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物 理 试 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1.本卷中g =10N/kg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名中学生漂浮在水面时受浮力约为50N B .在高原“日光城”拉萨,水的沸点为100℃ C .重庆一中“4.21”文化广场大气压约为1.0×105 kPaD .将八年级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回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需要3J 2.如图1所示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3.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 A .滑轮组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功的原理B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 .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 .密度计原理----漂浮特点和阿基米德原理4.如图2为“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等待发射时的情景。
发射后,关于卫星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变小,势能变大,机械能保持不变 B .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机械能保持不变 C .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大 D .动能变大,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5.如图3所示,使用下列工具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6.重为3N 的实心物体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2N 的水,则小球所受浮力 ( ) A .一定为1N B .可能为1N C .一定为2N D .可能为3N7.如图4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6个图1 盲道由凸起的 棱和圆点组成 A 滑雪时穿上滑雪板 B 斧头用过一段时间 要磨一磨 C 汽车安全錘的 錘头做得很尖D图3A .羊角锤B .筷子C .钓鱼竿D .扫帚图7 甲 乙 图9图88.如图5所示,烧杯内装有适量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
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 ) A .烧杯内液面上升 B .烧杯内液面下降C .烧杯内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大D .试管外壁上A 点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大9.如图6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F 甲 、F 乙和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 )A .F 甲 =F 乙, p 甲<p 乙B .F 甲<F 乙, p 甲=p 乙C .F 甲>F 乙, p 甲=p 乙D .F 甲 = F 乙, p 甲>p 乙10.如图7所示,实心铝块B 、C 的体积均为10cm 3,已知铝的密度为2.7g/cm 3。
当B 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 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
若用铝块D 替换C ,使A 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水与B 之间的阻力、细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则D 的质量应为( ) A .7g B .10g C .17g D .27g11.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吊起一堆质量为500kg 的砖块(如图8所示),若将砖块匀速拉升20m ,拉力F 的功率为2500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 .拉力所做的功为105J B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103J C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4m/sD .若重新吊起300kg 的物体,其机械效率变大12.如图9甲所示,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木块A 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 上表面齐平。
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如图7中乙图所示。
木块密度ρ=0.5×103kg/m 3,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B .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 .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 .第30s 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二、填空作图题(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作图题4分,共24分)13.著名的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大气压的力量把水抽起来的,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 m 高的水柱(1标准大气压约1.0×105 Pa )。
14.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承载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贲张与家国情怀。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棕子时,棕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现象;在剥棕叶时,感到棕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
F 图5 图6 图415.如图10所示,一块实心的冰块A ,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酒精中,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酒精和水的蒸发及温度影响,ρ冰=0.9×103kg/m 3),柱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将 ,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11所示,在竖直拉力F 作用下,使重150N 的物体沿竖直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则F 为______N ;若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0.3m/s ,则1min 内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 J (不计绳重和摩擦)。
17.如图12所示,用12N 的水平拉力F 拉滑轮,使足够长的平板物体A 以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
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地面受到的甲乙盛有足够多水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F 甲∶F 乙=3∶2,则两球V 甲:V 乙= 321.重600N 的人与地面接触面积为4dm 2,用如图14所示装置拉住浸在水中的物体乙,乙浸入水中的体积为自身的2/5,乙的体积20dm 3,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AO :OB=2:3,滑轮及框架总重50N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11875pa N 3。
22.图15是美国飞行器制造商研发的飞行汽车,它拥有两个座位、四个轮子和能够折叠的一对流线型机翼。
既能像轿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又能像飞机一样飞行。
飞行汽车能够在机场和任何道路上行驶,采用汽油发动机,汽车启动后助跑一段距离就可起飞。
请参照示例写出该飞行汽车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飞行汽车上升。
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作答:物理信息: 。
物理知识:。
23.(1)在图16甲中,画出使得轻质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最小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2)如图17乙所示,鹿晗同学站在地面上,欲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帮助鹿晗同学画出最合适的图15 图16 图13 图14图18 图17(b )绕线方法。
三、综合实验探究题(共3题,其中24题7分;25题7分; 26题5分;共19分) 24.(1)如图17(a )甲所示是麦迪文同学设计的“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其中AB 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 是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木块初始静止在B 点,让小球从距水平面高h 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刚好能沿着过A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轨道,然后与木块M 发生碰撞,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
小球可认为是光滑的,如图乙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步骤其中小球质量m 1<m 2=m 3。
小球由静止释放的位置距水平面的高度h 1=h 2<h 3。
①在小球由静止释放到即将与木块碰撞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 。
②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③歩骤一、歩骤二是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的关系。
④若BC 是光滑的水平面,麦迪文同学将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次探究实验。
(2)如图17(b )所示为古尔丹同学设计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使杠杆可绕O 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
当杠杆上不加挂任何物体而处于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和_____________。
②若将A 处竖直向上的力F 1改变为斜向上的力F 2,如图17(b )乙箭头所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F 2将 F 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5.如图18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 ,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图17(aA A A A M M M MBC B C B C B C甲 乙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h m m 1 m 2 m 3 h 1 h 2h 3图20,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27.(6分)《极限挑战》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一档围绕社会热点和时代背景的大型原创励志真人秀节目。
其中有一期节目,工作人员来到我国台湾地区拍摄节目,节目中孙红雷和王讯各自骑着自行车穿越台湾。
如图21所示,孙红雷正在自行车上自拍,人与车总质量约为70kg ,孙红雷以5m/s 的速度匀速骑行5min ,若自行车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0.06倍,求: (1)该自行车受到地面的阻力;(2)孙红雷克服阻力做功的功和功率。
(a ) (b ) 图19图22 28.(7分)底面积为400cm 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装11.25cm 深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将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 的上方放一物体B ,物体B 恰好浸没水中,如图21(a )所示,已知物体B 的重力为6N ,体积为1×10-4m 3(水未溢出)。
求: (1)木块B 的浮力; (2)木块A 的密度;(3)若将B 放入水中,如图(b )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9.(8分)如图22所示,为了将浸没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底部重为200N 的重物提升到高处。
盖伦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当盖伦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 拉绳时,重物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重物上升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
若重物与容器底部的接触面积S =2×10-2m 2,且该重物的体积为2dm 3(该物体一直浸没在水中,不计绳重、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
求:(1)在1~2s 内,拉力F 做的功; (2)在2~3s 内,拉力F 的功率和该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0~1s 内,重物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出题人:黎 鑫 审题人:邓斌图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