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知识与赏析(新)
《侯马盟书》盟书是各诸侯或卿大夫 之间盟誓的记录。写在玉片上,它们 真实地保存了春秋晚期的毛笔笔迹, 笔画粗细变化,比同时代的金文笔画 更灵活,结体更自由。
《石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 的秦国刻石,因为文字是刻 在10个鼓形的石头上,所以 称作“石鼓文”。文辞是记述 秦国君臣游猎的事,石鼓文 章法疏朗整齐,用笔遒劲凝 重,被历代书家视为学习篆 书的重要范本。
二、篆书的发展:
籀文、大篆(今存的石鼓文) 最早的篆书,最早的郭成店系楚统墓的竹汉简字(是简甲牍骨书文)。
二、篆书的发展:
小篆《泰山刻石》 经过统一规范的秦代篆书称小篆
二、篆书的发展:
《峄《山琅刻琊石台》》
线条粗细均匀,字形匀称,结构严谨,笔画更简洁。
二、篆书的发展: 甲骨文: 金 文: 石鼓文: 小 篆:
三、篆书的特征:(章法变化)
甲骨文虽字形 大小不一,字 距、行距不等, 但基本上是纵 有行而横无列。
三、篆书的特征:(章法变化)
三、篆书的特征:(章法变化)
篆书已经奠定了汉字纵向排列的基 其卣铭》铸造于商纣王4年,铭文铸在底部 圆形平面上,计8行,共42字。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 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 。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 。
《虎符》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动军队的信物。 结字严谨宽博,笔画骨劲肉丰。
识 篆:
连 连 看: 人正行六立大
篆书文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之印
回顾总结:
一、什么是篆书?大篆、小篆 二、篆书的发展: 三、篆书的特征: 四、篆书名作欣赏: 五、课外作业:选一种你喜欢的篆书字体,
在课下练习
《墙盘铭》是西周恭王时期的青铜器,墙盘铭 文18行,共284字。
《大盂鼎》高 101.9厘米,口径 77.8厘米。圆形, 立耳,深腹,三 柱足,颈及足上 部饰兽面纹。为 康王时贵族盂所 作的祭器。
《散氏盘铭》是西周厉王 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写的 简便随意,十分生动。
《虢季子白盘铭》是西周中晚期 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虢季子白 征战凯旋受到周王嘉奖的事。笔 画纤细而有力度,字体严谨而自 然,章法疏落大方,字距、行距 较大,通篇气韵统一,秀美典雅。
第二课 劲健稚拙 古雅天真 ——篆书知识与赏析
界 首 一 中: 田 慧
中国汉字演变的过程: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楷书
篆书→隶书 行书 草书
一、什么是篆书?
篆书(先秦、秦代、汉代前期) 正体文字
早期甲骨文 晚期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大篆
小篆(秦篆)
(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 (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请判断以下的作品是大篆字体还是小篆字体
1
2
3
4
5
6
7
8
23465781
1
2
3
4
5
6
大篆:2、3、4、5、6
7
8
小篆:1、7、8
三、篆书的特征: 眼睛大观察:
永
眼睛大观察:
三、篆书的特征:
1、笔法单纯: 2、字体略长: 3、章法变化:
三、篆书的特征:(3、章法变化)
从大篆到小篆,字形有变,材料各异,有 甲骨文到石刻等,篆书的布局方式也有变 化,并趋向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