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

堆谐分为 1 降谐(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觉谐(跳舞)(填空)堆谐为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
堆谐的音乐结构{由前奏----慢歌段(降谐)----间奏---快歌段(觉谐)----后奏}五个部分 组成。 囊玛是西藏古城拉萨独有的一种格调很高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形式。 农事舞是朝鲜族农耕生活的反映,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来发展为农事
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 民间歌曲与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民间歌曲是其他民间音乐的基础。
第三章
民间舞蹈定义:在民间形成,流行于民间的舞蹈艺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 现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
地方风格。 民间舞蹈形式有:民间歌舞和民间乐舞两种。在我国各民族德尔民间舞蹈中,载
劳动的自娱性集体舞蹈。(思考题)农事舞分为情节表演和技巧表演两种。伴奏乐器有 长鼓、法鼓,小鼓、小锣、笛子、唢呐、太平萧等。 民间歌舞乐器伴奏特点:器乐伴奏是歌舞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歌舞音乐中占 重要地位,1 舞蹈伴奏音乐一般都有固定的器乐曲牌和鼓点 2 民间歌舞大多具有刚劲有 力和热烈彭拜节奏 3 打击乐鼓点,在舞蹈伴奏中有着烘托气氛和表达情感的不同 4 伴 奏音乐的使用抒情优美的舞蹈伴奏常用丝竹乐为主,刚健粗狂的舞蹈常用打击乐为主。 唢呐和鼓在舞蹈音乐中很重要 舞蹈音乐的形式结构:1 单段歌 2 复歌式(二首或二首以上具有派生关系或性格相 连的歌曲组合起来加上器乐演奏、间奏、引子。3 曲牌体(将几首歌曲链接在一起,形 成调式,调性。节拍,速度等方面的对比。4 板腔体(考) 民间舞蹈音乐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1 歌舞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间 音乐形式,表现为歌、舞、乐三位一体;2 目我国留存的民间舞蹈音乐,都与各地的民 歌小调有着密切关系;3 民间舞蹈形式在音乐篇幅扩大,音乐表现力增强的基础上,又 开始带有情节的传说故事的表演过度孕育出说唱,而我国许多地方小戏有事在民间歌 舞中孕育、最终独立发展,。我国传统大戏昆曲也吸收民间歌舞中的精华,从而形成独 特的歌舞剧形式。4 乐队不仅为民歌、舞蹈伴奏的形式,还有独立发展的锣鼓点和锣鼓 牌子和其他器乐曲牌。 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点:1 密切联系人民生活,富有生活情趣:2 载歌载舞, 歌舞结合:3 歌舞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歌舞性和炫技性以及舞蹈的节奏和动作特点
折,多样的旋法 4 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 三类节奏的特点:1 号子音乐节奏具有律动性 2 山歌节奏自由,悠长 3 小调节奏规范、
均衡。 少数民族民歌中长篇叙事歌曲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中,习俗性民歌为数众
多,实用性强。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曲调悠长,自由, 曲式篇幅较长大。短调曲调紧凑,
第四章
说唱音乐的定义:说唱又叫曲艺,是我国古代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长期发展为演变 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是用来讲历史、传统、故事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 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1 单口唱 2 对口唱 3 帮唱 4 拆唱 5 群唱 6 走唱 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1 叙事性 2 叙事和代言性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3 音乐与语言的密切
第三节
赛乃姆(维吾尔族)最要内容:赛乃姆歌舞。构成由多首歌曲组成,开始是中速, 中间渐快,最后转为快速并在高潮中结束。伴奏乐器有手鼓、铁环、四块石、弹拨尔, 独它尔、笛子、杨琴等。 木卡姆意为“大曲”体裁包括 1 歌曲 2 歌舞 3 器乐曲的综合大型套曲。 十二木卡姆?主要流行于新疆喀什、和田、莎车、阿克苏、库尔勒等地区共十二 套,因此又叫做“十二木卡姆”。(思考题) 南疆木卡姆有四个部分组成:1 木卡姆 2 穹乃额玛 3 达斯坦 4 麦西来普 木卡姆的类型:1 北疆木卡姆 2 南疆木卡姆 3 多兰木卡姆 4 东疆木卡姆
第二章
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2.民歌的功能:1 教育与传承动能 2 人生礼仪功能 3 祭祀与祛邪功能 4 交际功能
3.民歌特点:结构短小,善于运用精炼创作出生动的形象 4.汉族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是产生并应用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的民间歌 曲。号子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 感情的民歌种类。分为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山歌的艺术特征:1 坦率,直露的表现 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 2 自由悠长的节拍,节奏。3 高亢的音高 4 曲式结构最常见二 句体和四句体乐段结构。小调又称小曲,俗曲。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小调艺术特征: 1 叙事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致的音乐风格 2 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3 曲
结合 说唱中音乐与语言密切结合的主要体现:1 声调 2 节奏 3 音色。声调上是体现旋律线:
节奏是体现唱词的结构上:音色是体现银色的周期轮回、再现。 说唱音乐的类型:1 板腔体 2 曲牌体 3.单曲体 4 主插体 说唱音乐与民歌戏曲音乐的比较:一说唱于民歌比较;1 民歌突出抒情性,表现在旋律
上,旋律优美、自由、结构短小,不是表演艺术,是歌者表演的抒发,2 说唱音乐突出 抒情性,篇幅长大,唱词对情节描绘细质,属于民间表演艺术,讲究字行腔。二说唱 与戏曲比较:1 表现方法不同,说唱音乐是叙事、代言。戏曲音乐是直接扮演角色,第 一人称的表现方法。2 侧重点不同,说唱重叙事,戏曲重戏剧性。
第一章
1 1 传统音乐是什么:是指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出来的(清代以前的即可称 为传统)。 2 民族音乐: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就是民族音乐。 3.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4.以 1840 年,分为古代音乐和近现代音乐:以音乐形式分为;传统音乐和新音乐。传统音乐 与新音乐的区别为:形式及风格不同,而不是创作时间的先后。 5.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6.民间音乐的特点:一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二乡土性:三即兴性:四流传变异性:五人 民性:六多功能性 7.我国民间音乐的体系分类:欧洲体系: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 特点:1 音的固定性 2 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旋律具有功能和声的意义。3 节拍上均分律 动的功能性。波斯--阿拉伯乐系: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特点:1 乐音有条件的地带腔 2 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没有功能和声的意义。中国乐系:包括汉族和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 族(还包括朝鲜,日本,蒙古)特点:1 乐音的带腔性 2 音调具有五声性 3 均分律动的非功 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 织体的单声性。
歌载舞,歌舞乐三者结合更具有代表性。
汉族民间舞蹈的最主要功能是:娱乐。 少数民族舞蹈用于礼仪、祭祀、宗教和民俗活动者较多 伴奏乐器有的是以丝竹乐为主,有的是以打击乐为主,有的则是全部采用打击乐。 民间舞蹈在汉代发展成“相和大曲”。结构为:“艳--曲--趋”。在唐代发展成:“唐 大曲”。结构“散序--歌--破”。流行于民间的《狮子舞》《剑舞》。在宋代,戏曲艺术的兴起。 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1 载歌载舞、歌舞结合(重要特点)2 民间舞蹈的伴奏乐器, 以锣、鼓、钹、镲等打击乐器为主,其中鼓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3 民间舞蹈中的音乐部分 于当地及外地的民歌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它们或是直接搬用,或者根据民歌改编发展成曲 牌。4 民间舞蹈中还有一些固定的锣鼓点和锣鼓牌子。 汉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北方秧歌和南方花灯、采茶,都属于歌舞音乐。秧歌起源于 插秧等秧田劳动中的歌曲,最初只是歌唱形式。表演形式: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三个部分: 1 小场演唱 2 锣鼓打击乐 3 唢呐吹奏。代表秧歌河北冀中秧歌、山东鼓子秧歌、山西祁太秧 歌。山东秧歌分为: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是一种说唱性歌曲。鼓子 秧歌乐队以打击为主,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等。胶州秧歌角色有五种,共十人。 花灯主要流行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类型 1 偏重于舞蹈:2 偏重于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民间小戏发展。表演形式:1 灯舞:2 集体舞蹈 3 小型歌舞。花灯 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及锣、鼓、镲等。代表性花灯:1 云南花灯 2 贵州 花灯 3 湖南花灯 4 四川花灯等。云南花灯表演类型:1 团场 2 小型歌舞 3 有人物情节的歌舞 4 歌舞小戏。特点较规整、轻快、细腻、抒情,装饰性较强。两种形态:1 戏曲 2 歌舞。 采茶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花鼓:广义安徽花鼓;狭义湖南花鼓。 云南‘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特点:篇幅长大,结构严谨, 内容丰富,曲调悠长深沉,演唱技巧较高:所唱体裁十分广泛,有独唱,齐唱。及一领重合 等多种歌唱方式,旋律有悠长的歌唱性与简洁的叙述性两种风格 多声部织体结构;轮唱式,主旋律与模仿旋律相结合,持续低音与固定音型与主旋 律相结合,支声旋律与主旋律相结合式,以及和声对位式 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1 江苏苏州的’姑苏风光;2 山东地区大型民歌套曲 a 蒲松 龄俚曲 b 鲁南四大调 c 临清时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