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理论板数的求法回流比的选择
4理论板数的求法回流比的选择
b
c
xW
xq x F
xD
适宜的进料位置:进料组成、热状态与该板气液相组成及热状态最接近。说明进料位置是适宜 的,此时完成分离任务所需要的理论板数最少。 具体说,对冷液及饱和液体进料,进料液体组成与该板下降饱和液体组成接近;对汽液混合物 进料,则进料中液相组成与该板下降饱和液体组成接近,进料中气相组成与该板上升饱和蒸汽组成接 近;对饱和蒸汽及过热蒸汽进料,进料蒸汽组成与该板上升饱和蒸汽组成接近。
(2) q线 ① 预备数学知识 设
A1 x + B1 y + C1 = 0 A2 x + B2 y + C 2 = 0
A1 x0 + B1 y 0 + C1 = 0 A2 x0 + B2 y 0 + C 2 = 0
(1) ( 2)
(3) ( 4)
为两相交直线,交点坐标为(x0,y0),
则
将方程(1)、(2)线性组合,得
框,不全。做物料衡算得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
2 1
全凝器
V , y1
V , y2
L, x1 L, x2
V , yn−1
回流液 馏出液 L, xD D, xD
xD = y1
故进料板既是精馏段的最后一 块板,又是提馏段的第一块板。 只是在计算板数的时候,习惯上 把它算在提馏段内。
原料液 F,xF
n −1
L, xn−1
② q线的作图 q线是为了在图中作出提馏段操作线而引入的一条辅助线。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表示板间两相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Lxn − Vyn +1 + DxD = 0
L′x'm −V ′y 'm +1 −WxW = 0
Vy n +1 = Lx n + Dx D
L ′x' m = V ′y ' m +1 +WxW
L2 , x2
Vn , y n Vn +1 , y n +1
n +1
Ln , x n
原料(液) F , xF
1
加料板
2
′ ′ Vm , ym
m
m +1
′ ′ Lm , xm
′ ′ Vm+1 , ym+1
′ N VN , y′
N
′ N LN , x′
上升蒸汽 V ′, yW 再沸器
′ N LN , x′
V, yn
加料板
n
L' , xn = x1' V ' , y'2
塔板起分离作用,因此上升蒸汽的浓度 逐板增加,下降液体的浓度逐板减小。
xD= y1
相平衡
第一板
x1
x1 = f1( y1)
查恒压相图或公式计算
此相图总压p恒定
E
B
t
操作线
y2 =
相平衡
R x x1 + D R +1 R +1
x1
F
x, y
3、说明 由于提馏段下降饱和液体来 到再沸器中,发生液体部分汽 化,汽液两相达到平衡,即一次 蒸馏。起到分离作用,所以再沸 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逐板计算法或图算法的最后一 块板。
提馏段 精馏段
n
1
V1 , y1 V1 , y1 L1 , x1
2
全凝器
馏出液 D, xD
V2 , y 2 回流液 L, x D
(精馏段易挥发组分物料 衡算)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表示板间两相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提馏段易挥发组分物料 衡算)
略去上述方程中变量的上下标,两式相减,得
( L′ − L) x − (V ′ − V ) y − ( DxD + WxW ) = 0
L ' = L + qF
V ' = V + ( q − 1) F
′ N VN , y′
y
此相图 总压恒定
N
′ N LN , x′
上升蒸汽 V ′, yW 再沸器
x
′ N LN , x′
釜残液 W,x
加料板因为有进料,不满足恒摩尔 流,其上下方下降液体量和上升蒸汽量 出现差异。 进料板的上方各板满足恒摩尔流假 定,应用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如图虚 框,做物料衡算得操作线方程)。 进料板的下方各板满足恒摩尔流假 定,应用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如图虚
L + qF W ' = xn − xw L + qF − W L + qF − W
b
' y n +1
d e
在x-y相图上,作对角线。 端点d:两条操作线的交点 (即精馏段操作线与q线的交点) 端点c:
x = xW ,
y = xW
c
(意即,间接蒸汽加热的常规塔,提馏段操作 线与对角线的交点c,是釜液浓度)
回流比对理论板层数的影响:
在进料组成、热状态以及分离要求不变的情况下,
●q线不受回流比的影响。 ●回流比直接影响精馏段操作线,也影响提馏 段操作线的位置(R改变,导致精馏段操作线 与q线的交点发生改变)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R1(小)
总压恒定
R 1 x + xD y = R +1 R +1
1 ( xD ) ↓ R ↑ +1
(公式适用前提:气液平衡体系,气 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不一定为理想溶 液。一般总压恒定。 )
………..
yn
xn ≤ xq
则第n块板为进料板。Xq为两操作线交点的的横坐标。 或q线与精馏操作线交点的横坐标)。为什么? 这样所 需要的理论板数最少。
x'1 = xn
提馏段第一板
(把加料板作为提馏段第一块板。 精馏段所需的理论板数为n-1 )
釜残液 W,x
V , y1
全凝器
V , y1
馏出液 D, x D
分凝器
回流液 L, x D
1
V , y2
2
L, x1 L, x2
精馏段
n −1
有时塔顶出来的蒸气先在分凝器 中部分冷凝,离开的气液两相呈平 衡。 冷凝液回流, 未冷凝的蒸气经 全凝器后,凝液作为塔顶产品。
V , yn
V ' , y '2
Fx F = Dx D + WxW
(全塔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q xF y= x− q −1 q −1
q xF y= x− q −1 q −1
q线的物理意义:
q线方程
从q线方程的推导可知, q线为经过两操作线交点的某一条直 线。(故,两条操作线的交点也是这三条直线的交点)
在x-y相图上,作对角线。
y
b
e
∆x = xn −1 − xn
c
∆x = xn −1 − xn
每个梯级的高度和宽 度,分别代表汽、液通过该 理论板时组成的变化。
xW
xn
xn −1
xD
图算法是对逐板计算法的模拟:
进料组成、进料 热状态、操作回 流比、分离程度 给定,则可确定 两条操作线和q线 的位置。 恒压时被分离混 合物系的汽液相 平衡数据已知, 则相平衡曲线可 作出。
xW
' xn
xF
x
xD
提馏段操作线上点的物理含义
两点联线即得提馏段操作线。 提馏段操作线的物理意义:提馏段操作线y=f(x)是一条直线,上面 的点代表相邻两板间汽液相浓度(x’n, y‘n+1)。对板式塔来说,不是直
线上任何一点都有意义。
(4)图算法求理论板数的步骤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变 量范围为[0,1]。
相平衡曲线上每个梯级的顶点代表一个平衡级(理 论板):纵横坐标表示离开该板的汽液相浓度。 故梯级总数即为所需理论板数。
y
总压恒定
进料板 d
a
(2)在xOy中画出相平衡曲线,并 作对角线。 (3)在xOy中依次画出精馏段操作 线、q线、提馏段操作线。 b (4)从a点开始,在精馏段操作线与 平衡线之间作直角梯级,当梯级 的垂线达到或越过d点时,则改在 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作直 角梯级,直至梯级的铅垂线达到 或跨过c点。
原料液 F,xF
L, xn −1
n
因为分凝器中发生部分冷凝, 起 到分离作用,故分凝器相当于一块 理论板。逐板计算法或图算法的第 一块板。
加料板
L ' , xn = x
' 1
六、 (设计型问题中)回流比的选择
在设计精馏塔时,在计算理论塔板数这一步,首先需要知道回 流比R。
那么,设计回流比R的大小是如何选择的?它的选择是基于哪 几方面的考虑?
e
要明白相平衡曲线以 及操作线上点的物理 含义
塔顶至塔底:液相浓度 逐板降低;
c
再沸器
塔底至塔顶:气相浓度 逐板升高(增浓)。
xW
xq x F
xD
梯级的高度和宽度的物理意义:
第n块板 第n-1块板 第n+1块板
y
yn yn +1
总压恒定
∆y = y n − y n +1
d
a
梯级的高度 梯级的宽度
∆y = y n − y n +1
两点联线即得精馏段操作线。
两板间汽液相浓度(xn,yn+1)。
xD
1
精馏段操作线上点的物理含义
精馏段操作线的物理意义:精馏段操作线y=f(x)是一条直线,上面的点代表相邻
但不是直线上任何一点都有意义。因为直线是连续变量构成,但板式精馏塔塔内的汽 液两相在塔板上逐级接触,进行热、质交换,在经过每一块塔板的过程中,组成x、y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