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教学反思感悟
最新的教学反思感悟范文
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李再湘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写就的《教师专业成长引导》一书,为推动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给好学的教师点燃了启明灯,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假期中有幸读到了李老师的这套丛书,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面对“教学反思”,我倍感头疼,要写的似乎很多,又觉得无从下手。
反思中发现了问题却又不及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反思”成了走过场,成了应付检查时“临时抱佛脚”的拼拼凑凑。
归根结底,没有明白反思的重要性,更没有把这个工作落实。
读了李老师关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这一章节,收获很大。
他在书中明确了教学反思的概念,强调了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内容,具体到三个步骤。
读完全篇,让人有“拨开云雾见晴空”的感觉。
教学反思不是想象中那么神秘,那么高深。
甚至我觉得反思应该成为一个老师一堂好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是课堂的延续,是经验的积累。
李老师在反思内容中提到了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这个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总在乎一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收集精彩。
而
同时我们忽略了很多细节。
课堂内,教师不经意的动作言语往往容易给学生造成无形的伤害,可教师自己还难以察觉。
也许一句用词欠妥当的批评或是一句嘲弄的玩笑话,都可能触动孩子敏感的心,打击他的自信,更大的恶果是兴趣的丧失。
我们经常说到赏识教育,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我想这些都应该落实在教育的每时每刻。
教育要“以人为本”,我们当老师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孩子偶尔的调皮或退步就对其失望,或者在批评人时口不择言。
另外我们要反思课堂内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要防止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进。
也就是说,课堂上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安排不同的`作业,优生加上几道“思维训练题”,让他们多多思考,增加思维的含量。
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
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李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了要反思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
确实,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先得储备好一桶水,否则岂不是误人子弟?曾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总认为凭借已有水平教小学是绰绰有余,于是忽略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殊不知,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内部进行着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改革,要求我们创造性地投入新课程的改革。
因此我们要反思自己内容教对了吗?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吗?自己的知识能够满足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吗?要预先想好学生可能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并要想好答案。
不要不懂装懂,或是搪塞学生“这是以后学习的内容”。
我想,一个优秀的老师,
必定以其渊博的学识成为其人格魅力的展示,俘虏学生的心,从而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看完李老师的着后感言,我更是对他多了一份敬佩。
“天道酬勤”,勤勉好学的他与数学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一直没有终止学习追求的步伐。
我想,这肯定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让他有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很多时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多了一份安逸,更多了一份惰性。
我们总抱怨备课的单调,工作的辛苦,而更多时候我们没有用心去享受工作的乐趣。
我认为心态很重要。
借用杨谰的一句话,别人问她家境那么好还这样辛苦工作是为什么,她说“有些人是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我是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
”人,一辈子总要有目标,有追求。
让自己的人生精彩而有意义。
李老师曾说,藐视困难,迎难而上,是通向成功的天梯。
人生总得有追求,而追求只有同事业联系在一起,才能给我们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李老师用他的执着追求和锐意进取换取了他事业上的系列辉煌。
与其相比,我感觉很惭愧,从教十五年了,虽说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但没有什么大的成绩。
很多时候,我总认为当老师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就行了。
却不料久不动连笔都会锈。
而且在教研教改的浪潮中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养、写作素养等等。
教师有涓涓源头的溪,教学才能左右逢源;教师有兼容并蓄的海,教学才能融会贯通。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建构终生学习的学习理念。
阅读面越广,心胸才会更开阔,做人就会更完整,吸取的营养才会更丰富。
韶华易逝,岁月轮回,青春不悔!李老师面对成绩“而今迈步从
头越”。
我当从他的经历中学会勤奋努力,学会坚持不懈。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个真正受学生爱戴、尊重的好老师!今天,我在别人的经历中感悟,明天我在自己的感悟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