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PPT讲稿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 在中性环境无活性,只在微酸性(pH值5.0)环境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为 半效杀菌剂。
❖ 口服迅速吸收,分布于各组织与体液,经肝代谢、尿排泄。
❖ 剂量:每日1.5g,分3次口服,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 偶见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胃肠不适及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用低剂量、 短程疗法,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 常用剂量: 成人每日300mg(或每日4~8mg/kg),一次口服;小儿每日5-
10mg/kg(每日不超过300mg)。
❖ 临床应用 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
一线药合用。单用时结核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单用3个月后痰菌耐药率 可达70%),如与其他抗结核药联用,则能延缓耐药性的发生,此药 能杀死细胞内外生长代谢旺盛和几乎静止的结核菌,是一个全效杀菌 剂。
Hale Waihona Puke 对氨水杨酸( PAS)❖ 抗菌机制与磺胺类相似:其抗菌作用可能在结核菌叶酸的合成过程中与 对氨苯甲酸(PABA)竞争,影响结核菌的代谢。
❖ 仅有弱抑菌作用,无杀菌作用,只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且抑菌能力低。 单用价值不大;不易产生耐药性,主要与异烟肼或链霉素合并使用以延 缓耐药性的产生和增强疗效。
❖ 吸收快,分布广,但不易入脑脊液及细胞内; ❖ 剂量为150~200mg/kg·日,每天总量不超过8g,分3~4次,饭后半小时
链霉素(streptomycin)
❖ 为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阻碍蛋白合成,能 干扰结核菌的酶活性。对细胞内的结核菌作用较少。
❖ 剂量:成人每日肌肉注射1g(50岁以上或肾功能减退者可用0.5~ 0.75g)。间歇疗法为每周2次,每次肌注射1g.妊娠妇女慎用。
❖ 为最早用于抗结核病的药物,单用毒性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但与其 他药物合用可减低用量从而使毒性反应发生率降低,并且减低耐药性 的发生。现仍作为一线药应用。
抗结核药物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文本规定抗结核药物(含复合剂)共11 种。
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乙 胺丁醇、利福喷汀、链霉素、丙硫异烟胺以及异烟肼利福平 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复合制剂。
抗结核病药分类
❖ 第一线抗结核药: - 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 - 特点:疗效好,毒性低 - 应用:能有效治疗大部分结核病人。
乙胺丁醇(ethambutol)
❖ 特点:毒性小,耐药性产生慢,安全性最好 ❖ 抗菌作用:
对繁殖期的结核杆菌作用较强、抑菌。 ❖ 应用:
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时,可延缓细菌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对链 霉素、 INH耐药的结核杆菌仍有效。细胞内/外均有抗菌作用。 ❖ 常用剂量:25mg/kg,每日1次口服,8周后改为15mg/kg,疗程6个月~1年。 ❖ 不良反应: 最严重的毒性反应-球后视神经炎,一旦停药多能恢复。治疗期间应定 期查视野和视力。
抑制结核杆菌DNA和细胞壁合成,并且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分 枝菌酸是结核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重要成分,其减少会使细菌丧失耐 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 体内过程 - 口服、注射均易吸收; - 组织穿透力强,分布广(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均有效,可渗入干酪化组 织及空洞中,在脑脊液、腹水、胸水中均有较高浓度) - 经乙酰化代谢失效: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 第二线抗结核药: - 药物:对氨水杨酸、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利福定等。 - 特点:或疗效较差、或毒性较大 - 应用: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产生抗药性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异烟肼(INH,isoniazid,又称雷米封 rimifon)
❖ 特点:高效、低毒、方便、价廉,仅对结核杆菌有效 ❖ 抗菌机制:
服,疗程一般为6个月。 ❖ 毒性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包括胃肠反应;肾损害;过敏;甲状腺
肿大。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
❖ 早期用药:尽早用药,此时细菌生长繁殖旺盛,代谢活跃,对药物敏感; 病灶供血丰富,药物也容易渗入发挥作用;同时患者身体抵抗力也强,及 早用药病变易控制,有利于治愈。
❖ 联合用药:一般使用2-4种药,主要是为了增强抗菌效果、延缓细菌耐药、 减少不良反应、交叉消灭耐药菌株
❖ 不良反应 - 本药常规剂量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加大剂量时偶见周围神经炎(与Vit
B6缺乏有关)、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兴奋或抑制) - 肝损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老人及慢代谢型者、嗜酒者多
见。 - 其他:变态反应、胃肠反应。
利福平 (rifampicin,RFP)
❖ 抗菌机制: 特异性地抑制细菌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阻碍RNA合成
❖ 坚持全疗程规律用药:也就是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用药量大非但造成 浪费,且易产生毒副反应;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抑菌、杀菌浓度,疗效不 好,还容易产生耐药性。肺结核用药分两个时期,一是开始,选用强有力 的药物无间断治疗,使症状尽快消失,痰菌转阴,病情明显好转,此期需 3-6个月,也叫强化阶段。二是根治,根据病情联合或单用一种药作彻底 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此期约需6-18个月,也叫巩固治疗阶段。
临床应用 ❖ 主要与其他结核病药合用,治疗各种结核病利福平对细胞内、外代谢旺
盛及偶尔繁殖的结核菌(A、B、C菌群)均有作用,常与异烟肼联合应 用。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刺激症状;少数病人可见肝脏损害而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有 肝病或与异烟册合用时较易发生;个别人出现乏力、头痛、头晕、嗜睡、 共济失调、视力模糊.
❖ 抗菌谱: 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可发挥杀菌作用。抗结核作用与异烟肼相
近,而较链霉素强。广谱(对G+、 G- 、某些病毒和沙眼衣原体也有 抑制作用)。
❖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 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 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 在肝代谢,可诱导肝药酶
一般用量: 10~15mg/kg·日,清晨空腹一次口服,疗程6~12个月。与异烟肼合用 时,剂量宜偏小,不超过10mg/kg·日。
主要在联合用药中应用(如四联),治疗各种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和重要器官的结 核感染。
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第8对颅神经损害,表现为眩晕、耳鸣、 耳聋、严重者应及时停药,肾功能严重减损者不宜使用。其他过敏反应 有皮疹、剥脱性皮炎、药物热等,过敏性休克较少见。其他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等虽亦有抗结核作用,但效果 均不及链霉素,不良反应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