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课 历史唯物主义之群众观
第一课 历史唯物主义之群众观
拿破仑是法兰西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 帝。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频频取得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方文人墨客 津津颂誉的英雄。黑格尔称颂他‚驰骋全 世界,主宰全世界‛。鲁迅却说:‚有一 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 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 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 能够成就举世瞻目的业绩么?究竟谁是历 史的创造者?
正是由于劳动群众不断的辛勤劳动,积累经验、 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丰富 的物质财富。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是他们创造 出满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一切物 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A.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
5、国际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来就没有什 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 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这段歌词对我们青年人成 长的主要启示是
A.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一切
B.创造人类幸福完全靠个人奋斗
C.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 ,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中生产方 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始终是生产的主体和 基本力量,结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 大个别人物的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少数英 雄人物的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人民群众是微 不足道的,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受天命、伟人意志摆布 的工具
(2)党的群众路线
①群众路线的地位: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 践意义(两个重要保证)
(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 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C、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信天游:黄土地带韵的名片
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韵的是 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 峁、沟壑、赶脚、耕地、 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 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 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第一课
历史唯物主义之群众 观
主讲人:江梦灵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启超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 动力。 毛泽东
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 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 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1、人民群众的含义
桃花坞年画
内容包括:神像、戏文、民间故事、风俗世 事等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
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 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把群众观点作为我们党的工作 路线,就是指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坚持“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观点是灵魂,群 众路线是对群众观点的具体落实。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人民群众的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还是个别 人物,始终是斗争的焦点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 待人民群众?
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 民 通过 实践 创造 历史 群 众
创造了物质财富 创造了精神财富 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要 意 求 义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方法论) 两个重要保证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 ,财政收入 10.37万亿元,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材料二:2011年春晚上网络红人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唱出了 草根特有的沧桑味道;西单女孩任月丽的一曲《想家》令远在河北 涿州老家的亲人激动落泪;深圳民工街舞团表演的街舞《咱们工人 有力量》则精彩绝伦,不仅充满动感和激情,而且技艺高超。他们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共鸣,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材料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 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毛泽东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第一,“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 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人们。 第二,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第三,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第四,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 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 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 富产生的源泉。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 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 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 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 东篱旁边,那里还能吟出什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诗句’呢”?作家著书立说需 要“文房四宝”演员表演需要 舞台道具,科学家做试验离不 开仪器设备。这说明了什么?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条件。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
(1)党的群众观点
①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 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做出反应,胡锦涛总 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亲临一线指导并亲自参与救灾工 作,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灾人员。
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导致古罗马帝国的加速灭亡。
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直至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 农民运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 伟大的创造: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 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 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 脑力劳动者。
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 D C B A 脑力劳动者(知 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 啥?没有劳动者,你喝啥? 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 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 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 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 民来制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 民来生产……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 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 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 础上修琢提炼而成。这些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蕴含着文学艺 术的丰富矿藏;即使作为精神财富生产重要工 具的语言,也是人民群众的创造。
小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 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 发展的决定力量。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 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 提高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出社会精神财富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瞎子阿炳”, 1893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一生坎坷, 献身音乐,终成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 创作演奏的6首二胡、琵琶乐曲是我国 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 誉。其中,《 二泉映月 》被列为世界 十大名曲之一,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入太 空播放。华彦钧又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 代名人。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
4.(2011全国Ⅰ卷)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 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 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 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 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 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 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 主体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