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大家展示的是黎族服饰中的美孚方言:美孚方言妇女穿长裙折在前,织花。
衣服为方领对襟上衣,衣边绣花。
该方言妇女筒裙比其他方言的妇女筒裙都要宽长。
孚方言男子服饰下服是由两条方形的粗布裁剪成。
穿戴时仅仅从腰部伸到膝盖。
上衣袖边及
上衣领前下面以暗褐色棉布连成,上衣无领,仅有一颗纽扣
杞方言黎族妇女所居住的地理环境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区,所穿的筒裙都是长至膝的筒裙。
筒裙色彩十分鲜艳,图案纹样丰富。
以人形纹为主,动物纹为辅,也有植物纹样。
杞方言男子腰布由前后重叠的两条同样的布构成,上衣没领子,没袖,也没钮扣,仅有一条小绳子系着,多是敞开前胸。
上衣为自然色彩,灰色较多。
哈方言妇女织锦多以绣为技,常见的花纹图案有人纹、菱形纹等。
有穿长筒裙和短筒裙。
长裙长至小腿多折于右侧衣服有领有扣开襟。
短裙遮住膝盖。
衣服多为黑和蓝色。
哈方言男子腰布前面下端的布条绣有小小的波纹和几何图案。
上衣有袖,但都很短。
上衣下面常垂着8~12厘米的流苏做为装饰。
料以木棉布或野生麻粗
布。
(哈方言特殊服饰,也称“大麻衣”。
这种大麻衣宽而大,整条长至膝盖下部,是奥雅在“做鬼”时穿用的。
一般不需要染上色彩,多为原麻色。
)
润方言妇女穿短筒裙,其裙子在各方言黎族妇女中最短,筒裙上下仅长28--38厘米。
衣服为贯首衣。
衣边两侧绣花多为龙纹鸟纹马纹等。
头裹大黑头巾尾部绣花
润方言男子的丁字裤较简单,规格不大,仅能掩盖羞处。
上衣受汉族影响较早,故而是汉服基础上加以改造成为黎族特色的刺绣上衣。
赛方言服饰主妇女身着各种浅色高领镶边右大襟上衣,与汉族服饰有相似之处。
下穿长筒裙,达小腿部。
筒裙花纹简单,多为成组细小的几何形花纹,有的为彩条花纹。
赛方言男子下穿长不过膝的吊裙。
吊裙织有黑色或青色的几何形花纹图案。
上衣是用棉或麻纤维织成的粗布料,长袖开胸,无领,无扣,胸前仅用一对小绳代替钮扣。
总结
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
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
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浸泡晒干而成。
黎族祖先利用这种树皮纤维来缝制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称为“树皮
布”服饰。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在山上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
色彩鲜明,美观适用。
黎族服饰,服饰的尺寸因为各个方言区的地域语言、族源、族系、崇拜、祭祀、丧葬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大体上可以分为赛方言、润方言、哈方言、杞方言、美孚方言。
黎族服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体现了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
实践证明,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
它对中华民族服饰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和各民族交往的频繁,黎族服饰加速了变化。
只有比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穿着黎族服饰,但是多数服饰都是在市场上购买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且上衣服饰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黎族服饰文化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好好保护好我们独特的名族文化,让它的美一直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