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种子学课件)第四章种子休眠及其调控
(种子学课件)第四章种子休眠及其调控
(1)ck对ABA的解抑机理是: ck在种胚的外层, 通过与ABA争夺共同作用位点,来抵消ABA的作 用。
(2) ck通过与ABA相互作用,调控膜的透性水 平,促使 固定在胚细胞的GA释放。(见下图)
胚乳 外界刺激(光、温)
胚
结合态ck
外源ck
GA在细 胞分室中
抑制物
GA调控 胚的功能
游离GA
游离态ck 抑制物
GA调控 胚乳功能
胚乳
外源GA
胚
Ck/抑制物相互作用对有胚乳种子膜透性控制的模式图
(二)光敏素调控学说 依据种子萌发对光的敏感性,种子可分为以下3种类 型:
1.喜光种子(有光萌发或促进萌发),如莴苣、烟 草、芹菜等。 2.忌光种子(有光诱导休眠),如苋菜、鸡冠花等 。 3.对光不敏感种子,即萌发不受光暗影响的种子, 多数农作物和蔬菜种子。
第四章 种子休眠及其调控
一、休眠的概念与意义 二、休眠的原因 三、种子休眠的机理 四、主要作物种子的休眠特性 五、种子休眠的控制途径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与意义
1.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的概念与类型: 休眠在生物(动物、植物)界广泛存在,在种子界也很普
遍,很多植物种子存在休眠现象。 种子休眠:是在指具有正常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
抑制物质的性质:
挥发性——可随干燥、贮藏而减少; 水溶性——浸水可降低含量,使种子打破休眠; 非专性——含抑制物质的气体、水溶液可诱导其它种
子休眠; 可转化性——某些抑制物可随种子生理状态改变而转
化为刺激物质;
可依据种子中所存在抑制物质的种类、性质进行休眠与萌发
的调控。
(四)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
胚虽已分化,但未达到足够大小,如白蜡树种子; 胚虽分化也达一定大小,但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 由于种胚未成熟而休眠的种子,需要在特殊的条件下贮藏一定时
间,使胚完成分化或长到足够大小或完成生理成熟,这一过 程常称之为后熟。 使种子完成后熟的条件和时间因作物而不同,如兰花需人工培养 ,西洋参需催芽,银杏要贮藏,苹果、山楂等要低温层积等 。
不同成熟度小麦种子休眠期(天)
阿夫
乳熟期 蜡熟期 完熟期
120 90 75~90
济南13
38 30 27
种子成熟期间与收获后的环境条件对休眠也有显著影响,一般高温 干燥的环境可明显缩短种子休眠期。
硬实不透水的原因:
种皮结构特性——有角质层、栅状细胞有明线; 含可变性果胶——所含水分一旦迅速失去,即硬化不再吸
水;
种脐特性——种脐象一个阀门,外界水分高就膨胀关闭, 如羽扇豆。
影响硬实形成的因素:
遗传性——凡亲代硬实率高的,后代也高; 成熟度——种子越老熟,越易成为硬实; 成熟期环境——高温干燥、施钙肥多,易形成硬实; 干燥贮藏条件——曝晒干燥,低温低湿贮藏易形成硬实。
许多不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引起种子二次休眠的主要原因 。
导致二次休眠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不适宜光照,如喜光种子无光,忌光种有光; 不适宜温度,过高过低都可能引起二次休眠; 厌氧条件,氮气或有机溶剂浸注; 过分干燥,可使非硬实种子成为硬实。
表 诱导二次休眠的因素及实例
(五)综合原因导致的休眠
由2种以上原因导致的种子休眠。如野生稻种 子休眠就有几种原因:皮层透性差并存在抑制
强迫休眠显然与上述休眠的概念不符,因此真正的休眠只 要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2种类型。
二、休眠的原因
(一)胚休眠(embryo dormancy)
种胚未成熟——有些植物种子,除了胚以外的部分均已成熟且已 收获,却不能萌发,因为胚未成熟。又分为以下3种情况:
胚未分化完全,即胚为一团分生细胞,胚器官未分化,如兰花种 子;
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谱成分,而且照光 对干燥种子无效,种子需要先吸脹。
(三)PP途径调控学说(呼吸代谢均衡论) Roberts(1969)提出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PP途
径假说,其大意如图所示: 种子发芽的顺利与否必须依PP途径运转的情况
而定。休眠种子的呼吸代谢以一般的EMP-TCA途 径为主,PP进行不力。要使休眠转为非休眠则必须 使EMP-TCA转为PP途径。施加一般呼吸抑制剂或 增加种子内氧气分压等处理,均可促进NADPH的氧 化,使PP途径顺利运转,从而解除休眠。
GA,种子就处于休眠状态。 ③ABA起抑制GA的作用,从而引起种子休眠。 ④CK起抵消ABA的作用,即解抑作用。如果不存
在ABA,则CK对萌发也就成为不必要的。(图)。
图 三因子假说模式
重要激素的作用
1.GA作用机理
早期认为,GA促进萌发,是通过释放与增加α-淀 粉酶的活性来实现的。起作用模式是:有萌发力 的禾谷类种子吸水后,胚部释放GA,进入糊粉 层,促进各种酶类的合成,水解贮藏物质,供种 胚生长,从而解除休眠。用大麦种子实验表明, 把种子切成带胚与不带胚的两半时,只有带胚的 一半,浸在水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并水解淀粉, 不带胚的一半则无此反应。如果把不带胚的一半 浸在GA溶液中,也产生α-淀粉酶,并水解淀粉。 现已查明,在胚乳中GA可诱导产生10种以上的 酶。
过氧化 氢酶
H2O2 H2O+1/2O2Βιβλιοθήκη 图 休眠与萌发的代谢调控机制
(四)分子膜的物相变化假说
温度较低时,分子的脂蛋白双层片状结构处于 相对稳定,排列有序的拟晶体状态,随温度上升, 膜的物相发生变化,温度超出某一范围,可能会 发生急骤性的变化,成为一种杂乱、富于流动性 的液晶状态。当然,这种物相变化与膜脂种类, 非极性酰基键的长度及这些键的不饱和程度和分 子吸水程度密切相关。因为在膜体系中各个部位 的上述膜脂情况的差异存在,所以不可能在物相 变化时显现整齐一致,由此必然导致膜层各部位 排列紊乱,厚薄不均,迫使其中的蛋白体向垂直 或横向移位(如图) ,其结果必须导致膜透性和细胞 代谢的紊乱与失调。
光照处理对发芽的影响(莴苣) (Borthwick等,1952)
处理 R(红光) R+FR(远红光) R+FR+R R+FR+R+FR R+FR+R+FR+R 对照
发芽率% 98 54 100 43 99 8
光敏素的转化
Pr
喜光种子之所以对光敏感,主要是种子的胚特别是胚轴中存
在光敏色素,光敏色素由蛋白质和色素基团组成,有很多互 变异构体,其中Pr是稳定型,在红光下迅速转化为Pfr(生 理活跃型),Pfr在远红光下很快转化为Pr,或者在黑暗条 件下缓慢转化为Pr,。二者的吸收光谱有重叠,因此在一定 光谱成分的光照下,二者必然存在一定的比例,如在720纳 米下,Pfr与Pr的比例为1:0.03。不同波长的光照下,组织 内会建立起不同水平的Pfr与P比值,形成不同的Pfr/P总,导
许多试验证明,若使种子需氧呼吸代谢的三羧酸循环 途径(TCA)受到抑制,从而使磷酸戊糖途径(PP)顺利 进行,种子便能打破休眠而萌发。
CN-、N3-CO、 H2S、O2
G-6-P
休眠
EMP-TCA
PPP
P-5-P 发芽
NADPH
Q
H2O
CO2+ATP
NADP
QOH
NO3+ NO2+
抑制
NH2OH
NH4+
2. 种被不透气性
有些种子种被可以透水但不透气,阻碍了种子内外气体交换 造成休眠——禾谷类特别是麦类、稻类种子休眠的主要 原因。
种被不透气的机制: 种被外面附有颖壳等,如水稻、大麦等; 含水量高的种子种被内外常形成一层水膜; 种被上含有大量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过程中吸收O2
3. 种被阻止抑制物质溢出
(三)种子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
有些植物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积累一些抑制萌发的物质,当积 累达到一定量时,种子便陷入休眠。抑制物质可存在于 种子的不同部位——种被、胚部和胚乳中。
种子中的主要抑制物质有: 小分子化合物如氰化氢、氯化钙、氨、乙烯等; 醇醛类物质如乙醛、苯甲醛、胡萝卜醇等; 有机酸类如ABA、水杨酸、色氨酸、阿魏酸等; 生物碱类如咖啡碱、可可碱、烟碱等; 芥子油类、香豆素类; 芥子油类; 酚类物质如苯酚、儿茶酚等。
现在已经从亚细胞水平找到GA促进萌发的证据, 推断其作用基础可能是激活或解除某些受抑制的 基因,因此将其机理概括为: GA解除基因的抑 制作用,产生特定的mRNA,促进种子萌发。
2.ABA的作用机理
ABA阻抑遗传信息表达,使特定的mRNA不能合 成,影响蛋白质和特异酶的合成,导致种子休眠。
3.ck的作用机理
表 胚休眠种子休眠解除所需层积条件
(二)皮层障碍
1. 种被的不透水性:许多种子的种被特别坚实致密,或存 在一些特殊物质,导致种被不透水,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 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
硬实(hard seed)是种子较深的一种休眠形式,有利于种子寿 命的延长和后代的繁衍。硬实分布很广,在豆科、锦葵科、 旋花科、睡莲科、椴树科等许多科属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小 粒豆科和木本豆科种子中比例甚高。 检测种子的硬实率必须浸种查算,但硬实的顽固性在群体和 个体间均有差别,有的浸泡时间长了可以透水,也有浸泡10 年不透水的。因此,一般以浸泡24h不透水吸胀为判定硬实 的标准。
一般而言,温带植物的多数种子在低温(0-6℃)、潮 湿条件下经数周到数月完成后熟,自然条件下种子掉 落土中经过冬天即能具备发芽能力。在生产实践上可 用湿砂层积(一层湿砂一层种子相间堆积),将种子埋 于地表或地下,保持10℃以下的有效温度。
不同植物的种子通过后熟所需的最适温度和层积时 间并不一致(表) 。休眠愈深,所需时间愈长。经后熟 的种子呼吸强度增高,吸水力和酶的活性增强,氨基 酸的含量亦有提高。
致不同的生理反应,调控休眠与萌发。需光种子在白光下迅 速建立起适宜的Pfr/P总水平,启动萌发过程。相反在黑暗 条件下,得不到适宜的Pfr/P总水平,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对于忌光型种子,启动萌发过程需要的Pfr/P总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