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份阶段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3题;共23分)1. (10分) (2017八上·太原期中) 请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佳句。
(1)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2) 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5) 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6) _______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陆定一《老山界》)(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9分) (2017八上·潘集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踏进苏州小巷,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
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少了一份浮燥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
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飘逸而出的,或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或从古城庭院深深的园林里散发出来的。
在茫茫夜间,看月光下古苏城,粉墙黛瓦,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馨。
选一处风景,依山傍水,草长莺飞,居陋室而吾心不陋。
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坐谈杯盏,享年华而吾心不华。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骨髓温馨(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4分)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
从吴承恩《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________》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里________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里鲁滨孙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的精神。
二、语言综合。
(共1题;共14分)4. (14分)(2018·徐州)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____________,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____________,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1)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与其消极悲观、________,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________,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59分)5.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
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
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
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
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
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地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
”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
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
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
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
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
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
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⑥段划线句作用。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6.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让花儿悄悄绽放程刚①她是最后一个上场的。
如果只闻其声,定会以为她是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
是的,她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评委们在进行合议,一致认为冠军非她莫属。
但我坚持只给她第二名。
②她叫刘若花,然而她实际的容貌与名不符,这也许是上帝犯下的大错。
③这是一个面部重度烧伤的女孩,疤痕纵横,色斑重叠。
她的右手,有三个手指略短,手背布满烧痕,勉强可以握笔。
在新生军训时,我看到这个特别的小女生昂着头站在前排,勇敢地面对着上千个陌生的面孔和无数好奇的目光,心里陡然生出惊异与佩服。
高二文理分科后,她分到了我们班,我才得以了解她的故事。
④若花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
那年冬季,天寒地冻。
穷困的山区人家,通常是不生炉子的,但是因为有了刚满一岁的她,家里借钱买了五百斤煤,生了一个火炉。
粗心的父亲竟然把一只汽油桶放到了炉子一侧,因为他每天一大早就要骑摩托车去打工,生怕油冷打不着火。
灾难就这样发生了:烤热的油桶爆炸了,烈焰瞬间吞噬了整个屋子。
当惊恐万分的父亲裹着浇湿的被子冲入火海抱出襁褓中的小若花时,她已经几近窒息。
⑤若花的命保住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
由于家境窘困,她只住了十几天院就被抱回家了,巨额的整容手术费扼杀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女孩爱美的资格。
十六年来,幸运一直不肯光顾这个可怜的孩子,整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今日也未能实施。
⑥我经常见到,班里爱美的女生在课间拿出小镜子对镜自怜,哪怕脸上只是生出一粒小痘痘,也会耿耿于怀,欲除之而后快。
就是男生,也不会对自己的外表满不在乎。
尚美的时代,爱美的年龄,谁能把容貌置之度外?可是,谁又能想见,一个花季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扛负着怎样的压力?⑦我曾经在课堂上说,不管你们将来怎样,刘若花同学都将是我们班最大的骄傲!当时班里鸦雀无声,若花也显得若无其事。
但回到宿舍后,她哭了,并非因为我的理解,而是她觉得,她的坚强不需要宣布!⑧可人生在世,总得面对现实。
成绩优异的若花将来步入社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俊男靓女,又会经受怎样的心理考验?于是,我决定带她去省城大医院看看,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她有所改观。
⑨我们很幸运。
一位可敬的学生家长帮我们联系了整容方面的专家,专家对若花的整容治疗提出了建议,而且,医院在了解了若花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免除她的部分医疗费用。
我们从医院出来时,若花脸上的笑容和阳光一样灿烂。
⑩现在,若花的面色,正像我们的心情一样渐渐好起来。
⑪这次演讲比赛,我没想到若花会主动报名。
我心里暗自欣喜,只要她敢于站在初赛的现场,她就是胜利者!谁能料到,她一路过关斩将,闯入了最后的决赛!站在决赛的舞台上,自信的若花把诗歌的韵律和生命的激昂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声音,既具少女之甜美,又兼少年之浑厚;既有敲骨入髓的穿透力,又有振金击缶的磁性。
⑫然而我知道,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主要是献给她的勇气、自信和纯美的音色。
毕竟是首次登场,在台风、技法和肢体表现力上,还略逊于高倩。
大家决定给她冠军,里面更多地包含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激励。
我了解若花,她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
在公众面前,我们得合理地保护一个孩子才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得想到,她还有第二次,还有更大的舞台,我们最好让花儿悄悄地绽放。
⑬于是,我们给了若花第二名。
(1)选文标题“让花儿悄悄绽放”的含义是什么?(2)选文④⑤两段插叙了哪些内容?其作用是什么?(3)第⑦段写到:“当时班里鸦雀无声,若花也显得若无其事。
”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若花当时的心理活动。
(要求至少使用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4)如果“我”和评委一致同意并给了若花第一名,你认为会对若花以后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5)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给了你什么启示。
【链接材料】【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材料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7. (20分) (2016七上·简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①选自《列子·说符篇》。
②退:回去。
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文学常识填空。
列子,名________,又名____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________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________③又以报关尹子________(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4)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6八上·上蔡月考) 作文:每个人都在成长,回忆成长的历程,有的人、有的事、有的话一定会令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并且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作文。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3题;共23分)1-1、1-2、1-3、1-4、1-5、1-6、1-7、2-1、2-2、2-3、3-1、二、语言综合。
(共1题;共14分)4-1、4-2、三、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