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位管理
三、货物保管场所规划
含义:指按照库存物品的性质(理化性质或使用方向) 划分出类别,根据各类物品储存量的计划任务,结合各 种库房、货场、起重运输设备的具体条件,确定出各库
房和货场的分类储存方案。
1.分区分类规划的方法 (1)按商品的种类和性能进行分区、分类 (2)按商品发往地区进行分区分类 (3)按商品的危险性质进行分区分类 (4)按方便作业和安全作业进行分区分类 (5)按不同货主的储存商品进行分区分类
2.有利于提高仓库的经济效益 (1)货区布局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
(2)平面布置与向布置相适应
(3)货区布局能充分和合理地利用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门 式、桥式起重机等固定设备 3.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二)仓库货区布局的基本形式
垂直式
1.货区布置的形式
平面布置
倾斜式
空间布置
(1)垂直式布局:横列式布局、纵列式布局和纵横式 布局。
●横列式布局: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的侧 墙互相垂直
●纵列式布置: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侧墙平行
●纵横式布局 是指在同一保管场所内,横列式布局和纵列式布局兼 而有之,可以综合利用两种布局的优点。
(2)倾斜式布局:货垛倾斜式布局和通道倾斜式布局。
●货垛倾斜式布局
●通道倾斜式布局
出入口
出 入 口
2.分区分类规划的原则
存放在同一货区的物品必须具有互容性 保管条件不同的物品不应混存 作业手段不同的物品不应混存 灭火措施不同的物品决不能混存
四、货位管理
(一)货物存放的基本原则 1. 分类存放。 2. 适当的搬运活性。 3.尽可能码高,货垛稳固。 4. 面向通道,不围不堵。
(二)选择货位存放方式的依据 1.根据货物的尺度、货量、特性、保管要求选择货位。
出入口
出入口
2.库内非保管场所布置 (1)通道 库房内的通道,分为 运输通道(主通道)、
作业通道(副通道)
检查通道。 (2)墙间距 墙间距一般宽度为0.5米左右,当兼作作业通道时, 其宽度需增加一倍。
(3)收发货区 收发货区面积的大小,则应根据一次收发批量的大小、
物品规格品种的多少、供货方和用户的数量、收发作
业效率的高低、仓库的设备情况、收发货的均衡性、
发货方式等情况确定。
(4)保管员办公室 :可在库内或库外,但危险品库的 保管员办公室一律设在库外。
商品具体位置编号 货区排次或货架层次 货区或货架编号 库房或货场编号
例:13-15-2-2613号库,15号货架,第2层,第 26号货位
五、仓库货区布局
(一)仓库货区布局的基本要求
1.适应仓储作业过程的要求,有利于仓储业务的顺利进行。
(1)单一的物流方向 (2)应尽量减少储存物资在库内的搬运距离,避免任何迂 回运输。 (3)最少的装卸环节 (4)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
1.货位编号的要求:
标志设置要适宜:
库房编号写在外墙或库门上; 货场编号写在场地上; 货棚视情况
标志制作要规范
编号顺序要一致
2. 货位编号的方法 库房编号:“三号定位”、“四号定位”
X-------X--------X
仓间编号
楼层编号
仓库编号
例:1421号库,4层楼,2号仓间
X-------X-------X-------X
2. 根据保证“先进先出”、“缓不围急”的原则选择货位。 3.根据出入库频率高低和储存期的长短选择货位。
4.根据“大不围小”、“重近轻远”的原则选择货位。
5.根据操作的便利性原则选择货位。
(三)货位的存放方式
1.固定型
优点: 缺点: 适用 :
2.流动型 优点: 缺点: 适用 :
(四)货位编号
指将库房、料棚、货场、货架、货垛按地点、位置顺序 统一编列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