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港口国检查参考资料》第一篇综合篇一,概述港口国监督简介(一)港口国监督的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港口田监督即英文PORT STATE CONTROL的中文译名。
从主管机关与被管理对象的角度,对船舶的管理一般可分为三种:船旗国(FLAG STATE)监督、沿岸国(COASTAL STATE)监督、港口国(PORT STATE)监督。
港口国监督即港口国政府对抵达其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我们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监督,是指港口国政府针对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监督。
广义上的监督还包括:海关、移民及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的监督等等。
港口国监督进行的检查包括检查船舶、船员证书的合法、有效性、适航性和适任性,检查船舶和船员的实际情况同证书所载内容是否一致。
2、监督依据实施港口国监督的依据是国际公约。
主要有:(1)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及1988年议定书(LOAD LINE)控制条款:Article21(2)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1978年、1988年议定书(SOLAS);控制条款:Regulation I/19(3)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控制条款:Article 5(4)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TCW);控制条款::Article X(5)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纳入SOLAS(Regulation I/7、8)(6)1969年国际吨位丈量公约(TONNAGE),控制条款,Article l2(7)国际劳工组织的商船(最低标准)公约(ILO147)。
控制条款:Article 4另外,NMFT一不予优惠条款为合理运用公约并掌握检查标准提供了依据。
3、监督目的首先实施港口国监督的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低于标准船舶(大多是老旧船舶)与有良好营运管理记录的船舶在同一个市场经营应被视为不公平竞争。
港口国监督对船舶实施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限制并最终达到消灭低于标准船舶的营运。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严格执行国际公约的情况下。
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强调并加强港口国监督,旨在以此督促船旗国主管当局认真履行国际公约。
二、港口国监督检查程序、内容及缺陷处理1、检查程序(1)选船一根据船舶的国籍、船级、船东、船舶种类以及现有对该船的检查记录综合考虑是否优先登船。
(2)一般检查----查证书,是否齐全有效,查看船舶外观,总体印象是否良好。
(3)详细检查———查设备,是否齐全,状况是否良好,是否随时可用;查人员,应知应会情况,是否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设备,熟练程度如何。
检查员在上船前及到船长室的过程中对船舶的总体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包括船容船貌和船上每一位船员对检查的态度。
(4)填写检查报告一无缺陷,仅填写FORM A表——有缺陷,填写FORM A,FORM B表。
(跟踪检查)一滞留,通知有关机构或当局。
(跟踪检查)2、检查内容(1)证书、文件及船员;(2)船体状况,结构强度,载重线标志;消防、救生设备,防污设备;助航、航行设备,无线电设备;系泊及主、辅、舵机;报警设备,货物及装卸设备;船员工作、生活条件及食宿设施等。
(3)操作性检查,即对船员的行为能力等进行检查。
3、缺陷处理(1)对一般缺陷,采取本港纠正、下港纠正、限期纠正;(2)对明显证据表明存有重大缺陷,采取滞留,通知有关机构或当局。
三、港口国监督的发展过程l、历史港口国监督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它是随有关国际公约的诞生而出现的。
但在巴黎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签署之前,仅停留在对船舶的证书、文件的检查上。
直接导致巴黎港口国监督组织形成的是:Amoco Cadiz油轮事故。
1978年3月17日,Amoco Cadiz油轮在法国的Brittany海岸搁浅,造成溢油23万吨的严重污染事故。
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1980年12月.。
法国海洋部长邀请西、北欧13个国家的有关当局的部长们召开会议,就如何加强对进入本地区的外国籍船舶进行检查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形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对船舶的实际技术状况进行检查。
会后由设立的工作组起草了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
1982年1月,13个国家的部长们再次会聚,在巴黎签署了该备忘录。
巴黎备忘录于1982年7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正式实施时为14国)。
2、现状巴黎备忘录正式生效实施时有14个成员国。
之后波兰、加拿大和俄罗斯先后加入,目前是17个成员。
另外,美国、日本和克罗地亚作为合作当局参加有关活动。
继巴黎备忘录签署并付诸实施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港口国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92年拉美洲7个国家签署了拉美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
1993年亚太地区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又称为东京备忘录,目前正式成员有14个。
1996年,加勒比海地区20个国家签署了加勒比海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
目前正在商讨中的关于建立港口国监督区域性组织的还有地中海地区、波斯湾地区和西非地区等。
3、发展趋势由港口国监督组织的发展过程看,区域合作是港口国监督的必由之路。
以往的经验表明,港口国监督靠单个国家是不行的,所以有必要进行区域合作。
也正是由于这种区域合作的需要,目前已经或即将成立的港口国监督区域性组织正在形成全球网络,覆盖主要航运发达地区。
由此可见,由各区域性组织并通过这些区域性组织的合作。
港口国监督将无处不在。
操作性检查将被各主管当局重视起来,并成为港口国监督检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巴黎备忘录1991年3月的部长理事会议决定将港口国监督检查扩大到对人员实施检查。
即操作性检查。
国际海事组织第681号决议采纳了这个作法,并经修订形成了第742号决议。
目前,操作性检查已全面开展,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不实施。
但随着条件的成熟,这种检查将逐步推广到所有主管当局。
随着操作性检查的逐步推广,检查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港口国监督已被纳入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履约机制之中。
这不仅仅是港口国监督所依据的有关国际公约由于修改增加内容使得检查范围扩大,更主要的是由于随着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实施,对船舶安全与防污染软件要求方面的内容大量增加,使得检查范围将大幅扩大。
港口国监督对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和船长提出的要求中包括。
船舶应当将船舶证书、文件整理成册并使之处于良好备查状态;船舶应当备有经认可的安全设备明细表和安全操作文件、规章清单。
那么,港口国监督对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检查一方面要检查证书是否有效、合法,另一方面要检查船舶应当按规则的要求备有一系列文书、文件和资料,而且船舶的状况、设备和船员还要符合有关文件的要求。
四、港口国监督的影响应当说港口国监督对整个水上运输的各个有关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船舶安全监督方面的影响。
港口国监督对船舶安全检查的统计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船旗国主管当局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和船队自身安全管理的水平。
如果统计结果表明,某个船旗国或船级社或船东的船舶。
滞留率连续或大幅度超出平均值。
那么这些船舶将被列入检查的黑名单。
从而导致港口国主管当局对该船旗或船级或船东所属船舶进行更频繁更详细的检查。
这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船队的经济利益。
而且也必将对船旗国主管当局、船级社、船队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所以,严格的港口国监督。
会促使船东投入更多的资金对船舶进行修理.改善船舶的技术状况,或是将低于标准船舶拆解或卖掉;促使船级社严格地进行船舶的入级检验和法定检验与发证;同时也促使船旗国主管当局强化管理手段,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船舶的营运条件加以限制。
可以这样说。
港口国监督对航运安全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尤其对港口国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相关文章1,职务常见缺陷汇总船长常见缺陷1.《油污应急计划》中的港口主管机关地址与电话号码应保持最新,必须及时从INT ERNET上更新。
(可从代理处索取,一般每年11月更新一次)。
对油污应急计划内容要熟练掌握,要能对答如流。
防污器材与应急计划手册中不符,油污应急计划中的应变表不是最新的。
油污应急计划培训应有记录。
油污应急计划变更页上没有及时记录,油污应急计划无船级社盖章。
溢油间去油剂必须配备200L,SOEPP附图没有插入后面的空白页内,油污应急计划中未记录INCHON港主管机关电话号码。
2.船舶证书复印件应张贴于生活区。
IOPP证书附件中2.3.3项“有报警和手动停止装置”,但船上没有配备手动装置。
IOPP证书应有修改的油柜清单,并经船级社签署。
污油柜容积没有记录在IOPP证书上,IOPP证书上油水分离器应符合公约EPC60(33),但属于A3 93(X),要求通知船检。
IOPP证书上焚烧炉焚烧单位应为升; IOPP附加项中污水舱不符和要求;特别检查项目报告文件不符和要求,油水分离器不是自动停止设备,CCS的IO PP证书中未标明船上已有报警和自动停止装置的15PPM滤油设备。
IOPP证书上填写的舱容积与实际不相符合。
3.安全设备证书:最后一页应标明哪一个艇为救助艇。
第二页:若有免除证书应附在证书后面,如:秦海轮有两项免除:一项为货舱固定灭火系统免除证书,另一项为:DF免除证书。
安全设备证书内救生筏载乘总人数为25人应改为50人,起货设备年检过期。
船舶安全设备证书与载重线证书上的船长不一样。
设备安全证书记载的救生衣数量比实际数量多; 救生筏检验到期;设备安全证书8.2项与实际不符;安全设备证书附录E表3未显示GMDSS VHF的手动设施;货舱安全设备证书和无线电安全证书不符合SOLAS要求。
安全构造证书附页免除证书实施栏标记不正确。
4.二氧化碳证书中没有关于燃油速闭和通风系统试验内容;MEDICAL CERTIFICATE应用英文。
机舱固定灭火系统“1301"新证书不符要求需纠正. 克令吊NO.1.2号无试重证书,要求使用前检验。
(澳大利亚)。
最低配员证书没有官员签字(印度要求)。
最低配员证书与无线电安全证书不符。
船员健康证书未显示FIT或UNFIT。
手提灭火器证书不是正本证书;没有无线电测向仪免除证书。
大副无巴拿马职务证书原本。
救生艇:没有证据表明已进行了吊架测试。
无加强检验记录。
货物系固手册设备检查维护记录表缺乏记录,系固守册与实物不符。
没有系固手册。
系固手册中没有钢条系固卷钢的使用方法细节。
货物操作手册需修改,装载手册和稳性报告书批准日期为99/9/6不在船。
船舶稳性报告书无DNV盖章; 装载手册没有巴拿马政府的签字批准,谷物装备手册缺少船级社的核准章。
5.SMS外审材料,中间审核材料,中审报告和有审核员签字的SMC一页复印后,放入审核材料中。
据SOLAS规定,制定航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