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研究试题(1)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如何理解文献学概念?2.简述文献的继承性。
3.人对文献价值的理解的动机。
4.简评张舜徽《中国文献学》5.简述文献整理的基本方法6.文献为什么能够积累?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对文献价值进行理解和判断?2.为什么会产生经典的派生性著作?“文献学研究”试题(2)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文献贮存的意义。
2.简述文献传播的要素。
3.伪书产生的原因。
4.文献积累的意义。
5.简述文献的民族性。
6.试设计文献学的学科体系。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什么是避讳?谈谈如何利用避讳来版本鉴别。
2.文化模式对人的文献价值理解和判断的影响。
文献学研究试题(3)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文献贮存的作用。
2.如何理解文献传播的含义?3.文献实证有哪些方法?4.简述文献的继承性。
5.试述文献传播的社会功能。
6.简述文献积累的三要素。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文献传播的特点。
2.文献为什么能够积累?文献学研究试题(4)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文献整理的基本方法。
2.简述文献传播的要素。
3.文献积累的意义。
4.如何理解文献学概念?5.试述文献传播的社会功能。
6.人对文献价值的理解的动机。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伪书产生的原因。
2.为什么会产生经典的派生性著作?文献学研究试题(5)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文献积累的意义。
2.如何理解文献学概念?3.什么是著作类文献?4.简评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5.为什么会产生经典的派生性著作?6.简述文献传播的要素。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对文献价值进行理解和判断?2.试设计文献学的学科体系。
文献学研究答案(1)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如何理解文献学概念?答案:文献是人类记录、保存、传播信息,并集合为一定形态的各种载体。
理解:(1)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有文献,而文献的社会化,又成为文化的特有现象;(2)文献具有记录、保存和传播的特征;(3)必须有一个形态的基本要素。
2,简述文献的继承性。
答案:外部因素:政治、社会、民族区域等,可能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经验的破坏;内部条件: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文献的内在质地和保存方式问题。
另,文献的选择。
3,人对文献价值的理解的动机。
答案:首先是功利的,其次是审美的,再次是理性的。
4,简评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答案:作者简介;本书的体例、内容,特点。
价值和影响。
5,简述文献整理的基本方法。
答案:(1)关于“言”的----求真实:版本、校勘、辑佚;(2)关于求“义”的----标点、注释、翻译。
6,文献为什么能够积累?答案:(1)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2)人类语言和文字的发展;(3)载体的不断出现、更新,技术的发展。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对文献价值进行理解和判断?答案:文献含有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对人而存在的。
(1)文献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殊形式,本身包含着人赋予的特定的价值和意义;(2)文献是世世代代人长期积累的产物,包含着人类的经验、知识。
只有人才能理解、判断和了悟他。
2,为什么会产生经典的派生性著作?解释经典和派生性的含义。
原因:(1)学术思潮的影响;(2)时代的发展。
文献学研究答案(2)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文献贮存的意义。
答案:(1)可以保证文化的积累和延续:(2)文献贮存的过程,也是文献整理的过程。
2,简述文献传播的要素。
答案:(1)信息源;(2)编码;(3)载体;(4)文献;(5)渠道;(6)接受者;(7)译码;(8)反映和反馈。
3,伪书产生的原因。
答案:(1)战争动乱、自然灾害;(2)政治斗争或学派的分歧争胜;(3)有人抬高身价或贪赏牟利;(4)后人失于明察而误断致伪。
4,文献积累的意义。
答案:(1)是文化发展的基础;(2)有利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5,简述文献的民族性。
答案:民族文献是代表一定时期民族文化的成果,并反映某一生息繁衍的那个民族的地区。
文化的差异。
文献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文献的交流和传播。
6,试设计文献学的学科体系。
基本理论,文献研究,文献学史研究,文献的整理与揭示,文献的社会性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什么是避讳?谈谈如何利用避讳来版本鉴别。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之一。
避讳可提供版本鉴别的线索。
注意的问题。
2.文化模式对人的文献价值理解和判断的影响。
答案:解释文化模式。
把古人重要著作绝对地经典化,把恪守经典严密地制度化。
举例说明。
文献学研究试题答案(3)二、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文献贮存的作用。
答案:1,可以保证文化的积累和延续;2,不仅仅是收藏、征集,也是文献整理的过程。
2.如何理解文献传播的含义?答案: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一种文献互动过程。
首先,任何文献都是社会传播;其次,文献传播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第三,是相互作用的过程。
3.文献实证有哪些方法?答案:版本、校勘、辨伪、辑佚。
4.简述文献的继承性。
答案:外部因素:政治、社会、民族区域等,可能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经验的破坏;内部条件: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文献的内在质地和保存方式问题。
另,文献的选择。
5.试述文献传播的社会功能。
答案: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储存功能。
6.简述文献积累的三要素。
答案:文献种类增多,数量增加,时间上的延续。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文献传播的特点。
答案:1,超越了时空的限制;2,公开性和普遍性,3,是不可逆的传播过程,4,有一定的局限性。
2.文献为什么能够积累?答案:(1)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2)人类语言和文字的发展;(3)载体的不断出现、更新,技术的发展。
文献学研究试题答案(4)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文献整理的基本方法。
答案:(1)关于“言”的----求真实:版本、校勘、辑佚;(2)关于求“义”的----标点、注释、翻译。
2.简述文献传播的要素。
答案:信息源;编码;载体;文献;渠道;接受者;译码;反映和反馈。
3.文献积累的意义。
答案:(1)是文化发展的基础;(2)有利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4.如何理解文献学概念?答案:文献是人类记录、保存、传播信息,并集合为一定形态的各种载体。
理解:(1)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有文献,而文献的社会化,又成为文化的特有现象;(2)文献具有记录、保存和传播的特征;(3)必须有一个形态的基本要素。
5.试述文献传播的社会功能。
答案: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储存功能。
6.人对文献价值的理解的动机。
答案:首先是功利的,其次是审美的,再次是理性的。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伪书产生的原因。
答案:(1)战争动乱、自然灾害;(2)政治斗争或学派的分歧争胜;(3)有人抬高身价或贪赏牟利;(4)后人失于明察而误断致伪。
2.为什么会产生经典的派生性著作?解释经典和派生性的含义。
原因:(1)学术思潮的影响;(2)时代的发展。
文献学研究试题(5)一、简答题(共6题。
每题10分,共60分)1.文献积累的意义。
答案:(1)是文化发展的基础;(2)有利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2.如何理解文献学概念?答案:文献是人类记录、保存、传播信息,并集合为一定形态的各种载体。
理解:(1)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有文献,而文献的社会化,又成为文化的特有现象;(2)文献具有记录、保存和传播的特征;(3)必须有一个形态的基本要素3.什么是著作类文献?答案:是一种创作性活动,理论上有突破,形成新的系统学说,主要的著作方式是“撰”“纂”“编”“著”等。
4.简评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答案:作者简介;本书的体例、内容,特点。
价值和影响。
5.为什么会产生经典的派生性著作?解释经典和派生性的含义。
原因:(1)学术思潮的影响;(2)时代的发展。
6.简述文献传播的要素。
答案:(1)信息源;(2)编码;(3)载体;(4)文献;(5)渠道;(6)接受者;(7)译码;(8)反映和反馈。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对文献价值进行理解和判断?答案:文献含有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对人而存在的。
(1)文献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殊形式,本身包含着人赋予的特定的价值和意义;(2)文献是世世代代人长期积累的产物,包含着人类的经验、知识。
只有人才能理解、判断和了悟他。
2.试设计文献学的学科体系。
基本理论,文献研究,文献学史研究,文献的整理与揭示,文献的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