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之道》教案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做的与他人友好相处,及相处之道的具体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心胸宽广、学会欣赏、换位思考。
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学习和生活中。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讲新课:《相处之道》。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老木匠》的故事。
学生思考:1.老木匠为什么让每个人都进入小房子?
2.国王为什么请大家去王宫做客?
3.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同学们,世界上最宽广的不是海洋也不是天空,而是人的心胸。
因此,当我们与同学发生一些小矛盾、小冲突时,也要敞开你的心胸,学会原谅他人。
2、教师讲《小红》的故事。
学生活动:
在小组内,试着去真诚地赞美你的同学,找出你认为他们身上有的闪光点,并大声地告诉他。
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我们不能老是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我们要做一个懂得欣赏他人优点的好同学。
3、教师讲《联合国大使》的故事。
学生思考:
1.为什么大使的态度转变了?
2.当我们对他人不满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引导:当我们与同学发生一些小矛盾、小冲突时,我们不能老是将错归咎于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是不是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
三、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又懂得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并了解到与他人相处时要如何做。
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与同学做到友好相处。
四:课后作业
写下你的收获,或者写写认为还有哪些是与他人相处需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