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检验 (2)
• 外观:
• 胸水外观 从左至右: 渗出液、漏出液、血性胸水、乳糜胸水 •
•
二 、化学检查
(一)粘蛋白定性试验
定义:浆膜腔的间皮细胞在炎性反应的刺激下分泌浆膜粘蛋白
增加。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等电点为3~5,因此可在稀乙
酸中出现白色沉淀。
临床意义:漏出液多为阴性反应,而渗出液多为阳性反应,但
不能仅靠此点来鉴别渗出液或漏出液。
漏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大:
心衰、缩窄性心包炎、静脉栓塞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重度营养不良等) C. 淋巴回流受阻:肿瘤压迫、丝虫病等
前两种原因常为多浆膜腔积液,且伴有组 织间液增多引起的水肿
渗出液
A.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等 B.非感染性:
<200u/L
渗出液 >o.5 ≥0.6
>200u/L
临床应用 浆膜腔积液
渗出液
漏出液
明确病因
未明确 病因
明确病因
胸腹腔检查 反复抽液
• 常见疾病渗出液的特点
1. 脓性渗出液 黄色混浊,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细菌。 2.浆液性渗出液 积液呈半透明状,蛋白质含量在30~50g/L (结核性渗出液有时可低于30g/L),无细菌时葡萄糖与血糖相 似,常见于癌转移早期、结缔组织病。结核性胸(腹)膜炎时积 液中葡萄糖降低。 3.纤维性渗出液 积液含有较多纤维蛋白原。常见于系统性红 斑狼疮和化脓性感染。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测
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按部位分: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产生机制 根据浆膜腔积液的产生原因及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非炎性积液 。其形成常见原因为 ① 血管内胶体渗透 压下降;② 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③ 淋巴回流受阻;④ 水、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多。 渗出液:炎性积液。炎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 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蛋白甚至细胞能 透过,而引起体液的渗出。
6.胆固醇性渗出液 呈黄褐色混浊,镜检时可见许多 胆固醇结晶,胆固醇定量测定浓度很高。可见于慢性 胸膜炎、胸水长期潴留,病因多与结核病有关。
7.胆汁性渗出液 呈黄绿色,可见于胆汁性腹膜炎引 起的腹水,积液胆红素试验为阳性。
• (二) 蛋白质定量试验 1.测定方法:双缩脲法—红色沉淀—光电比色
• 2.参考值: 漏出液<25g/L 渗出液>30g/L
3.在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时参考积液蛋白/血清蛋白比值 和蛋白电泳谱会更有价值。
• (三) 葡萄糖定量
1.测定方法与同血糖测定 • 2.临床意义: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近;渗出液中葡萄
标本通过一般性状,显微镜及化学检查已肯定为漏出液,一 般无检查细菌的必要。如认为或疑为渗出液则应进行细菌涂片 及细菌培养。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化学
外观
淡黄
不定(血性、脓性)
透明度
透明
混浊
比重
低于 1.018 高于 1.018
凝固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4.血性渗出液 常见于癌性和结核性积液。癌性积液其LD活性 较高,肿瘤标志物检查多为阳性;结核性积液LD活性升高不 及癌性者,但ADA及Lzm明显升高。
5.乳糜性渗出液 积液呈乳汁样混浊,以脂肪为主,临床常见 为胸导管阻塞、破裂,丝虫病感染,淋巴结核及创伤等疾病。 当积液中含有大量脂肪变性细胞时也可呈乳糜样,称为假性 乳糜。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葡萄糖定量 近似血糖
常低于血糖
细胞计数 <100×106/L
>500 ×106/L
细胞分类 淋巴、间皮
中性或淋巴为主
细菌学检查 阴性
可为阳性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Light标准)
浆液蛋白质/血清蛋白 浆液LDH/血清LDH 浆液LDH
漏出液 <0.5 <0.6
1)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胃液) 2)恶性肿瘤 3)风湿性疾病等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一浆膜腔积液
检验项目
➢ 一般检查
➢ 化学检查 ➢ 显微镜检查 ➢ 细菌学检查
一、一般检查
颜色 透明度 比重 凝固性
漏出液
淡黄色 清晰透明 小于1.018 不易凝固
渗出液
黄色或其他颜色 呈不同程度混浊
大于1.018 易自行凝固
(六)腺苷脱氨酶(ADA) 能催化腺苷水解产生次黄嘌呤和氨,是最主
要的腺苷分解酶,以T淋巴细胞内含量最丰富。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的诊断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七)淀粉酶(AMY) 主要用于判断胰源性腹膜腔积液和食管穿孔
所致的胸膜腔积液,以协助诊断胰源性疾病和 食管穿孔等。
(八)溶菌酶(LZM) 在炎症积液中含量升高,且积液溶菌酶与
血清溶菌酶比值大于1.0
(九)碱性磷酸酶(ALP) 积液ALP/血液ALP有助于恶性和非恶性积
液鉴别。
(十)铁蛋白(Ft) 是一种亚铁蛋白质,癌细胞具有较强合成
铁蛋白的能力,因而铁蛋白可作为恶性肿瘤的 非特异标志物。
• 三 显微镜检查
(一) 细胞计数 计数方法与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将全部 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甚至于恶性肿瘤细胞)都列入细胞计 数中
1.白细胞计数 对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有重要意义。现认为 漏出液白细胞计数一般在300×106/L以内,而白细胞计数超过 500×106/L则多为渗出液,化脓性积液的白细胞计数多在 1000×106/L以上
2.白细胞分类计数 穿刺液在抽出之后应立即离心沉淀,用 沉淀物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分类。漏出液细胞较少,以淋巴 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则细胞较多,常见中性粒细胞增 多。
胸水中单核、多核细胞(胸水,未染色,×400)
胸水中单核、间皮细胞(胸水,未染色,×400)
腹水中间皮细胞(腹水HE染色,×100)
3.细胞学检查 涂片如见可疑大细胞及时送病理检查。
腹水中腺癌细胞(腹水HE染色,×100)
腹水中腺癌细胞(腹水瑞氏染色,×1000)
4.寄生虫 乳糜样积液经离心沉淀后可检查微丝幼。包虫病胸 水中可检查棘球幼的头节和小钩。阿米巴的积液中可以找到阿 米巴滋养体。 (四) 细菌学检测
糖比血糖低。
(四)脂类 1.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采用酶法测定 2.临床意义:胆固醇>1.6mmol/L多为恶性。胆固醇
<1.6mmol/L 多为肝硬化性。 甘油三酯>1.26mmol/L为乳糜性胸腔积液。
• (五)乳酸脱氢酶(LD): • 漏出液LDH中活性和正常血清相近,当其活性大于
200U/L和/或积液LDH/血清LDH比值>0.6时,可 作为诊断渗出液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