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教学中“解放天性”的重要性
摘要解放天性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身心放松,排除杂念和制约,以一种良好的、正确的表演状态投入到所设定的规定情境中,体现人物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
目的在培养自己表演水平的同时,全面提升当众讲话的能力包括心理能力、语言表达,情绪培养以及综合能力。
关键词:解放天性天性情绪培养当众孤独
一、天性理论的提出
解放天性”就是使学生在舞台上回归没有束缚状态下的自我。
初上台前的“学生往往以为心有杂念而紧张,因此时常表现出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满头大汗、呼吸困难等不正常状态。
然而怎么才能让学生不紧张,轻松自如的站在舞台上呢?努力集中精神,使杂念无隙可入,并梳理记忆表演环节和细节,达到“目中无人”的地步,从而真正的做到自然的释放自我,“解放天性”。
关于“天性”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在表演艺术领域中,首先提出“天性”学说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最完善的演员技术也都不能跟那不可捉摸的、难以揣测的、极其细致的天性的艺术相比。
”可见,“天性”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创造的一个表演学的专用术语。
斯坦尼创造了“体系”,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真实的表演,因为舞台上充斥着虚假的表演,和中国现在的戏剧环境有许多相似,但是如何做到真实的表演,有过经验的人都了解其中的困难,初次登台的人,日常生活中容易做到的事情,到了舞台上就变得十分别扭,虚假。
于是斯坦尼提出了他对表演的追求,就是天性指导下意识的表演。
在天性前面加上了有机两个字,就使得它变得不同。
所谓的有机是指有意识的并赋有逻辑性和合理性的。
所以,所说的有机的就带有技术技巧的色彩。
有机天性就是合理的赋予逻辑的运用技术和技巧使演员的自然天性回归。
“天性就是人的本来反应,就是本能”,演员塑造的剧本人物形象千差万别,有高大光辉的形象,也有反面阴暗的形象,甚至是低俗下贱、卑鄙下流的形象,所以学生在学习塑造这样的角色的时候,就应该打破心理障碍解放天性,去释放自己人性中的本能哪怕是最恶的一面。
“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人之初并没有善恶的道德概念,跟是对道德、法律、约定成俗的禁忌一无所知。
但是随着人逐步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的认识,主动或者被动的受到各种约束,使其不能在别人面前真实的展现自我。
演员的表演是“当众孤独”的,需要能够挣脱各种约束,自然真实的表演,对天性的回归,无疑是演员最需要更改解决的问题。
二、解放天性训练方法
解放天性的具体训练方法林林总总,应该“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问题侧重相应的训练。
不同的解放天性的训练手段,方法、侧重不同,通过何种训练提升何种能力,却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前需要明确的,学生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才有针对性、目的性。
1.游戏法
锻炼自己的现场反应能力,以培养自己应变能力。
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唤起有机天性,培养起对表演课的浓厚兴趣,也就是从最简单的游戏开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生活状态过渡到表演状态,由一种无意识的表演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表演状态,真正地做到把“好玩的游戏变成好看的艺术”。
让学生不断的玩不同的游戏,最好带“猜人物”的环节的。
这样有的要”猜”,有的怕被“猜”到大家都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去掩饰,去发现,这样就是一种表演了,一种本真的表演,完全的去掉束缚,真实的展现,长久练习下去,不仅对学生的反应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对天性解放以及他们对于自我的解压都有很大的帮助
2.动植物模拟
通过对动植物的模拟,让学生学会观察,了解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决定成败,表演的成功在对于细节的诠释。
例如让每个学生观察同一种动物的习性或者特征,进行演绎,就会发现每个学生地侧重点,或者同一个特征的表演方式都有所不同,演植物亦是如此。
长久下去就会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和表演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模拟是最好的表演,此同事你好会发现,同过不断的观察和演绎,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被不断的培养了起来,他们开始对待事物或者课堂学习都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了。
3.“破相”练习
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将最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由于所有游戏参与者都会展示,以集体的方式打破心中禁忌。
让孩子们演绎他们认为最破坏形象,最丑得角色。
每个人的心里底线都不同,这就需要老师真对不同的还子,挑战他们认为最难以接受,甚至是最“疯狂”地角色。
扯得毁灭他们新中唯美的定式,突破心中的防线,让他们在舞台上只有角色,没有“自我”。
随着课程的不断增加,不断的挖掘每个学生内心的尺度,最后使他们在台下可以使自己,一旦站在舞台上可以是“任何人”
三、解放天性训练对于教学的意义
因为教师忽略对儿童解放天性的训练,少儿表演存在表情僵硬、过于成人化的问题。
在学习表演时,最开始的一课就应该是解放天性,表演者必须掌握这一技能,解放天性是表演的基础训练。
对于少儿的表演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解放天性的训练。
“天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人出生后并没有善恶对错的道德理念,也没有做事情说话的禁忌。
但是天性是可以改变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社会的道德及价值规范下,不断在环境的影响下,人的天性也渐渐改变以适应社会的生存需求。
1. 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天性”得到解放,使学生在使学生在舞台上潜力得到最大的释放,本真的表演不再做作。
一旦表演对其变得自如,也就将大大的激发出他们的兴趣,也就增强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2. 使表演更具真实感
对于表演来收,只有解放天性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演员身体里具有了生命,思想亦随之充满活力,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分辨出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异,并且有能力去进行自我诠释。
才能使表演更具有真实感。
3. 有助学生身心健康
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解放学生的心里舒服,让他们回归本真,从心里上彻底摆脱约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健康的心理才是一起而发展的基础。
而对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来说,心理的健康更是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2] 老舍.老舍文艺评论集[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6.
[3]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4卷)[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