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与传热学ppt课件
2) 物理条件 物性参数λ、ρ 、c 和η 的数值,是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有无 内热源、大小和分布
3) 时间条件 稳态对流换热过程不需要时间条件—与时间无关
4) 边界条件 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任一瞬间对流换热过程边界上的温度值 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任一瞬间对流换热过程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
§8.3 边界层概念及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
计算出在参考温差下的对流传热系数
温度梯度或温度场取决于流体热物性、流动状态(层流或湍流)、流速的大 小及其分布、表面粗糙度等。
温度场取决于流场
§8.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1、假设条件
为简化分析,对于影响常见对流换热问题的主要因素,做如下假设:
1) 流动是二维的; 2) 流体为不可压缩的牛顿型流体; 3) 流体物性为常数,无内热源;
比拟法 数值法
通过研究动量传递及热量传递的共性或类似特性,以建立起表 面传热系数见的相互关系的方法。
近20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将会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
7、如何从解得的温度场来计算对流传热系数
当粘性流体在壁面上流动时,由于粘性的作 用,流体的流速在靠近壁面处随离壁面的距 离的缩短而逐渐降低;
在贴壁处被滞止,处于无滑移状态(即:y=0, u=0) 在这极薄的贴壁流体层中,热量只能以导热方式传递
c 数值解法:近年来发展迅速 可求解很复杂问题:三维、紊流、变物性、超音速
2)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法 利用湍流时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似规律,由湍流时的局部 表面摩擦系数推知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3)实验法 用相似理论指导
4、对流传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完整数学描述: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 单值性条件
1) 几何条件 平板、圆管;竖直圆管、水平圆管;长度、直径等
能量守恒方程
惯性力
体积力 压力梯度 粘性力
t u x t v y t a x 2t2 y 2t2
能量变化 对流项
导热项
3、表面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1)微分方程式的数学解法
a 精确解法(分析解): 根据边界层理论,得到边界层微分方程组常微分方程求解
b 近似积分法: 假设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解积分方程
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 3) 由于流体的黏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贴壁面处会形成
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3、对流传热的基本计算式
牛顿 冷却公式
hA (twt)
q A h(tw t)
[W ] [W m 2 ]
注:h的大小反映了对流传热能力的强弱,而非物性参数。
4、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
定义式: h[A(twt)]
只是对流传热系数h的一种定义方式,并未揭示出h与 影响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如何确定h及增强换热的措施
5、影响对流传热系数h 的各种因素
流体流动起因 流体的流动状态 流体有无相变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流体的物理性质
1) 流动起因
h强制h自然
自然对流: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
而引起的密度差异所产
生的流动
强制对流:由外力作用所产生的流
动(泵、风机等)
2) 流动状态
h紊流 h层流
层流运动:流体微团沿着主流方向做有规 则的分层运动
湍流运动: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
3) 流体有无相变
h相变 h单相
单相换热:流体显热的变化实现对流换热中的热量
qw,x
t y
w,x
流体的热导 W(率 m C)
t yw,x—在坐(x标 ,0处 ) 流体的温度梯度
壁面与流体之间的对流传热量(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qw,xhx(tw- t)
h x— 壁x处 面局部表 W ( 面 m 2C 传 ) 热
1、流动边界层
1) 物理现象 当粘性流体在壁面上流动时,由于粘性的作用,在靠近壁面处流速 逐渐减小,而在贴壁处流体将被滞止而处于无滑移状态
u
y
4) 流速不高,忽略粘性耗散(摩擦损失) ;
4个未知量:速度 u, v;温度 t;压力 p
需要4个方程
连续性方程 (1) 动量方程 (2) 能量方程 (1)
2、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
连续性方程
u v 0 x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量方程
uu u xv u yFx x p x 2u 2 y2u 2 vu x vv v yFy p y x2v2 y2v2
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
信息学院·次英
第八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8.1 对流传热概说
1、对流传热概念
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 对流传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 流,也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实例:暖气管道;电子器件冷却等
2、对流传热的特点
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边界层 u=0)
在稳定的状态下 壁面与流体之间的对流传热量就等于贴壁处静止流体层的导热量
hx
tw
t
yt w,x
对流传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hx取决于流体热导率、温度差和贴壁的温度梯度
要求解一个对流换热问题,获得该问题的对流传热系数或交换的热流量
获得流场的温度分布,即温度场
确定壁面上的温度梯度
h f(v ,tw ,tf, ,c p , , ,,l)
对流传热分类树
6、对流传热的研究方法
分析法 对描写某一类对流换热问题的偏微分方程及相应的定解条件 进行数学求解,从而获得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解的方法。
实验法
目前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为了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实验测定结果的通用性,实验测定应 当在相似原理指导下进行。
变换
相变换热:在有相变的换热过程中,流体相变热
(潜热)的释放或吸收常常其主要作用
4)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换热表面与流体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换热表 面的状态(光滑或粗糙)
5) 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对换热的影响很大: 热导率λ ;密度ρ;比热容c ; 动力粘度η ;运动粘度ν ;体胀系数β 综上所述,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