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1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
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
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
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已而果然。
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
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
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
成祖亦知其诬罔。
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
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
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
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
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
于是奸宄帖息。
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
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
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
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
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
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
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
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B.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C.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D.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且名与字必须意义相近,如李白,字太白。
B.进士指明清时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及第者之称。
及第者共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C. 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祖、太宗。
D. 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
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
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
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
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善俊字俊臣。
太宗七世孙。
父不衰,闽路兵马钤辖。
善俊初补承节郎。
绍兴二十七年登第。
换左承务郎,调南城丞,改昭信军,签判奇之,虞允文亦荐其有帅才,除干办诸司审计司。
知郴州,数奏称旨,留为太府寺丞。
寻摄帅、知庐州。
会岁早,江、渐饥,民麋至。
善俊括境内官田均给之,贷牛种,僦屋以居,死者为给楷,人至如归。
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又增筑学舍,新包拯祠,春秋祀之,人感其化。
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移知建州。
建州俗生子往往不举,善俊痛绳之、给金谷,捐已奉,以助其费。
再知庐州。
首言和好不可恃。
当高城浚池以为备。
以父忧去,服阙,起知鄂州。
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
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
僚属争言用度将不足,善俊日:吾将瘠己肥人,乃省燕游车骑鼓吹之费,郡计用饶,代输民役钱。
再知建洲。
岁饥,民趋富家发其廪,监司议调兵掩捕,善俊日:是趣乱也。
谕许自新,平米价,民乃定。
邑尉入盗十三人死罪,以希赏,善俊神其冤。
湖南帅。
郴、桂地绝远,守多非才,善俊谓宜精其选。
代输漳州经、总制钱,停醴陵渌水渡钱。
加秘阁修撰,移知镇江府。
丁母忧,终丧而卒,年六十四,善俊风仪秀整,论事有据。
孝宗时,日中有黑子,地屡震,每以饬边备为戒。
孝宗英武独运,缺相者累年,善俊极言相位不可无人,尤人所难言者。
(节选自《宋史,赵善俊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B.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C.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D.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 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谥号,从汉朝始,王朝第二代帝王谥号常常为太宗。
B. 登第,犹登科,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登算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 知庐州中的知指主管,即管理相关事务,这里强调担任庐州的行政长官。
D. 父忧是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俊历任多职,受到上司赏识。
他改任左承务郎,调任南城丞,改任昭信军,签判认为他不同寻常。
虞允文也推荐他有帅才,投干办诸可审计司。
B.善俊整治陋俗,造福建州百姓。
建州存在不良的风俗,百姓生子却常常不抚养,善俊对此严加惩处,并供给钱粮,捐献自己的俸禄来资助他们。
C.善俊了解下属,精选优秀人才。
他任湖南帅,郴州、桂州地方偏远,当地守臣多没有才干,善俊认为应当用精干的人选,他的提议得到朝廷批准。
D.善俊就事敢言,论及重要事务。
孝宗时,善俊常告诫加强边境防备,而面对朝廷多年不设宰相的情况,善俊极力进言相位不能缺,敢言人所不敢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何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
(2)民趋富家发其廪,监司议调兵掩捕,善俊日:是趣乱也。
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
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
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
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已而果然。
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
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
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
成祖亦知其诬罔。
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
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
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
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
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
于是奸宄帖息。
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
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
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
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
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
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
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
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B.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C.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D.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且名与字必须意义相近,如李白,字太白。
B.进士指明清时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及第者之称。
及第者共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C. 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祖、太宗。
D. 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
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
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
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
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答案】10.A 11.A 12.B13. (1)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2)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