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数的实际应用

导数的实际应用


答:当 OO1 为 2 m 时,帐篷的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 16 3 m3.
返回
[一点通]
解决面积,容积的最值问题,要正确引入
变量,将面积或容积表示为变量的函数,结合实际问题的 定义域,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最值.
返回
1.要做一个圆锥形漏斗,其母线长为 20 cm,要使其体积最 大,则其高应为 20 3 A. cm 3 C.20 cm B.100 cm 20 D. cm 3 ( )
返回
2.(2011· 江苏高考)请你设计一个包装盒.如图所示,ABCD 是边长为60 cm的正方形硬纸片,切去阴影部分所示的四 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虚线折起,使得A,B, C,D四个点重合于图中的点P,正好形成一个正四棱柱
形状的包装盒.E、F在AB上,是被切去的一个等腰直角
三角形斜边的两个端点.设AE=FB=x(cm).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返回
[ 思 路 点 拨 ]
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
→ 将运输成本表示为速度v的函数 →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 求f′x → 对使f′x=0的点与c进行讨论
→ 求fx最小值
返回
[精解详析]
(1)依题意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所
s 用的时间为v,全程运输成本为 s a 2 s y=a·+bv ·=s(v+bv), v v ∴所求函数及其定义域为 a y=s(v+bv),v∈(0,c]. (2)由题意 s、a、b、v 均为正数.
[思路点拨]
收益=销售额-投入,据此列函数表达
式,然后求最大值对应的自变量.
返回
[精解详析]
(1)设投入 t(百万元)的广告费后增加的收
益为 f(t)(百万元),则有 f(t)=(-t2+5t)-t=-t2+4t =-(t-2)2+4(0≤t≤3), ∴当 t=2 时,f(t)取得最大值 4, 即投入 2 百万元的广告费时,该公司由此获得的收益 最大.
最大时h的值.
返回
1.最优化问题
返回
2.求实际问题的最值的主要步骤
(1)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写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
的函数关系y=f(x); (2)求函数的导数f′(x),解方程f′(x)=0,求出 极值点 ; (3)比较函数在区间端点和在 极值点 的取值大小,确定 其最大(小)者为最大(小)值.
第 三 章
导 数 及 其 应 用
理解教材新知 3.3 3.3. 3 考点一
把握热点考向 导数 的实 际应 用
应用创新演练
考点二
考点三
返回
3.3.3
导数的实际应用
返回
某城市准备在半径为R的圆形街心花园的中心竖一高杆灯,
已知各点亮度与光线的倾角的正弦成正比,与光源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当高杆灯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绕在街心花园周 围的道路的亮度最大. 问题:为使亮度最大,怎样设计高杆灯离地面的高度? 提示:建立亮度y随高度h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用导数求y
2 2
54π ∴S′=2πr- 2 ,令 S′=0 得 r=3. r 当 0<r<3 时 S′<0,当 r>3 时 S′>0. 故用料最省时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3.
答案:3
返回
4.为了在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 和外墙需要建造隔热层.某幢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 20 年 的隔热层,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 6 万元.该建筑 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 C(单元:万元)与隔热层厚度 x(单 k 位:cm)满足关系:C(x)= (0≤x≤10),若不建隔热 3x+5 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 8 万元.设 f(x)为隔热层建造费 用与 20 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 (1)求 k 的值及 f(x)的表达式; (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 总费用 f(x)达到最小, 并求最小值.
返回
[例3]
某集团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每年要投入
一定的资金用于广告促销.经调查,每年投入广告费t
(百万元),可增加销售额约为-t2+5t(百万元)(0≤t≤5).
(1)若该公司将当年的广告费控制在三百万元之内, 则应投入多少广告费,才能使该公司由此获得的收益 最大?
返回
(2)现该公司准备共投入 3 百万元, 分别用于广告促销 和技术改造.经预测,每投入技术改造费 x(百万元),可 1 3 增加的销售额约为- x +x2+3x(百万元).请设计一个资 3 金分配方案, 使该公司由此获得的收益最大(注: 收益=销 售额-投入).
返回
解:(1)设隔热层厚度为 x cm,由题设,每年能源消耗费用 k 40 为 C(x)= , 再由 C(0)=8, k=40, 得 因此 C(x)= . 3x+5 3x+5 而建造费用为 C1(x)=6x. 最后得隔热层建造费用与 20 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为 40 800 f(x) = 20C(x) + C1(x) = 20× + 6x = + 3x+5 3x+5 6x(0≤x≤10).
出底面边长,表示出帐篷的体积.
返回
[精解详析]
设 OO1 为 x m,则 1<x<4.
由题设可得正六棱锥底面边长为(单位:m) 32-x-12= 8+2x-x2. 于是底面正六边形的面积为(单位:m2) 3 3 3 2 2 6· · 8+2x-x ) = ( (8+2x-x2). 4 2 帐篷的体积为(单位:m3) 3 3 2 1 V(x)= (8+2x-x )[ (x-1)+1]. 2 3
返回
(1)若广告商要求包装盒的侧面积S(cm2)最大,试问x应取 何值? (2)某厂商要求包装盒的容积V(cm3)最大,试问x应取何值? 并求出此时包装盒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值.
返回
解:设包装盒的高为 h(cm),底面边长为 a(cm).由已知得 60-2x a= 2x,h= = 2(30-x),0<x<30. 2 (1)S=4ah=8x(30-x)=-8(x-15)2+1800, 所以当 x=15 时,S 取得最大值. (2)V=a2h=2 2(-x3+30x2),V′=6 2x(20-x). 由 V′=0 得 x=0(舍)或 x=20. 当 x∈(0,20)时,V′>0;当 x∈(20,30)时,V′<0. 所以当 x=20 时,V 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 h 1 1 此时 a = .即包装盒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值为 . 2 2
解:设每月生产 x 吨时的利润为 f(x)元,则 1 2 f(x)=(24 200- x )x-(50 000+200x) 5 1 3 =- x +24 000x-50 000(x≥0). 5
返回
3 2 由 f′(x)=- x +24 000=0, 5 解得 x1=200,x2=-200(舍去). 因为当 0≤x<200 时,f′(x)>0, 当 x>200 时,f′(x)<0, 所以 x=200 是函数的最大值点, 且最大值为 f(200)=3 150 000(元), 所以每月生产 200 吨产品时利润达到最大,最大利润 315 万元.
返回
3 = (16+12x-x3). 2 3 求导数,得 V′(x)= (12-3x2). 2 令 V′(x)=0,解得 x=-2(不合题意,舍去),x=2. 当 1<x<2 时,V′(x)>0,V(x)为增函数; 当 2<x<4 时,V′(x)<0,V(x)为减函数. 所以,当 x=2 时,V(x)最大.
返回
2 400 2 400 (2)f′(x)=6- 2.令 f′(x)=0,即 2=6, 3x+5 3x+5 25 解得 x=5 或 x=- (舍去). 3 当 0≤x<5 时,f′(x)<0;当 5<x≤10 时,f′(x)>0. 故 x=5 是 f(x)的最小值点, 800 对应的最小值为 f(5)=6×5+ =70. 15+5 当隔热层修建 5 cm 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值 70 万元.
返回
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的思路: (1)审题: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 (2)建模: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解模: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并求解.
(4)检验.
返回
返回
[例1]
请您设计一个帐篷,它下部的形
状是高为1 m的正六棱柱,上部的形状是侧棱
长为3 m的正六棱锥(如图所示).试问当帐篷 的顶点O到底面中心O1的距离为多少时,帐篷的体积最大? [思路点拨] 设出顶点O到底面中心O1的距离x后,求
返回
a 由 y′=s(b- 2)=0 得 v= v 但 v∈(0,c], ①若 若 a b≤c,则当 v= a b>c,则 v∈(0,c],
a . b
a b时,全程运输成本 y 最小,②
此时 y′<0,即 y 在(0,c]上为减函数. 所以当 v=c 时,y 最小. 综上可知,为使全程运输成本 y 最小. 当 当 a ≤c 时,行驶速度 v= b a >c 时,行驶速度 v=c. b a ; b
返回
解析:设圆锥高为 h cm,体积为 V cm3,则底面半径为 r = 202-h2. 1 2 1 ∴V= πr · h= π×(400-h2)· h 3 3 1 = π(-h3+400h),0<h<20, 3 400 20 3 V′=-πh + π.令 V′=0,得 h= . 3 3
2
20 3 因为在区间(0,+∞)内只有一个极大值点 h= . 3 20 3 故当 h= 时,V 最大. 3 答案:A
返回[一点通]利源自问题相关的变量比较多,如:成本、固定投入、生产投入、产品价格、销售量、利润等,正确 寻找这些变量间的关系,准确写出函数解析式是解决问题 的关键.
返回
5. 已知某生产厂家的年利润 y(单位: 万元)与年产量 x(单位: 1 3 万件)的函数关系式为 y=- x +81x-234,则使该生产 3 厂家获得最大年利润的年产量为 A.13 万件 C.9 万件 B.11 万件 D.7 万件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