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认知发展与个别差异

10认知发展与个别差异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为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

具体地说,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学习准备:又称“准备状态”或“准备性”,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准备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把儿童不能独立完成但在他人的帮助指导下能完成的任务范围叫做最近发展区。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指由更有能力的个体提供的、旨在帮助儿童成功完成最近发展区任务的支持机制。

学习风格: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场独立性:一种认知方式,指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场依存性:一种认知方式,指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

内控性:一种学习风格,指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己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发展。

外控性:一种学习风格,指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些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自己的行为。

焦虑: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智力: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智商: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之分。

比率智商指被测验者通过智力测验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离差智商指将个体的测验得分与其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作比较,将其在该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作为智商。

多元智力: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七种相互独立的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人际关系智力。

同质分班:缩小个别差异的一种教学措施,指按能力或成绩高低分班。

二、填空 1.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2.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3.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认为,认知发展其实可归结为认知的发展。

4.凯斯认为,工作记忆能力由操作空间和短时储存空间组成。

5.维果茨基认为,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和语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6.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最初是威特金研究发现的。

7.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由反省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三种成分构成。

8.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大脑生长和_知识技能___有关的发展。

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_不可逆性___、_静止性___和单维性。

10.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__守恒概念__ 的形成。

11.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具备了以下思维能力:假设演绎思维、_抽象思维___思维和_系统思维___ 思维。

12.操作空间效率的提高可归因于_成熟___ 与_经验___ 两方面的因素。

13.根据奥苏伯尔同化论,小学生则可以通过__下位__ 学习掌握抽象的定义性概念,不过还需凭借__具体的实际经验__ 支持。

14.在小学阶段向学生言语讲授抽象概念是可行的,唯一必要条件是给学生提供__有关概念的例子__。

15.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 提出的。

16.与学习联系密切的个别差异一般分为⑴智力和已有知识,⑵_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___,⑶ _学习风格___三个方面。

17.学习风格包括_生理___、__心理__ 和_社会___三方面要素。

18.区分沉思型与冲动型学习者划分的标准是个体解决问题的_速度___和__准确性__ 。

19.内控性学习者与外控性控制者区分的依据是—控制源上的差异____ 。

20.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间呈____ 形关系,即____ 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1.对于场独立性者应培养其_综合___ 能力,而对于场依存性者则应培养其__分析__能力。

22.研究表明,IQ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_中等程度___ 相关,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相关系数_呈下降趋势___。

23.适应能力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包括__分校__,__同质分班__,_留级或跳级___,等。

24.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学习时,其原有知识水平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

这里的适应性有⑴_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___,⑵__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__两方面含义。

25.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__成熟__和_学习___。

26.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_具体实际经验___的支持,唯一必要条件是_学生已掌握构成新学习概念或原理的概念___。

答案三、选择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2.根据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下述论断错误的是。

(1)小学生不会使用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2)在复述故事时,年幼儿童比年长的儿童更善于添枝加叶;(3)教给儿童一些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其认知发展;(4)幼儿园儿童还不会使用精加工策略。

3.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1)教师给学生做示范;(2)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3)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4)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4)有意义学习。

5.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1)按IQ分数分班可以较好地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2)目前流行的智力测验测量的大都是受先天因素决定的智力;(3)由于智商呈常态分布,因而在一个班级中,至少2%的学生的智商在130以上;(4)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IQ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呈下降趋势。

6.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向学前儿童传授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是。

(1)言语讲解;(2)行为示范;(3)有指导的发现;(4)独立发现。

7.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1)最新获得的能力;(2)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3)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4)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8.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1)数学;(2)历史学;(3)教育学;(4)心理学。

9.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1)发展认知结构说;(2)习得三类知识;(3)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4)认识发生论。

10.如果某学生在从事新学习时已具备了准备状态,这就意味着。

(1)他原有知识水平适合新学习;(2)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合新学习;(3)他的学习在时间、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合理;(4)上述论断都对。

11.下列思维特征中,大多数小学生尚不具备的特征是。

(1)多维性;(2)系统性;(3)可逆性;(4)动态性。

12.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1)不可改变的;(2)可以跳跃的;(3)因人而异的;(4)可人为改变的。

13.根据信息发展的认知加工理论,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

(1)工作记忆容量增大;(2)操作空间效率提高;(3)短时贮存空间增大;(4)工作记忆能力整体提高。

14.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1)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2)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3)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4)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15.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向学前儿童传授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是。

(1)言语讲解;(2)行为示范;(3)有指导的发现;(4)独立发现。

16.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1)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2)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3)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4)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7.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1)错误少;(2)反思速度慢;(3)深思熟虑;(4)权衡多种解决方案。

18.外控者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

(1)运气;(2)努力;(3)能力;(4)勤奋。

19.内控者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

(1)能力不足;(2)材料太难;(3)运气太差;(4)教师太差。

2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1)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2)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3)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4)以上都对。

答案四、研究与设计 1.深入中小学的某个班级,调查学生是否存在不同的学习风格。

若有,请列出不同学习风格的种种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制定有利于其发展的教学对策。

2.运用修订的S—B量表或韦克斯勒量表对若干名儿童进行智力测量,分析他们的IQ分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3.说明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的概念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的联系。

4.学校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的智商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改变,桑代克也证明,不同学科的学习对智商没有显著影响。

你怎么解释这两种智力理论之间的矛盾?5.如何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答案五、判断 1.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不同于教材知识准备,前者是学习与成熟的结果,后者主要是学校教学的结果。

√2.小学生和中学生都要学习平面几何中的许多相同概念,但学习的要求和教学的方式显著不同,这是由儿童的IQ显著不同决定的。

×3.是否具可逆性是具体运算思维同形式运算思维的根本区别。

×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凯斯的观点,工作记忆能力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短时贮存空间的扩大。

×6.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处于形式运算水平,在人文学科中同样会处于相同水平。

×7.学生的学习风格会影响学习的质和量。

×8.学生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也属于学习风格的范畴。

×9.凡是反应速度快的学生都是属于冲动型学习者。

×10.学生在学习中因控制点性质不同,他们对自己成败的归因也不同。

11.对能力一般的儿童而言,高焦虑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