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地球上的大气、选择题(2016 •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考试)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
读图,回答下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A .①强B .②弱C .③弱D .④强(2016 •山东济宁3月一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 “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下面甲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乙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
读图完成2〜4题。
甲乙2•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水量大,自净能力强B •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D •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3•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A .结冰期早,化冰期早B .结冰期早,化冰期晚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 D •结冰期晚,化冰期晚4•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一38C,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A •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 .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C .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D •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拟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图 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2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据此完成5~7题。
6.图2所示日期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A . 6: 00~7: 00B . 7: 30~8: 30C . 10: 00~11: 00D . 13: 00~14: 007.关于岳阳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岳阳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湖陆风使岳阳市昼夜温差减小 D .湖陆风使岳阳市降水减少(2016 •河南洛阳市高三期中测试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 物的增加有关。
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
在我国雾霾 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
据此回答 8~9题。
A .①B .②C .③D .④9.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 .果林园艺及乳畜业B .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C .钢铁及汽车制造业D .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t LOC■?■1 ・MWr■ 网1paL0(9i'八"*MH5. 图1所示时刻() A .①处为陆风 C .③处风力小于① B .②处更易形成降水 D .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下图所示天气状况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是()fl]囲2(2016 •湖南长沙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增强。
下图示意某锋面系统过境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甲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B •此时丁测站的风向为东南风C.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丙D •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乙11•关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纬度低气温高导致甲测站风速大B •摩擦力变化导致甲、乙两测站间风速变化C.天气系统过境时丙测站大风、增温、降水D •天气系统过境后丁测站气压降低二、非选择题12 . (2016 •四川成都调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 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______ T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等压面。
C......... U......... 岛蛀(町軒杵站空]可打怖新定面}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 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由此可总结出不同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你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大气受热过程(对接2015 •新课标I, 37)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 km ,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
下图示意青藏铁路片石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T____________________ 严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 弯曲,高压处等压面通风路基横断面。
据此完成 1~2题。
1 •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A .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 B .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对接2016 •江苏地理卷,5~6)下图示意某日亚洲部分地区天气状况。
读图完成4.对该日天气形势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A .西安(34 °N , 109 °)风力等于北京B .台北晴,偏北风C .首尔阴雨,西南风D .东京阴雨,偏东风5. 若图示天气状况保持稳定,北部各天气系统略有东移,则对次日天气推断可信的是 A .北京大风降温 B .我国东北地区天气晴好 C .香港大风降温D .东京日均温下降命题角度三:热力环流6.(对接2011全国卷,9~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 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C .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命题角度二:等压线与风D .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3~5 题。
3.这一天最有可能是 A . 10月12日 C . 12月31日 ()B . 9月 D . 521日 22日朋聘 一停川歧几九24城巾世当“均117亡拉萨位置图mm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推测拉萨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3)说明拉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地球上的大气答案一、选择题1~5. DBDCD 6~10 . CCABA11.B二、非选择题12.(1)如下图。
空气上升或下降气压差异水平运动(2)如下图所示。
C 一云一商社斗可址JW「・枚板(可向下;向上(3)B > A > D > C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高”低”相反(4)房间内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
创新导向题1~5. DBCBA6.( 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两点即可)(2)气温日较差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
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3)有利条件:海拔高,夏季凉爽;濒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
(答出(任答两点即可)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地球上的大气解析一、选择题1.解析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
因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较强,气温较高,所以霜下得也晚了。
④是大气逆辐射,D对。
诗人庆幸留下了干枯的荷叶,可以听到雨打荷叶的声音,与图示内容无关。
①是太阳辐射,②是云层的反射作用,③是地面辐射,对霜来的晚无影响,A、B、C 错。
2~4.解析.第2题,“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会使湖水变绿,影响湖水清澈透明程度。
第3题,贝加尔湖面积较大,热容量大,与周边(小块)水域相比,升温慢,降温慢,故其结冰期晚,化冰期也晚。
第 4 题,冰层起到“玻璃温室”的作用,使得冰层以下的水温较高。
5~7.解析第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风向从湖水面吹向陆地,是湖风,左图气流运动为逆时针方向。
②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③处风受摩擦力较小,风力大于①,④处盛行上升气流,所以D 正确。
第6 题,由于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湖风湿度较大且温度变化小,而陆风正好相反。
由图可直观看出二者转化时刻在10 : 00〜11: 00。
第7题,城市地面硬化,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将湿润的空气带入城市,使城市湿度加大,缩小城市昼夜温差,城市规模扩大,湖水位下降,湖陆间热力差异减弱,使湖陆风减弱,所以C 正确。
8~9.解析第8 题,注意材料中介绍“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
”①图在垂直方向约1 千米以下出现逆温现象,空气稳定,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第9 题,出现雾霾天气时,大气透明度差,空气质量不好,直接影响的是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0~11.解析第10 题,由图可知,该湖为太湖,从风速等值线图上判断出风从太湖西北岸至东南岸速度持续增强,最大风力在东南部甲处,由题干可知“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强所以甲处的风向是由西北部经过湖泊吹向东南部的,所以甲测站为西北风。
选 A 项。
同样道理丁处风向应为西北风,B 错;甲处是风力最大处,C、D 错。
第11 题,甲处风力较大是因为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大的缘故,摩擦力的大小,会产生风力大小的差异, A 错,B 对;由上题判断,该地吹的为西北风,故该锋面应为冷锋天气系统,而冷锋过境后一般会出现大风、降温、气压上升等现象,C 错;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丁处气压应该升高, D 项错。
此题选B 项。
二、非选择题12.解析本题通过实验现象总结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及相关知识。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地表冷热不均,因此要紧密结合冷热差异对气压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气压分布和变化规律而言,注意区分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变化及近地面与高空绝对气压值的差别。
创新导向题1解析第1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 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常用的冻土区防护措施。
”这一段文字材料告诉我们,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铁路路基是建筑在多年冻土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