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全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2009年全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2009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667.9万吨,总额159.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和0.13%。其中出口量294.2万吨,同比下降0.6%,出口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进口量373.7万吨,进口额52.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8%和2.6%。贸易顺差5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亿美元。水产品出口额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395.9亿美元)的27%,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一、贸易方式

2009年国际水产品原料价格波动较大,部分国家以防止资源外流为由限制其原料水产品出口,同时,我来进料加工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低迷、消费需求下降。在压力下,我水产品来进料加工出口困难重重,出口量、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8.6%和4.0%,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较2007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出口形势总体好于上年,对虾、贝类、罗非鱼、鳗鱼、淡水小龙虾、大黄鱼和斑点叉尾鮰等名优养殖水产品仍是主要出口品种。鳗鱼、淡水小龙虾和大黄鱼出口形势较上年略有好转。贝类、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出口形势严峻,罗非鱼出口单价持续大幅下降,已经严重威胁到产业发展。海洋捕捞头足类产品、虾蟹类和冻鱼出口大幅增长,成为一般贸易出口的亮点。

表1:贸易方式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贸易方式 2009年 2008年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额% 同比%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一般贸易 195.9 69.2 188.8 66.6 3.9 4.1 64.7 1.9

来进料加工贸易 98.3 37.8 107.7 39.5 -8.6 -4.0 35.3 -1.9

表2:一般贸易主要出口品种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出口品种 占一般贸易出口额比例% 2009年 2008年 同比增减%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对虾 17.8 18.8 12.3 19.4 11.9 -3.5 3.5

贝类 12 22 8.3 26.5 9.7 -17.1 -14.9

罗非鱼 10.3 25.9 7.1 22.4 7.3 15.4 -3.2

鳗鱼 7.7 4.3 5.3 4.3 5.4 -0.8 -2.4

淡水小龙虾 2.3 2.3 1.6 2.4 1.5 -2.2 6.1

大黄鱼 2.1 4.8 1.45 4.4 1.4 10.4 2.7

斑点叉尾鮰 0.95 1.7 0.66 1.9 0.7 -11.5 -7.8

合计 53 79.8 36.7 81.3 37.9 -1.8 -3.2

二、出口大类 按照海关进出口税则大类统计,各出口大类变动较大。主要是由于2009年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初级加工水产品退税率由征13%退5%调整为征13%退13%;深加工产品由征17%退13%调整为征17%退15%,仍有两个百分点的税收。企业多采取调整产品报关种类的办法,因此2009年数据与往年数据可比性不强,难以反映加工方式的实际变化情况。

表3:出口大类对比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出口大类 数量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量% 金额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额%

制作或保藏的产品 73.9 -32.3 25.1 34.3 -30.4 32.1

初级冻鱼及鱼片 135.3 12.3 46 39.4 21.1 36.8

初级软体类 30.4 21.9 10.3 10 54.6 9.3

初级甲壳类 18.9 117.5 6.4 10.4 174.2 9.7

活鱼 12.9 -7.1 4.4 3.9 -19.6 3.6

干熏及盐渍鱼 5.6 -4.6 1.9 2.9 1.9 2.7

海藻及其制品 3 -21.9 1 1.2 -14.9 1.1

冰鲜鱼 4.3 -6.6 1.5 1.5 14.2 1.4

三、出口市场

主要出口市场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日美欧韩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占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为69.8%,比上年又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日本和韩国市场降幅最为明显。东盟和台湾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大幅增加。水产品市场集中度进一步降低,市场多元化步伐加快。

表4:主要出口市场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出口市场 数量 同比增减% 金额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额比重% 比重同比增减%

日本 56.4 -12.8 26.7 -3.6 25 -1.1

美国 49.9 2.5 20.3 0.6 19 0

欧盟 49.1 -0.9 17.5 -0.7 16.4 -0.4

韩国 42 -4.9 10.1 -7.9 9.4 -1

东盟 35.3 31.1 7.6 20.8 7.1 1.1

中国香港 12.6 1.8 7.3 13.8 6.8 0.7

中国台湾 7.6 10.2 3.8 89.6 3.55 1.67

俄罗斯 7.5 -24 2.9 -22.8 2.7 -0.8

四、出口省份

山东、广东、辽宁、福建、浙江、海南等沿海省份仍是我水产品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额之和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1.7%。其中福建凭借对台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31.3%,超过浙江成为第四大出口省份。江西和湖北作为最重要的内陆出口省份,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43.7%和32.2%。 表5:主要出口省份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沿海前6位 数量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量% 金额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额%

山东 92.2 -8.1 31.3 33.7 -3.5 31.5

广东 39.6 4.1 13.5 16.9 4.4 15.8

辽宁 49.9 -7.5 17 15.7 -2.4 14.7

福建 39.9 36.1 13.6 15.3 31.3 14.3

浙江 41.9 -5.9 14.2 12.8 -10.6 12

海南 11.2 2.2 3.8 3.6 -11.9 3.4

内陆前3位 数量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量% 金额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额%

湖北 2.3 19.4 0.78 1.3 32.2 1.2

江西 1.1 4.5 0.37 1.29 43.7 1.2

吉林 1 -11.7 0.34 0.5 -13.7 0.5

五、进口情况

2009年供国内食用水产品进口量114万吨,进口额17.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和1.8%,主要品种有鱿鱼、鳕鱼、鲑鱼、带鱼、鳙鲽鱼类以及其他未列明冻鱼等,继续为满足国内不同消费需求,丰富国内水产品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来进料加工原料进口量128.9万吨,进口额22.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4%和3.5%。俄罗斯、美国、东盟、挪威、日本、欧盟等是我国可食用水产品和来进料加工原料主要进口市场,其中从俄罗斯、东盟、欧盟和加拿大进口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从挪威进口大幅增加,从美国和日本进口有一定增长。鱼粉进口继2008年大幅增加后,2009年小幅下降,进口量 130.8万吨,进口额1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和6.9%,秘鲁和智利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鱼粉进口国,其中从智利进口增加,从秘鲁进口减少。

表6: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品种 占进口总额比例% 2009年 2008年 同比增减%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俄罗斯 23.6 75.9 12.4 78 13 -2.6 -4.2

秘鲁 14.9 85.7 7.86 99.9 9.9 -14.2 -20.5

美国 12.7 38.5 6.7 33.5 6.4 14.8 4.9

智利 9.9 41 5.2 29.7 4.1 37.6 27.4

东盟 7.2 28.1 3.8 33.8 3.9 -16.7 -1.6

挪威 5.3 14.8 2.8 8.8 1.9 69.7 47.8

日本 4.2 12 2.2 11.5 1.9 4.9 13.9

欧盟 3.8 13.3 2.0 20.4 3.2 -34.6 -36.3

加拿大 3 6.1 1.6 7.1 1.88 -13.9 -12.6

六、近三年水产品月度进出口额趋势比较 水产品月度出口额趋势图3.05.07.09.011.013.0123456789101112月份出口额(亿美元)2009年2008年2007年从水产品月度出口额趋势图可以看出,水产品出口的每次增长和下降无不和重大国际国内事件有着密切联系。2007年6月FDA宣布对我国产4种水产品实施“自动扣留”措施,随即,水产品出口额连续3个月下降。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重要出口品种大量冻死,同时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水产品出口连续两个月处于较低水平,之后随着生产的逐渐恢复和加工出口企业克服生产成本增加的能力不断增强,水产品出口逐步恢复,全年水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大关。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水产品出口也不例外,春节过后水产品出口订单锐减,据调研了解2月份山东和广东地区企业开工率不足50%,2月当月全国水产品出口额仅4.2亿美元,同比下降24.7%,出口额之少和降幅之大均为历史罕见。之后通过多方努力,年初以来水产品出口大幅下降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水产品出口在波动中出现积极变化,3月份开始企稳反弹,降幅有所收窄,9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水产品单月出口额分别达到10.45亿美元、10.5亿美元和12.4亿美元,连续三次刷新月度出口额新高。在前11个月水产品累计出口额负增长的情况下,最终实现全年水产品出口额正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