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方式。

二、知识梳理
1、物质循环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
从无机环境到,又从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实例——碳循环
(1).存在形式: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碳酸盐。

(2).循环形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的形式循环。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渠道是相同的即。

(4).物质循环的特点和具有全球性。

能量流动的特点、。

3、与社会联系——温室效应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度,与通过生物的
和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度大致相同。

(2).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的平衡,使大气中含量迅
速增加造成的。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不可分割。

能量的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等过程。

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不断
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三、预习自测
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特点是()
A.单向的B.逐级递减的C.往复循环的D.快速运动的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
A.碳酸B.碳酸盐C.二氧化碳D.碳水化合物
3.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不包括()
A.生产者的光合作用B.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C.分解者的呼吸作用D.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
4.下列不是温室效应形成原因的是()
A.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
C.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D.大气中的CO2含量过多【课内探究案】一、学习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的理解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________的驱动。

2、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_____,因此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可以在______与______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合作探究二】.碳循环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______和______,传递形式为______。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______与______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______。

* 一些化能合成生物也可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
【合作探究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要求:阅读P10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请讨论完成下表
三、当堂检测
1、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
2、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不可缺少是因为()
A.食物链中重要一环 B.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C.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D.与生产者、消费者都有关系
3、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
A.只有物质循环过程 B.只有能量利用过程
C.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利用过程 D.无法确定
4、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C
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固 D
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A B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B为。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

【课后延伸案】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
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A.化能自养生物 B.动物和微生物
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4.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中的残值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5.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
A.碳酸盐;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分解作用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的保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7.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俄复杂过程
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
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的过程
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过程
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状态的模式图,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运动的,然而,图中缺少了
一个重要的箭头,根据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所缺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是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循环。

⑶A、B、C、D各是什么生物?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
⑷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⑸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从同化方式看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从异化方式看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寄生细菌 B、腐生细菌 C、真菌D、硝化细菌E、自养型F、异养型 G、需氧型H、厌氧型
⑹写出①~⑥所示过程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答案
【课前预习案】
二、知识梳理
1、C H O N P S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2、(1)、CO2 (2)、CO2 (3)、食物链(网)(4)、循环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3、(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2)、CO2 CO2
4、、、功能固定、储存、转移载体动力
三、预习自测:1-4 C C A C
【课内探究案】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1、(1)生物圈(2)各种元素(3)二氧化碳或是含碳有机物(4)能量
2、生物圈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合作探究二】、1、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动物,植物的遗体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和水。

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3、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单向的
【合作探究三】
三、当堂检测 A B A 4、(1)C 生产者(2)二氧化碳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呼吸分
解(4)化石燃料二氧化碳(5)能量流动
【课后延伸案】
1-7:ACDCBBD
8、⑴由A到CO2的箭头⑵碳⑶绿色植物腐生细菌真菌等肉食动物植食动物⑷①带有全球性;
②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循环地流动。

⑸B C
F G H⑹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捕食⑤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⑥燃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