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浅析扬州民歌艺术特征讲课讲稿

最新浅析扬州民歌艺术特征讲课讲稿

浅析扬州民歌艺术特征摘要:扬州是中华戏曲、音乐文化的瑰宝,多年来流传于江苏扬州、泰州及其周边地区,源自当地百姓日常生活和劳作中的号子、小调和风俗歌曲等民间歌曲。

扬州民歌有别于江南吴侬软语的婉约、精致,而是具有“融汇南北,刚柔并济”的艺术特征和风格。

千百年来扬州民歌曲调优美、旋律动人,词曲流畅清晰、结构精巧,调式和调性也丰富自然、变化多端、别具一格,既展现了苏北平原的辽阔激扬,也渗透着江南水乡的钟灵秀美。

扬州民歌之于当地百姓,如百般似水柔情滋润着扬州人的心田,也让很多他乡异客流连忘返,心弦激荡。

本文以扬州民歌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与扬州民歌密切相关的因素,从扬州民歌所处的地域特征、扬州民歌的演唱特征和扬州民歌的文化价值三方面为切入点,探究扬州民歌的艺术特征。

寻找扬州民歌历经千百年经久不衰流传至今依然被传颂、吟唱的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扬州民歌,演唱形式,民族音乐,艺术特征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Yangzhoufolk songsAbstract:Yangzhou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music culture, popular in Jiangsu for many years in Yangzhou,Tai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the local daily life and work in the songs, songs and other folk songs and folk ditty. Yangzhou folk so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Jiangnan whisper graceful and delicate, but a blend of North and south,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style of the rigid and soft ". For thousands of years, Yangzhou folk song melody, touching melody, lyrics clear and smooth, delicate structure, mode and tonality also have a unique style, rich natural, be the most changeful, both show the vast Jiyang Subei plain, but also permeated with the Jiangnan beautiful Zhong Ling. Yangzhou folk songs from the local people, such as a variety of gentleness moistens Yangzhou people's heart, also let a lot of country land linger, heart stirring.This paper takes Yangzhou folk song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factors of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andcustom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Yangzhou folk songs, si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features, from the Yangzhou folk songs of Yangzhou folk songs and folk songs of Yangzhou cultural value three aspect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Yangzhou folk song inquiry. Looking for Yangzhou folk songs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enduring the spread is still being spread, the charm of singing.Key words: Yangzhou folk songs, singing form, folk music, artistic feature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4)引言: (6)1、扬州民歌的地域特征 (7)1.1扬州民歌发展环境 (7)1.2扬州方言的艺术色彩 (9)2、扬州民歌的演唱特征 (10)2.1演唱中衬词的运用 (11)2.1.1掌握好衬词的读音 (11)2.2.2掌握好不同衬词的语气词. 122.2演唱中的咬字行腔 (12)3、扬州民歌的文化价值 (13)3.1扬州民歌的文化背景 (13)3.2扬州民歌的文化地位 (14)4、扬州民歌的艺术特征 (15)4.1旋律流畅清晰、优美鲜明 (15)4.2结构精致紧凑、千姿百态 (16)4.3调式调性变化随心所欲 (16)4.4风格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16)结语 (17)参考文献 (17)致谢 (19)引言: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淮扬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代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出扬州民歌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扬州民歌起源到逐渐形成体系再到发展完善,历经千百年磨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地传唱度。

随着自身艺术形式的发展、融合,今天的扬州民歌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创新,受到世界文化的一致认同,一切的辉煌和成就都源自扬州民歌独特的地域成因和艺术特征。

1、扬州民歌的地域特征扬州处于长江三角洲扬子江北岸,历史悠久、景色优美,以此地为中心发展形成的淮扬文化艺术是中华艺术瑰宝。

扬州民歌受到江南民风习俗和语言文化的影响形成,特色鲜明、曲调别致,具有强烈的扬州地域文化特征,是淮扬文化、江南文化的代表。

1.1扬州民歌发展环境扬州古称广陵、江都,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河道综合、位置优越,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

扬州优越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当地的文化得到发展,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和文章锦绣之地,艺术文化也光彩夺目。

扬州民歌的曲调主要由号子和小调构成,号子节奏感强,是当地人民从事生产工作中所演唱的歌曲,其中高邮号子在扬州最具名气。

《数鸭蛋》是扬州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号子之一,曲子幽默生动。

《数鸭蛋》中模仿鸭子嘎嘎的叫声,充满了欢乐活泼的氛围,让人民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工作。

高邮号子是扬州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扬州地区的鸭、鱼、水、稻作等方面的元素进行了融合。

劳动号子有关于劳动的也有感叹劳动的艰辛生活反面的题材,真实的反应了当时扬州人民的生活现状以及风土人情。

扬州小调因其旋律优美、结构整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长久以来深受到淮阳地区人民的喜爱,古代淮扬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丰饶,扬州人生活富足安逸,性格温和谦逊,加之扬州地区气候温润,风景柔美秀丽,为扬州人民的性格也更加了一份细腻多情,因此扬州小调多是描写田园风貌、水乡春光以及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故事,更有许多词曲是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刻画,突显扬州地区风土人情。

其中,名曲《茉莉花》曲调优美流畅、唱词温柔美丽,为世人展现一幅扬州江南水乡的诗意画卷。

《茉莉花》作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走出国门,被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选用作为歌剧《图兰朵》主题音乐而享誉世界,这首民歌2003年被正式确定为扬州市歌,2008年又登上了北京奥运会的舞台。

现代扬州民歌中对爱情、劳作和风土人情的描写较多,特别是对爱情的歌颂在扬州民歌中得到充分体现。

号子和小调是扬州民歌的两大重要题材,充分体现了扬州地区特色,也印证了地域特征对扬州民歌发展的影响。

1.2扬州方言的艺术色彩扬州所处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方言区(或称下江官话区)。

扬州位于江苏中部,方言既有苏南方言的轻柔圆润,又带着苏北方言的干练豪爽。

南北方言的交汇,使得扬州方言独具特色。

扬州方言与扬州民歌柔美的旋律的完美结合,让扬州民歌大放异彩。

扬州方言极具个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n”与“l”不分:如“牛”,“刘”不分;“你”,“里”不分;“您”,“林”不分等;平仄不分:如“早”,“找”不分;“草”,“吵”不分;“湿”,“丝”不分等;扬州方言有许多的合音字,如“忙”是“马上”的合音,我忙来就是我马上来的意思;“供”就是“告诉”的合音,我供你就是我告诉你的意思等等。

扬州小调《茉莉花》中“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里的“白”字,以及“我有心采一朵戴”的“戴”字都需要使用扬州方言进行演唱。

再比如在演唱过程中运用口语都是扬州民歌的方言特色。

如扬州人民经常说的“姑老太”、“歇脚”、“伸懒腰”、“哪块”、“甩上天”等都具有显著的扬州地方特色。

《扬州号子》中的“缈窗捂在外,请问一声姑老太,哥哥上扬州奔哪块”就体现了扬州独具的本土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味道。

许多扬州民歌中的衬词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唱出衬词所具有的韵味,口腔应到位,如在听到“杨柳青子青儿虐”、“拔根芦柴花”时能够给人浓厚的扬州风韵。

扬州方言在扬州民歌中的运用是扬州民歌的点睛之笔;甜美而不酥麻,豪爽而不粗犷的扬州方言使得扬州民歌更加动人心扉。

2、扬州民歌的演唱特征扬州民歌在演唱时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将吴侬软语和淮扬方言中优美独特而方言发言融入扬州民歌,运用本地语言特色表现本地故事,是扬州民歌演唱中的最大特色。

2.1演唱中衬词的运用中国不同地域的民歌都会使用极具特色的“衬词”来为自己地区的民歌增添地域色彩,扬州民歌也不例外,所以在演唱扬州民歌的时候重要的不仅是扬州方言,衬词的演唱也是极具扬州地方色彩的,衬词演唱的不到位,扬州民歌情调和韵味也无法表达。

承载民歌的方言不同,民歌中的衬词也不同,不一样的歌曲、不一样的情绪,衬词的演唱方式也都不一样。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衬词的演唱了解:2.1.1掌握好衬词的读音衬词往往就是扬州民歌最有特色的部分,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过于拘谨,咬字偏向普通话,那便失去了民歌本身的韵味。

以扬州民歌《大哥大嫂子》中的衬词为例:“我上(的)扬(了)州(nia),买(了)头(的)油(nia)。

“nia”这个字唱的时候应该唱出俏皮、可爱的效果。

而不能唱得太笨重,那样就失去了这首民歌本该表达的情绪。

2.2.2掌握好不同衬词的语气词以扬州栽秧号子《唱的大家劲头来》为例:“叫(啊)我(的了)唱来(嗨)我(哇)就(的个)来(呀)”中的“啊”“嗨”“哇”“呀”这些语气词在演唱时就不能够全都用一种语气去演唱,否则只会让整首歌显得呆板,毫无生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