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概述ppt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概述ppt

-
社会福利的定义及地位:
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政府和社会 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 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 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 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我国一般作狭义理解,通常有四种含义: A.公共福利事业(科教文卫体) B.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残、孤、独) C.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一定地区范围的) D.上述三种内容的综合
中国社会保 障制度体系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
贫困人口救助 自然灾害救助 孤寡病残救助
老年人福利 儿童福利 残疾人福利 医疗保健福利 住房福利等
国家抚恤 国家补助 退伍安置 退休安置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重大 变革: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 社会福利:老年人福利、参加人福利、儿童
福利等
-
社会救助 定义及地位
也称社会救济,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 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 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 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援助, 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 存权利的社会保障项目。
“社会保障体系中可以暂时没有社会福 利,甚至也可以暂时没有社会保险,但 不能没有社会救助,古今中外概莫如 此。”(原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
1. 1994年劳动法专章规定了 社会保险 2. 1994年《企业职工生育保 险试行办法》 3. 1995年建立老农保 4. 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 险试行办法》 5. 1997年建立统一的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6. 1998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 7. 1998年成立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初步理顺了社会保险 管理体制 8.1999年国务院发布《失业 保险条例》
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其他项目相比,社会 福利的内容是最复杂的。除社会救助、社会 保险、优抚安置的部分内容外,其他的社会 保障措施均可归入到其中。项目众多、体系 复杂。
最常见的分类: 1、公共(教育、卫生、住房、文化康乐) 福利 2、职工(劳动者)福利 3、弱势群体(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 残疾人)福利
-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 (2002-2012)
城乡统筹、全民 覆盖、全面发展时期
1.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一项重要指标。 2.2003年新农合 3.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 4. 2007年全面建立农村 最低保障制度 5. 2009年新农保 6.2011年城居保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2年把社会保障全 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8. 2013年更加公平可持 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特征: ➢风险分散机制 ➢基本生活需求保障 ➢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
经济稳定增长 ➢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 ➢方式: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
-
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① 税费制度&非税费制度:资金筹集方式 ②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体现了保障水平由低到高的变化 ➢ 社会救助: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
社会救助的对象 (1)“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
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扶 养人); (2)有一定生活来源,但收入水平低 于法定最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及家庭; (3)其他情况:如自然灾害、家庭变 故、法律案件等。
-
社会保险的定义
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 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 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 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 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 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 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 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
社会福利的形式
A.货币(价值)形式; B.服务(提供设施)形式; C.实物形式
社会福利区别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
A.保障对象更广泛,面向全体公民 B.免费、优惠提供服务、用品 C.资金来源更广泛:政府拨款、社会组织专
项基金、群众集资。
-
二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 由于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在社会成员基
本收入之外为其提供的利益,它在保障目 标上有自己特殊要求,是为提高社会成员 的生活质量而实施的社会保障项目,已超 越了维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层次。因此,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福利是一种层次 比较高的保障措施。
-
社会福利的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
目录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内容
1.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定义: 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制度也叫社会
保护制度,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 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为它的国民提供的安 全保障。(最广泛定义) 李珍: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 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各种原因 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 提供基本生活
涉及到一切可能使人们丧失收入的风险 因素,主要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 生育、残障、死亡社会保险等。
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制度的地位: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部分 表现在: A.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即人口中最多、最重 要的部分 B.承担的风险最多(劳动者生命周期内的所 有风险) C.所占用资金也是社会保障基金中最大部分
政府和 企业保障
制度模式
社会保障
职工保障
覆盖群体
城乡全体 居民保障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 (1982-1992)
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 (1992-2002)
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劳 动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社会保障各项制度 全面改革和创新时期
社会保障改革的立足点 主要是实现退休、待业 等费用的社会统筹。 1. 1984年开始在全民和 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退 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 2.1986年颁布《国营企 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 定》 3. 1991年发布《关于企 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 革的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