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3.现实期(从16-18岁之间开始)
这一阶段是人们正式的职业选择决策阶段。分为 三个小的阶段: (1)试探阶段,根据尝试期的结果,进行各种试 探活动,试探各种职业机会和可能的选择; (2)具体化阶段,根据试探阶段的经历做进一步 的选择,对一种职业目标有所专注,并努力推进 这一选择,进入具体化阶段; (3)特定化阶段。依据自我选择的目标,做具体 的就业准备。青年人为了特定的职业目的,进入 更高一级学校或接受专业训练。已有工作但不满 意者,想重新进修,再找工作,也属这个阶段。
5.自我处理(self processing),指检视自我并了解影响自我 的因素的能力。 6. 开 放 及 有 弹 性 的 见 解 ( openness and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指知觉并认识到不同的观点与可能的解释方 法,并能用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并接纳与自己看法不相符的观 点。 7.负责任(ability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指个人愿意接 受自己的决定或行为的结果,而不去计较一些未知的或不可 抗拒的阻碍等因素。 8.扮演新角色的能力 (ability to take on roles),指主动寻求 扮演新角色的机会,并能在新角色或新活动的情境中扩展个 人能力与行动的基础。 9.自我冒险的能力 (ability to take risks with self),其特殊 性在于当一个新的和适当的要求来临时,个人会不顾及“自 尊”地冒险进入。
5.职业生涯后期(55岁-退休) 任务:继续保持已有的职业成就,成为一名良师, 对他人承担责任,维护自尊,准备引退。
五、薛恩的职业周期理论
薛恩职业周Career Anchor 职业锚是在个人工作过程中依循着个人的 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搜索,所确 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 换言:职业锚就是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 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 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努力用功 勤于尝试
谈恋爱
工 作
3.确立阶段(Establishment Stage),属于选择、安置 阶段(25-44岁)。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该阶段又可以分为: 尝试期(25-30岁):对最初就业选定的职业和目标进行检 讨,如有问题则需要重新选择、变换职业工作。重点是寻 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 稳定期(31-44岁):最终确定稳定的职业目标,并致力于 实现这些目标。 ¤ 职业中期危机阶段:在30-40岁中的某一时期可能会发现 自己并没有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靠近或发现了新的目标,因 而需要重新评价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这时就处于一个转折期。
3. 组织阶段(约28-35岁) 尝试性地寻找好工作的职业变换行为停止,而要 从自己现在从事的职业中找出路了。 4.继续阶段(35-40岁左右) 维持阶段,这时的人真正地现实了。 5.危机阶段(40多岁) 人的体力开始衰退,期末,进入生理更年期。 这一阶段人的精神有进入危机的倾向,对取得的 一切,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以致对自己原所持的 价值观等统统产生怀疑。进而,人们在精神方面 还出现不同的分化:有的人觉得失败,有的人觉 得成功。
(四)职业锚的确定
寻找职业锚.doc 个人职业锚的确定.doc
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我的目标就是当总裁; 误区之二:能做好业务就能做好主管; 误区之三:成功的关键在于运气; 误区之四:依赖企业安排,等待上级提拔; 误区之五:只有加班工作,才会得到赏识; 误区之六: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误区之七:只有改正了缺点,才能得到升迁; 误区之八:因不喜欢一份工作而跳槽。
2.职业选择与调适是一个连续过程 职业选择与调适过程可以概括为探索阶 段和固定阶段两大阶段:
探索阶段,又分为空想、尝试和现实三个时 期。 固定阶段,又分为尝试、固定两个时期。
从更大的范围看,人的职业生活的成长、 探索、固定、维持、衰退各个阶段的总 和,即构成一连串的人生阶段。
3.职业发展过程具有可塑性
4.维持阶段(Maintenance Stage),属于升迁 和专精阶段(45-64岁)。
该阶段,劳动者长时间在某一职业上工作,在该 领域已具有一席之地,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 成名就”的境地,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只力求 保住这一位置,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重点是维持家庭和工作间的和谐关系,传承工作 经验,寻求接替人选。极少数人会冒险探索新领 域,寻求新的发展。
尝试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1)兴趣阶段(11-12岁),开始注意并培养其对 某些职业的兴趣; (2)能力阶段(13-14岁),开始以个人的能力为 核心,衡量并测验自己的能力,并将其表现在各 种相关的职业活动上; (3)价值观阶段(15-16岁),逐渐了解自己的职 业价值观,并能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以职业 的价值性选择职业; (4)综合阶段(17岁),将上述三个阶段进行综合 考虑,并综合相关的职业选择资料,以此来正确 了解和判定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1.金兹伯格职业发展理论; 2.萨帕职业发展理论; 3.利维古德生涯拟合理论; 4.薛恩职业周期理论; 5.薛恩的职业锚理论; 6.生涯认知发展理论; 7.人职匹配原理: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理论,匹配过程, 人格特性的划分,卡特尔的16种人格特性;人格类型—职业 类型匹配理论; 8.霍兰德人职匹配论:霍兰德人职六类型; 9.人职匹配测试:人职匹配的测试方法应用与结果对照。
个人与社会、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的折中、调 和,是人们把自身放入社会的职业角色的过程。 职业空想--职业选择、咨询商谈--工作初任等 的系列性演进过程; 一个人工作的满意程度,视个人的才能、兴趣、 人格特征和价值观能否找到对应的归宿,或者 说视上述各方面宣泄的适应程度而定。 职业性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指导而加以改 善。
理解职业锚的内涵,需注意: 1.职业锚产生于早期职业生涯阶段,以雇员习得的 工作经验为基础。 2.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 互作用与整合。 3.职业锚是不可能根据各种测试提前进行预测的。
4.职业锚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职业锚的类型
职业锚的类型.doc
(三)职业锚的作用
1.有助于识别个人的职业抱负模式和职 业成功标准; 2.能够促进雇员预期心理契约的发展, 有利于个人与组织稳固地相互接纳; 3.有助于增强个人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4.职业锚可为雇员中后期职业生涯发展 奠定基础。
职业锚是早期个人和工作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只有经过若干年的实际工作后才能被发现。 职业锚的核心内容: (1)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实 际成功为基础; (2)自身的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 试和自我诊断的机会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 (3)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雇佣组织和 工作环境的准则和价值观之间的实际遭遇为基础。
(二)萨帕的职业生涯阶段论
萨帕(Donald E. Super)(又译舒伯)把人 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5个主要的阶段。 1.成长阶段(Growth Stage),属于认知阶段 (0-14岁) 。
幻想期(4-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 因素,该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 兴趣期(11-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 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能力期(13-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 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六、生涯认知发展理论
涅菲卡门波(Knefelkamp)和斯列皮察(Slepitza) 认知项目:
1.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即指个人对职业生涯决定因 素的看法,由强调外在因素转变为以内在结构为核心的立场。 2.分析能力 (analysis),指个人从不同观点了解问题的能力的 提高。 3.综合能力(synthesis),指将事物中不同的成分整合在一 起的能力的提高。 4.语意结构(semantic structure),指个人在讲话或写作时, 会逐渐地从绝对性的语意结构,变为较有弹性及开放性的动 词及修饰词。
二、 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
(一)萨帕的职业生涯整体发展论 1.人是有差异的 人的才能、兴趣和人格各不相同; 人们因自己的上述特性而各自适应于若干种 职业; 各种职业均具有对于人的才能、兴趣和人格 要求的一套特定模式; 职业生涯模式的不同性质,是由人们不同的 家庭地位与经济状况、个人智力水平与人格特 征,以及个人的机遇所决定的。
任务:了解和学习组织纪律和规范,接受组织文化, 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和融入组织,以获取组织正 式成员资格;不断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为 未来职业生涯成功作好准备。
4.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之间)
任务: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努力工作,并力争有所成 就;这阶段还需要对早期职业生涯进行重新评估,以 便强化或改变自己的职业理想,重新选定职业。
在游戏中学习与探索
2.探索阶段(Exploration Stage),属于学习打基础阶段 (15-24岁)。 暂定期(15-17岁):个人在幻想 、议论和学业中开 始全面考虑意愿、兴趣、能力、价值观和社会就业机 会等,开始对未来职业进行尝试性和暂时性的选择; 过渡期(转变期,18-21岁):个人接受专门教育训 练和进入劳动市场、开始正式选择的时期,由一般性 的职业选择转变为特定目标的选择。这时个人着重考 虑现实,在现实和环境中寻求“自我”的实现; 试行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 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这个时期 进入似乎自己适合的职业,并考虑是否把它当作终生 职业。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任务:发展职业想象力,培养职业兴趣和能力,对职业进行 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需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2.进入组织阶段(18-25岁之间)
任务:以求职者的身份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在获取足量信 息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并在 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