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记住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验满方法及操作步骤。
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复习重难点】1、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及实际应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
3、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通常所说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 的_____反应。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是 、 、 ,缺一不可。
小提示:①.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②.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发热现象。
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也有热量的放出,只是不易察觉,如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③.燃烧并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灭火的原理 、 、 。
3.含碳有机物燃烧,当氧气量充足时生成 、 ,当氧气量不足时,生成 、 、 。
4. 和 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
5.爆炸的条件 、 ,不是所有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
【考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 、 、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______资源。
其中煤被称为 ,石油被称为 。
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_ 、 、 ,属于 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 变化。
【达标测试】1.下列灭火原理错误的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清除可燃物C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 .隔绝空气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 .高楼火灾逃生时,可用浸水的衣被、毛毯等遮裹全身。
可有效防止“引火烧身” H 2+Cl 2=====点燃2HCl 2Mg +CO 2=====点燃2MgO+C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2019•滨州模拟)生活中有人通过宽放飞机孔明灯(如图)祈福。
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介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 却不会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明灯升空是因为产生的气体温度,密度变小,小于空气密度B .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灯罩不是可燃物C .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 .放飞机孔明灯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易爆场地4.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铜片的作用是传递热量B .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C .铜片上红磷不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D .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5.(2019•泰安中考)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图a 图b 图c 图dA .图a 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 .图b 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 .图c 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 .由图d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6.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 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其反应原理是:32222KNO S 3C K S N 3CO +++↑+↑点燃,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B .该反应中没有氧气参加,不属于燃烧C .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热,体积急剧膨胀,引起爆炸D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7.(2019•东营)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B .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C .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D .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8. (2019·北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煤球 蜂窝煤—2 水—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9.(2018枣庄)“环境就是民生”。
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
我市正逐步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请回答:(1)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_________。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_________(填一种)。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0.“拔火罐”是一种中医疗法。
该疗法是在罐内壁涂抹酒精(C2H5OH),点燃后立即扣在有病灶的皮肤上,火罐就吸在皮肤上并使部分皮肤凸起,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罐能吸在皮肤上原因是(2)火罐中的酒精很快熄灭,原因是(3)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11.(1)图1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跟温度有关的实验现象是。
(2)通过图2中A、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
若B、C同样证明此条件,并且时间短、现象明显,可向烧杯C中加Na2CO3粉末和。
(3)课后,小明查阅资料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
其原因是12.最近各地频发的火灾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1)下列行为存在火灾安全隐患的是(填序号);A.在加油站使用明火B.在楼道里给电动车充电C.燃放“孔明灯” D.及时更换老化电线(2)住宅楼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A.若火势很大,可进入洗手间,紧闭房门,用毛巾、衣服等物将门缝堵死,泼水降温B.若火势很大,应躲在窗户或阳台处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C.若火势不大,以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楼道跑出D.住宅楼有电梯的,可乘电梯撤离(3)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或水扑救。
因为镁可与之反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固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金属镁着火时,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循环1.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达标测试】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考点四】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注意事项:一、药品:不能选择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CO2不纯。
不能选择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
不能选择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二、收集时:①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漏斗逸出);(分液漏斗则不需要)②导管刚好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③若用排气法,导管必须插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净空气)三、CO2的净化:用稀盐酸制取CO2时,在气体制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少量HCl气体。
在收集前应对CO2进行净化;除去CO2中的HCl,应用溶液,然后再用检验HCl是否除尽,最后用干燥,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气体。
并写出相关的两个方程式: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达标测试】1.(2019·泰安中考)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按实验要求组装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向反应容器中放入大理石块;⑤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②①③⑤3.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4.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5.(2018·威海中考)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O2和CO2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O2和CO2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O2和CO2 ,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6.(2015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 ①变红,③不变红 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B. ④变红,③变红 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①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CO CO 2H 2CO 3 CaCO 3 C(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A 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固体熟石灰制取氨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①中装有大理石,长颈漏斗中加入______(填写 试剂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可以选用装置B 或装置 C 作为发生装置,C 与B 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 用装置E 而不用装置D 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现有A ~E 五种常见物质,其中B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D 是固体单质,C 、D 、E 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