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128页文言文11《王化基成人之德》参考译文鞠咏考中进士,他以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
王化基做了杭州知府后。
鞠咏被提拔,被朝庭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
鞠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去对他的栽培奖进,(又说)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往来同乐了等内容。
王化基却没有给鞠回信。
鞠到任后,(王化基)并未给予任何特别的礼遇,而考察督促鞠的政事却非常严格。
鞠咏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额外关照,而是专心治理县事。
后来王化基入朝被任为参知政事。
他到职后首先推荐鞠咏。
有人问他问他原因。
王化基说:"鞠咏有才干,不怕被埋没。
我所为他担心的是气盛和骄傲,所以我才有意压制一下他这种情绪,以使他的品行更高尚。
"鞠咏听到这些话很感动,从此更把王化基当做良师益友了。
《新视野》129页12《子路受教》参考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
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
”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
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
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
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
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
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新视野》130页13《娄公盛德》参考译文娄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多年,谦恭勤奋,毫不懈怠,百姓和夷族都安定。
他秉性朴实稳重,宽洪大量,狄仁杰入朝任宰相,实际上是他推荐的;而狄仁杰不知道,心里很轻视娄师德,一再排挤他到外地。
太后发觉后,曾问狄仁杰:“娄师德有道德才能吗?”回答说:“作为将领能谨慎守卫边疆,是否有道德才能我不知道。
”太后又说:“娄师德善于识别人才吗?”回答说:“我曾经与他同事,没有听说他善于识别人才。
”太后说:“朕所以知道你,便是由于娄师德的推荐,他也可以称得上是善于识别人才了。
”狄仁杰退出后,感叹说:“娄公有盛德,我受到他的包涵宽容已经很久了,我看不到他盛德的边际。
”当时罗织罪名的风气很盛,娄师德长期担任将领和宰相,却能以功成名就告终,人们因此敬重他。
《新视野》130—131页《李勉埋金》参考译文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书生游学住在宋州。
当时李勉年少穷困,和一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
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而死,书生临死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
”并从口袋里两百两金子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您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
”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了。
几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县尉。
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沿路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面见他,诘问金子的下落。
李勉向上级请假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新视野》131页15《景公出游》参考译文齐景公要出游,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名山上去游览然后沿着海边南下一直到琅琊山,我该怎么做才能与古代圣王的外出巡游相比呢?”晏子说:“问得太好了,我听说天子到诸候那里视察叫巡狩,诸候去朝拜天子叫述职。
所以春天视察耕种情况补助穷困的人家,叫巡视,秋天视察收获情况补助歉收的农户,叫检查。
夏朝时的谚语说:我们的君王不出来巡视,我们怎么能得到休息,我们的君王不出来巡视,我们怎么能得到帮助,君王出来巡视检查,是诸候的法度。
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了,君王一出来,就兴师动众,从百姓身上筹集粮草,使饥饿的人没有饭吃,劳作者得不到休息。
顺着水流泛舟而下玩乐以至忘记了返回的叫作流,逆着水流而上玩乐以至忘记了返回的叫作连,整天外出打猎追逐野兽不知满足的叫作荒,毫无节制大饮其洒的叫作亡。
古代的圣贤君王都没有这种流连荒亡的行为。
”齐景公说:“说得好啊。
”叫官吏查点粮食,和老幼穷人数目。
官吏照数目分发粮食。
《新视野》132页16《许允妇二事》参考译文许允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大多任用他的同乡,魏明帝知道后,就派虎贲去逮捕他。
许允的妻子跟出来劝诫他说:“对英明的君主只可以用道理去取胜,很难用感情去求告。
”押到后,明帝审查追究他。
许允回答说:“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
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
”查验以后,知道各个职位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
许允穿的衣服破旧,明帝就叫赏赐新衣服。
起初,许允被逮捕时,全家都号哭,他妻子阮氏却神态自若,说:“不要担心,不久就会回来。
”并且煮好小米粥等着他。
一会儿,许允就回来了。
许允被晋景王杀害,门客跑入内宅告诉许允的妻子。
许允的妻子正在机上纺织,神色没有改变,说:“早就知道会这样的。
”门客想把许允的儿子藏匿起来,她说:“不关孩子们的事情。
”后来迁移到许允的墓地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察看许允的儿子,如果才智横溢,赶得上他们父亲的话,便要逮捕。
孩子们向母亲求教,母亲说:“你们几个虽然都很好,但是才能并不高,只要敞开心胸与他谈话,就不会有什么可忧虑的事;也不要十分哀痛,该停便停;而且要少问朝中的事情。
”孩子们照她的话办了。
钟会回去后,把情况报告给晋景王,许允的儿子终于免脱了灾祸。
《新视野》133页17《杜环孝奉他人之母》参考译文杜环,字叔循,祖先是庐陵人,他随侍父亲杜一元远游到江东作官,于是就在金陵定居。
杜环特别好学,专精书法;很守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
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死了,家庭破碎。
常母张氏,年纪六十多岁,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年纪老迈,就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正是常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去投靠他?”常母照那人的话去做,搭船去见谭敬先,谭却谢绝而不肯接纳。
常母处境大为困窘,随人到金陵,于是就向人打听杜一元家在那里,问:“杜一元现在可安好吗?”路上的人回答她说:“杜一元己经死很久了,只有他儿子杜环还活着,他家就在鹭洲坊里头。
”常母穿着破烂的衣服,淋着雨走到杜环家里。
杜环正与宾客对坐,当他看到常母,大为吃惊,于是就问她说:“您不是常夫人吗?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常母哭着告诉杜环原因。
杜环听了也哭了出来,他扶着常母坐下,向她礼拜行礼,再把妻子叫出来拜见她。
环妻马氏脱下衣服让常母更换淋湿的衣服,捧粥给常母吃,又抱出棉被让常母睡觉。
常母问起允恭这生所亲近、交情深厚的老朋友近况,也问起她的小儿子常伯章在哪里。
杜环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没有一个在这儿,(常母)不能够托付给他们,又不知道常伯章是死是活,就姑且安慰她说:“现在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后,我再替您老人家去找找他吧。
如果真没有人事奉您老人家的话,我杜环虽然贫穷,难道就不能事奉您老人家吗?希望您老人家不要再多想了。
”常母看杜环家境贫穷,雨停后,就坚决地要出去找找常允恭其它的老朋友。
杜环就叫丫环跟在她后面。
到了傍晚,常母果然没找到任何朋友而回来了,这时常母才定居下来。
杜环买了些布帛,叫妻子替常母缝制衣裳。
从杜环以下,全家人都把常母当母亲侍奉。
《新视野》134页18《谋战》参考译文春秋时期,晋平公打算进攻齐国,便派大夫范昭去观察齐国的政治动态。
齐景公设宴进行招待,当酒喝得兴致正浓时,范昭竟提出用齐景公的酒杯斟酒喝。
景公说:“那就用我的酒杯给客人进酒吧。
”当范昭喝完自己杯中的酒,正想换杯斟酒时,晏子立即撤掉景公酒杯,仍用范昭所用之杯斟酒进客。
范昭假装喝醉了,不高兴地跳起舞来,并对齐国太师说:“能为我演奏一支成周乐曲吗?我将随乐而起舞。
”太师回答说:“盲臣未曾学过。
”范昭无趣地离开筵席后,齐景公责备臣下说:“晋国,是个大国啊。
派人来观察我国政局,如今你们触怒了大国的使臣,这可怎么办呢?”晏子理直气壮地说:“范昭并不是不懂礼法,他是故意羞辱我国,所以我不能服从您的命令,用您的酒杯给他进酒。
”太师接着说:“成周之乐乃是天子享用的乐曲,只有国君才能随之而起舞。
而今范昭不过是一大臣,却想用天子之乐伴舞,所以我不能为他演奏乐曲。
”范昭回到晋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齐国是不可进攻的。
因为,我想羞辱其国君,结果被晏子看穿了;想冒犯他们的礼法,又被其太师识破了。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赞叹说:“不越出筵席之间,而能抵御千里之外敌人的进攻,晏子正是这样的人。
”《新视野》135页《晋国禁盗》参考译文晋国苦于强盗太多。
有一个叫郄雍的人,能看出强盗的相貌,看他们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真情。
晋侯叫他去查看强盗,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
晋侯大为高兴。
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全国的强盗都没有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强盗,强盗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不得好死。
”不久一群强盗商量说:“我们所以穷困的原因,就是这个郄雍。
”于是共同抓获并残杀了他。
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文子,告诉他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郄雍死了。
但收拾强盗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说:“周时有俗话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藏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
’况且您要想没有强盗,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耻之心,那还有谁去做强盗呢?”于是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所有的强盗都跑到秦国去了。
《新视野》135页《王羲之善书》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
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
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王羲之生***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
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
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
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
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
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
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