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前景预测与市场分析作者:陈孝俊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05期摘要: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国,也是中国水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经常受到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出口越来越困难。
为此,对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的形势、日本水产品的消费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中国与九大水产品出口国(地区)的水产品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的前景进行预测。
关键词:水产品;中国;日本;出口;预测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83-0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2010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国,也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2010年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额占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25.23%。
因此,分析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的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面临的形势分析本节将对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的面临的机遇、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的趋势,为下文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1.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面临的机遇。
(1)中国政府鼓励、支持对日水产品出口。
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水产品退税政策,鼓励、支持水产养殖、加工的发展。
为提高中国水产品质量,使水产品能够顺利通过日本的进口检验,中国专门组织人员系统研究了以“肯定列表制度”为代表的贸易壁垒设置,加强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工作。
(2)“中国制造”效应凸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商品就凭借低廉的价格优势走俏世界,“Made in China”在世界各地已深入人心。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制造”正逐渐成为中国商品行销海外的通行证[1]。
在日本,“中国制造”也影响深远。
中国优质价廉的水产品经常受到日本消费者的好评。
虽然2003年曾发生国中国对日本出口的鳗鱼“恩诺沙星”药检超标事情的夸大报道,但中国水产品在日本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并未受到太大损害。
(3)“破冰”为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提供了机遇。
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由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比较恶化。
这一时期,由于两国在经济上存在相互依赖性,出现了“政冷经热”的独特现象,中国与日本贸易数量和贸易额出现逐年攀升的现象[2]。
2006年,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之后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了“融冰之旅”。
从此,中日两国首脑的互访走上了正常轨道[3]。
尤其是胡锦涛与前首相福田康夫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该声明中双方确认在贸易领域广泛开展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
2.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的不利条件。
(1)水产品经营主体缺乏竞争力。
目前,中国水产组织主要以政府——渔民的两极结构为主,在政府和渔民之间缺少非政府组织、非垄断性的服务组织以及渔民自有组织[4]。
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的生产、加工企业多数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以作坊式手工加工为主,机械化程度比较低。
这造成水产品出口中初级加工品比重偏高,深度加工品比例较低。
(2)企业认证意识淡薄,认证能力低。
中国目前的5000多家水产加工企业中,出口企业为1840多家,其中只有500多家水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商检HACCP认证,更多的企业被挡在出口企业行列外。
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
(3)其他水产品出口国的竞争。
中国出口日本的传统水产品也受到了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威胁[5]。
虽然其价格高昂,但却会时常脱销,简直成为日本人的消费时尚。
国外水产品对日本市场的出口,不利于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整体水平的提高。
(4)日本消费者要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更加严格。
随着世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本消费者对于进口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消费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出口日本水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
二、日本水产品的消费趋势分析1.水产品将成为日本进口食物的主要来源。
日本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资源十分有限,每年需要进口相当数量的各种食物。
其主要食物的进口需求比重如表1所示。
日本虽然本身是一个渔业生产大国,也是世界著名的水产品消费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水产品。
2009年,日本从世界进口水产品的数量达到了216.92万吨,进口额也到达了129.44亿美元。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水产品在日本主要进口食物中一直位居第一的位置,虽然近年来逐渐呈下降趋势,但2010年在主要进口食物中的比重仍占27.38%。
2.日本进口水产品中初级水产品将占据重要地位。
水产品在日本食物构成中所占比重较高,消费者也比其他国家多许多。
作为一个渔业大国,日本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水产品。
图1列出了2000—2010年日本从世界进口的主要水产品的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日本出口额较大的水产品多是集中在日本进口额相对较小的品种上。
初级加工品(034、035、036)在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为49.5%,而同期初级加工品在日本水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2%。
这说明中国水产品的商品结构在日本市场的适应性不强。
因此,中国应积极调整水产品出口结构,满足日本市场的需要。
三、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对日本出口潜力预测1.引力模型简介。
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是战后研究国际贸易的学者们研究双边贸易量的重要工具。
它类似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的是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单项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 (1963)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6]。
引力模型的简化形式为:Eij=AXiYj /Dij (1)式(1)中,A为常数,Xi和Yj分别为两国或地区的经济规模,Eij为i国(或地区)从j 国(或地区)的进口额,Dij为两国或地区的距离或两国或地区的港口距离。
因为该模型是非线性的,所以对上式两端取自然对数,得到下面的线性形式:LnEij=β0+β1ln(XiYi)+β2lnDij+εij (2)式(2)中,β0、β1与β2为回归系数, εij为随机扰动项。
为了更好地解释贸易之间的流动情况,后续研究者把政策变量(如关税)、规模变量(比如GDP、人口等)、货币及价格变量(如共同货币、汇率)等各种可能对贸易产生影响的变量加入模型中,提高引力模型的解释力[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贸易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贸易集团之间的贸易潜力估计与测算。
除了分析易总量流动之外,引力模型还可以用于研究行业贸易之间的流动情况。
2.中国水产品引力模型的构建。
本文把传统的引力模型扩展到了行业贸易的层面,而行业贸易引力模型和国家总体贸易引力模型的方程是有所区别的。
国家引力模型的方程中,GDP 代表出口国(地区)总的出口能力与潜力,而行业贸易引力模型主要是研究出口国(地区)这一行业的供给能力,所以应该用行业GDP代替出口国(地区)GDP,这代表行业的供给能力和出口潜力[8]。
为此,我们构建了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LnMij=β0+β1lnproi+β2lngdpj+β3lnDij+β4APEC+εij (3)在式(3)中,令i为中国,Mij表示某时期中国(i)对进口国或地区(j)的水产品出口额;proi表示某时期中国(i)的渔业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的供给能力,proi 越大,Mij越大,因此预计β1为正;gdpj表示某时期进口国或地区(j)的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水产品进口国的进口需求能力,一国经济规模越大,潜在进口能力越大,因此预计β2为正;Dij表示中国(i)到进口国或地区(j)的距离,距离越远,文化、语言差异越大,运输成本也高,贸易成本也越大。
因为,运输成本与距离成正比,运输成本越大,贸易量越小,所以预计β3为负。
限于数据获取问题,本文的距离采用北京到贸易伙伴国(j)首都城市的直线距离;APEC(亚太经合组织)是中国较早加入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并以“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为主要宗旨和目标,它对推动亚太地区的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APEC也对中国水产品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APEC(下文用AD代替)作为虚拟变量,当水产品进口国或地区(j)与中国一样都是APEC的成员时去1,否则取0。
当两国都属于APEC成员国时,会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水产品出口值会增加,因此预计β4为正;εij为标准随机误差项。
本文的水产品引力模型中,用行业GDP(渔业生产总值)代替了出口国(地区)总的国民生产总值,加入了虚拟变量APEC(亚太经合组织),用是否是APEC成员衡量不同关税壁垒下的贸易量,这是模型的创新之处。
3.实证分析(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选取上述9个国家1994—200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
一方面,选取同一时间上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贸易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横向上对各国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选取不同时间上的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分析两个经济增长等因素等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国渔业生产总值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距离采用北京到贸易伙伴国首都城市的直线距离,根据网站 的距离测算器得出;APEC成员国情况来自APEC官方网站。
(2)结果分析。
把中国1994—2008年对其九大水产品出口国日本、美国、韩国、中国香港、德国、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的出口数据放在一起构成了本文的面板数据。
使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引力模型的多数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都和预期相符。
R2值为0.729,调整后的R2值未0.720,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F统计值表明该模型线性关系非常显著;变量pro、gdp、D、APEC的P值均小于0.05。
所以,从整体上说,本文的引力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这说明引力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变动问题有比较强的解释力。
中国对世界主要的水产品出口国的贸易关系,主要取决于各国的GDP、距离、是否APEC。
根据图2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引力模型:LnMij=-25.457+2.387lnproi+0.935lngdpj-0.00035lnDij+0.696APEC (4)从模型的回归结果的实际意义上看,中国水产品出口与中国渔业生产总值和水产品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正相关,与进口国家(地区)与大陆距离负相关;APEC(亚太经合组织)对其成员国的水产品贸易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