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日

元日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教学手段】
媒体再现+自学+讲解
【教学过程】
过程一
修改意见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着这喜庆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交流。
2、那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吗?有个叫王安石的人,他可了不起了,是个大文学家,仅仅用了28个字就将宋朝老百姓过年的热闹场景写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元日》)。“元”是第一、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王安石的志向就是在全国上下推行新政策,让老百姓过的更好,,当时身为宰相的他对做好这件事也充满了——自信,口中不由吟到:“爆竹---”(生齐读)
师:春节即将来临,让我们带着春节的喜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一起吟诵:“爆竹---”(生齐诵)
四、熟读成诵、完成练习
1、现在,古诗学完了,我们要把它背出来,这就是(四读:熟读成诵)。(指名背、齐背)
二、初读古诗
1、出示自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节奏。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三、图文结合,读懂“元日”。
1、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宋朝老百姓在这一天都做了哪些事了吧?
2、反馈交流1:燃爆竹。(板书)
(1)你能来读读这句诗吗?你读懂了什么?(师强调:岁,年。例一岁一枯荣。除,去、更换)
(4)出示“桃符”,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出示图:这儿有一副春联,老师把他用简化字写了下来,据说他是第一副春联,我们一起来读读。
(6)你想,宋朝的老百姓还会贴上哪些春联?(老百姓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都通过春联表达了出来)
5、将诗句意思连起来说说。
6、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古代人民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春节时欢乐祥和的气氛。先指名读,再齐读。
(2)孩子们,你们放过爆竹没有?场面怎样?开心吗?看,(出示图)孩子们燃起了爆竹,他们和你们一样,多开心啊!听,耳边到处是“噼噼啪啪”的声音,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鞭炮声起),好一派热闹欢乐的场景!让我们把这份欢乐带到朗读中去。
(3)指名读,齐读。
3、反馈交流2:这种热闹这份欢乐仍在继续,他们接下来又做了什么?饮屠苏(板书)
三、再读诗句,感悟诗情
1、设疑:年年元日,今又元日,此时的王安石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可他却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孩子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他为什么要在今年写下这首诗?)
2、师引导:其实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补充:(出示)。现在你们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能来说说王安石为什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写下《元日》?(新的一年,新年美好的第一天,也蕴含着新的希望。)
4、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5、小结:师:暖洋洋的晨光中,响起阵阵喜庆的鞭炮声,这时王安石看着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忍不住大声吟到:“爆竹---”(生齐读)
(1)指名读,理解诗意。
(2)看,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喝着新年的第一杯酒,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体会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诵读“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
(3)让我们把这种热闹、这份欢乐,这股浓浓的春意融入到朗读中吧。(指名朗读、齐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出示练习,完成练习。
五、小结所学,布置预习
师:“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关情”啊!王安石的这首诗,仅仅用了——28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了“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这一派热闹欢乐的元日景象,寄托了他对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同样是写冬天的诗,唐代诗人柳宗元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情。建议同学们回去预习《江雪》,看看不同的诗人他们眼中的景物有何不同,他们所表达的心境又有何不同。
云阳学校四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
(编号:2014学年第1学期第25号)
课题:《元日》课型新授主编人:谭息宝审核人:洪晓琳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乐于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
2、情智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4、反馈交流3:老百姓在这一天不仅放爆竹、喝屠苏酒,还会做什么?换桃符(板书)
(1)指名读句子“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根据学生回答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着重理解“曈曈日”注意“曈”的偏旁,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
(3)指名读(让我们把这种光明、这种希望,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出信
(热闹、欢乐)换桃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