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评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 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c=α +β y α 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 为边际消费倾 向 ;β 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c=α +β 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 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在总理论中的地位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揭示,使推翻萨伊定理有了 理论基础。
萨伊定律认为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即“供给会自行创 造其需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增减 不如收入增减之甚,从而打破了供给恒等于需求的教条 ,克服了理论观念上的障碍。承认市场调节会带来盲目 失衡,即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从而 为他的整个就业理论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同时,几乎所有解决需求不足,增加就业的办法都与消 费有关,由此也可见消费理论在其整体理论中的重要地 位。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缺陷
凯恩斯理论建立在主观的心理分析基础之上,而且逻辑也 较不严密。作为经济理论的支柱建立在心理分析基础之上 难以令人信服。 凯恩斯局限于总量分析,只看到收入影响消费的现象,而 不能进一步揭示影响消费的收入背后是收入的分配,进而 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所以,他不可能从根本 上揭示收入分配和消费的结构差异及其资本家和人”与“穷人”但也只是细枝末节。 由其理论得出的许多结论也是不合情理的。如战争、地震 之类都可解决失业问题等等。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这些 论断看上去“奇怪荒谬”,但在凯恩斯理论中则是顺理成 章的,由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斥之为不近人情,凯恩斯由 人之天性为基础,结果推出不合人情的结论,足以促使后 来者对其理论本身的反思了。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增 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 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 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 分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 倾向(MPC)。 公式: MPC=ΔC/Δy或 β=ΔC/Δy 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均 为极小时,上述公式可写 成: 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的定义:指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 在收入中的比率。 公式:APC=C/Y
小 萍组 成 李员 宝: 姣袁 刘爱 茹玲 林张 其洁 红梁 雨
评 述 凯 恩 斯 的 消 费 函 数
什么是消费函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 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 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 及收入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 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c=c(y)
2.通过边际消费倾向的揭示,建立了乘数理论,从 而为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奠定了基础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 其波动的幅度比收入的波动幅度较小,从而说明 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投资波动引起的。 *另外,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出致使乘数可以计算, 乘数:k =1/(1-边际消费倾向),这为进一 步分析增长周期理论提供了定量工具。
消费曲线
在图中,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C, 45°线上任一点表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 C=f(y)曲线是消费曲线,它与45°线相交 于E点,在此点上消费支出和收入相等。 E点左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E点右方,表 示消费小于收入。 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它和45°线的距离 越来越大,说明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该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就是占这一点相对应 的MPC,而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 斜率则是与之对应的APC,随着曲线的向右 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 MPC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 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APC也递减,但APC 始终大于MPC,并且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 增量的一部分,MPC总是大于零小于1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