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句式倒装句式

文言句式倒装句式

1、客有吹洞箫者。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规律一: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规律二: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规律三:
6、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规律四:
三、总结提升:
1、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文言文倒装句专题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倒装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倒装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学习重点】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倒装句式方法。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学习课时】1课时
一、问题导学
1、倒装句: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你知道的倒装句式有哪些?
2: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风乎舞雩。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请其矢,盛以锦囊。
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其句式的特点。
1、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农人告余以春及。
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规律一: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6、遂与秦王会渑池。
7、得璧,传之美人。
8、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规律二:
(四)倒装句式之定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凌万顷之茫然
A、铸以为金人十二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D、以为桂林、象郡
7、阅读文段,指出画线的句子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
4:(2008年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5.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何为其然也?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D.沛公安在?
翻译下列句子,并从中找寻其规律。
1、沛公安在?
2、大王来何操?
3、复驾言兮焉求?
规律一:
4、忌不自信。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古之人不余欺也!
规律二: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夫晋,何厌之有?
9、唯命是从。
10、唯利是图。
规律三:
11、何以战?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规律四:
(三)倒装句式之介宾结构后置。
2、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你知道有哪些固定句式?
二、合作探究:
(一)倒装句式之主谓倒装。
翻译下列句子,并从中找寻其规律。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甚矣,汝之不惠!
规律:
(二)倒装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
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⑩孰料忠而
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
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答:
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译文:
②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译文:
③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译文:
三、(练:练习反馈)
1: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古之人不余欺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D.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判断句和宾语前置句的能力。答案A。( A项是判断句,其余是宾语前置句)
A、何陋之有?B、唯余马首是瞻。
C、时不我待。D、马之千里者
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凌万顷之茫然
A、铸以为金人十二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D、以为桂林、象郡
四、拓展提高: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