弱或不明显增强,一定时间间隔后会再出现 氨基糖苷类
PPT课件
14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PPT课件
15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PPT课件
16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N-乙酰胞壁酸前体
磷霉素→
N-乙酰胞壁酸
-内酰胺类
环丝氨酸↗ 消旋酶
MBC-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体内:化学实验性治疗
PPT课件
11
安全度
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LD50/ED50 或 LD5/ED95
药物治疗效果↑
CI↑
对机体的毒性↓
PPT课件
临床价值↑
12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如细菌对四环素耐药
4.主动流出系统活性 ↑
PPT课件
29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1.突变(mutation):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化,改变靶位、转运蛋白、
PPT课件
18
——抑制蛋白质合成——
人与细菌的核蛋白体不同: 细菌: 70S 50S (原核细胞)
30S 人: 80S 60S (真核细胞)
40S
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肽链延伸 终止、释放
PPT课件
19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抑核蛋白体70S始动复合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