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号位次座一第级年:八名姓年022-9 :1级0班2:校学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 120分值:100A.磅礴 páng逶迤wēi岷山míng毡子zhān....B.黔境 qi án皑皑ái呆滞zhì倾泻qǐng....C.呜咽 y è澎湃pài打颤chàn蜷缩quán....D.愠怒 yùn羡慕mù惩罚chéng逮捕dài....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万籁俱寂的夜晚,留守儿童李明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
....B.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C.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无精打采,应该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
....D.在同桌的循循善诱下,小明渐渐迷上了电脑游戏,到现在已难于自拔。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前提。
B.经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真的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C.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外面绿树发芽和翻新的泥土气息。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以及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阻力回国的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这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就是文章的线索。
B.《老山界》这篇小说采用了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D.《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
虽然这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仍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相同的爱国主义心声。
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玉女峰亭亭玉立,大王峰虎虎而蹲,晒布岩直挂而下,石色微红,寸草不生,壮观而耐看,天游是绝顶,一览众山,使人有出尘之想。
武夷山的好处是有山有水。
____________①现在是枯水期,水浅,竹筏与卵石相摩,格格有声。
②溪随山宛曲,水极清,溪底皆黑色大卵石。
③坐在筏上,左顾右盼,应接不暇。
④九曲溪是天造奇境。
A.①③ ④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④②①③6.默写(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8 分)( 1),大渡桥横铁索寒。
( 2),铁马冰河入梦来。
( 3),流水前波让后波。
( 4)商女不知亡国恨,。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7)请写出两句表达思乡的诗句:,。
7、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2分)例句: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8.综合性学习。
( 5 分)十月一日我们迎来了祖国66 周年大典,学校准备举办“歌唱祖国66 华诞”系列庆祝活动。
请你参与筹办部分活动。
( 1)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
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 2 分)我喜欢的书名:《》理由:( 2)晚会前,身为主持人的你,将提前准备好开场白。
你准备怎么写?( 3 分)三、阅读理解(共分 )(一)古诗阅读。
( 5 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句。
( 3 分)10.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武侯庙①(唐)杜甫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
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武侯庙》《春望》中,诗人都写到了“草木”,这样写有何相同的表达效果?( 2 分)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答:(二)名著阅读。
(7 分)12.鲁迅先生是我国现在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相信同学们一定阅读过不少他的作品,请完成下列问题。
( 1)《》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
( 2 分)( 2)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2 分)( 3)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3 分)B 、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 、学医太难(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3- 16 题。
(12 分)滴水之恩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
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
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
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
后来再也不赌了。
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
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
有删改)13.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3分)14.“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分)15.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16.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2分)四、写作( 40 分)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200600 6008001~5:DDABD6、金沙水拍云崖暖夜阑卧听风雨声芳林新叶催陈叶隔江犹唱后庭花留取丹心照汗青像春蚕在咀嚼桑叶略(扣题意便可)7、略(参考:无论是振奋人心的成功,还是令人灰心丧气的失败,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8、《献歌母亲的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山河岁月欢乐颂》: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二者都可,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开场白要求:称呼,问好 +点明主题,歌颂祖国 +表达祝愿(三点三分,语言不流畅扣一分,阅卷者自己把握)9、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两种理解都可。
10、表达诗人忧国思乡之情,对安宁和平生活的向往(答到忧国思乡便可给三分,只答忧国或思乡只给 1 分)11、都描绘出一个杂草丛生,林林苍苍的破败之境。
(意思相近便可)12、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也抒发了诗人不能实现远大抱负的抑郁之情。
13、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
解答时,综合文章的主线和作者的回忆对事件发生时间进行排序,概括作答。
(参考:运用插叙的手法,他赌输后流落到马山街头,我看见后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
几个月后我在晚归无车步行回家的路上恰好拦下了他的车,一起回马山。
在路上,他讲述饿了我几个月前帮助他的事件并表达了感激之情,但并未认出是我。
最后下车时我才知道他本不去马山,是专程送我回来的。
)1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能力,可以从故事情节和内容表达两个方面分析。
(参考:情节上,指出我无法坐车回家的处境,说明步行回家的原因,为后文我搭车埋下伏笔,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做出铺垫。
内容上:本文题为滴水之恩,老妇的热情善良,对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正与文章主题相符。
)15、与我相关的主要是两件事。
一是我几个月前看到他时,可以看出我是个乐于助人,对陌生人充满善意,热心助人的人。
二是后来我没有表明我的身份,说明我是个体贴细心,不求回报,不虚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