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1044.022===--A T 44.01222.01212=⨯=⨯=cm
cm d d A A Ts Tx Cs As CsAx Cx lg )lg (--⨯==L /mol 105.3%48lg --lg28%)(L /mol 100.24-4-⨯=⨯⨯= mol dm L
mol dm dCs Ts dCs As /100.8/100.22.0%48lg lg 234⨯=⨯⨯-=-==-κ无机分析化学与分析化学 P171 吸光光度法
计算题
14、已知某有色物质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m 吸收池测定时T 1=60%,A 1=0.22,若在其他条件相同下改用2cm 吸收池测定,试计算此有色物质溶液的透光率T 2和吸光度A 2。
解:在其他条件相同下用2cm 吸收池测定时,此时有色溶液的吸光度和透光率分别为:
15、某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为2.0×10-4mol/L 时,在2cm 吸收池中,测得其透光率为48%。
在同样条件下测得该有色物质的透光率为28%,计算此试液的浓度和该有色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
解:试液的浓度为:
该有色溶液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17、什么是吸收曲线?绘制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以入射光的波长为横坐标,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吸收曲线,绘制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测定波长,通常选择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作为测定波长。
18、在吸光光度分析中,为了使测定的误差较小,通常将吸光度控制在0.2-0.7范围内,若吸光度超出了上述范围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答:由朗伯-比尔定律A=Kcd 可知,当吸光度<0.2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溶液的浓度或改用厚度较大的吸收池,当吸光度A>0.7,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溶液的浓度或改用厚度较小的吸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