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牵引术PPT课件

骨科牵引术PPT课件

牵引重量一般是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 增加1kg。复位后维持牵引重量为3-4kg。
为了防止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 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36
1、工具
37
2、划线
38
3、消毒铺巾
39
4、定位
40
5.局部麻醉
41
6.切开
42
7.另外一侧定位
43
8.另一侧局麻
骨科牵引术
XXX
1
概述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 垂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 引力,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整复 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 缩,以及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或 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2
牵引的目的
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保持肢体功能位 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 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使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牵引重量 :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 维持量为3-5kg。
52
股骨髁上牵引
53
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 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 骨折等。
操作方法:穿针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 1.25cm,在此平面稍向远侧部位即进针 点。从外侧向内侧穿针,以免伤及腓总 神经。
44
9、钻孔
45
10、置入颅骨牵引器
46
11、包扎
47
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 的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粉碎性肱骨 下端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 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肘90°,前臂 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 骨鹰嘴下2cm,尺骨嵴旁开一横指处 进针。局麻后,将克氏针从内向外刺 入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 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垂直钻入并穿 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 以酒精纱布覆盖针眼处,安装牵引弓 进行牵引。
骨头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 8、关节挛缩畸形者 9、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如
伤肢有静脉曲张的骨折患者; 22
骨折
23
禁忌证
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2、牵引局部骨骼有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3、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24
骨牵引前的准备
包括骨牵引器械包、牵引弓、牵引架、 牵引绳、秤砣、局部麻醉用品、皮肤消 毒剂、患肢皮肤准备等。
颅骨牵引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尖刀在 两侧钻孔标志点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 止血,选用带有安全隔板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向 内侧约45°角钻孔,以钻穿颅骨外板为度(成人约 4mm,儿童为3mm)。要求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检查 深度和方向,切勿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然后将 牵引弓两钉齿插入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用酒 精纱布覆盖伤口。
50
51
股骨髁上牵引
适应证: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 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 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置患肢于牵引 架上,屈膝40°,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 醉后,在内收肌结节上2cm处为穿针部 位,从内向外穿针,以免损伤神经血管。 穿针的方向与股骨纵轴在直角
儿童患者也可用大号巾钳钳夹牵引。 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体重的1/20 。
48
尺骨鹰嘴牵引
49
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适应证:多用于拇指掌骨及其他掌骨或近节指 骨的不稳定性骨折。
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 将1细的克氏针穿过拇指末节指骨,通过塑形 石膏与“U”形铁丝圈,置拇指于功能位牵引。 其他四指牵引的操作方法同拇指牵引,安放后 牵引弓,将“T”形铝制夹板用石膏绷带固定 于前臂掌侧,保持腕、掌指关节功能位,在前 臂石膏管型的掌侧放1铁丝钩,用橡皮圈连接 牵引弓及铁丝钩进行牵引。
进针部位不准确,可损伤关节囊或神经 血管
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作骨骺。
21
适应证
1、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3、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4、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 5、颈椎骨折与脱位 6、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 7、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
19
优点
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 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 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
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 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 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 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 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
20
缺点
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 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
3
牵 皮牵引

的 骨牵引

类 布托牵引
4
牵引用具
牵引用具主要包括牵引床、牵引架、 牵引绳、牵引重量、牵引扩张板、靠 背架、床脚垫、牵引弓、牵引针和进 针器具等。5Fra bibliotek 67
8
9
一、牵引的方法
方法一:皮牵引
定义:把胶布或牵引带贴在皮肤上,通过牵拉胶布或牵 引带进行牵引。因为牵引是通过牵拉皮肤再到皮下组织 和骨骼故又称间接牵引。
优点:操作简便,对肢体损伤小,不需要穿过骨组织。 缺点:不能承受过大压力,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 适应症:轻、中度骨折移位可选用皮牵引,常用于小儿
或老年体弱患者的骨折或关节炎症的纠行与固定。皮肤 有创伤、炎症、溃疡、粘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 不宜使用。
10
13
14
皮牵引
15
皮牵引
16
一、牵引的方法
方法二:布托牵引
系利用厚布或皮革按局部体形制成 相应的布托,托住患部,再用牵引 绳连接布托和重量通过滑轮进行牵 引。枕颌布托牵引、骨盆悬吊牵引 。
17
布托牵引
18
一、牵引的方法
方法三:骨牵引
定义: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 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 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 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和休 息的作用。
25
骨牵引种类
颅骨牵引 尺骨鹰嘴牵引 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股骨大转子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 胫骨结节牵引 跟骨牵引
26
颅骨牵引
【适应症】 颈椎骨折脱位等外伤患 者。(颈椎病患者很少 采用,只有在下颌等牵 引处皮肤过敏或其他特 殊情况无法使用皮肤牵 引的颈椎病患者才可行 颅骨牵引法)
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