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_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这几个空。

合作探究
〈过渡语〉带着学习目标和已有的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第一个内容: 一、洋流 【情景与问题】
思考:洋流是如何分类的?
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转折〉:如何判断寒暖流?
PPT 展示“等温线”图片:
思考:下图中洋流是哪个半球的寒暖流?
〈小结〉根据等温线判断寒暖流
第一步:以温定球
(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第二步:“凸向即流向”
(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练一练:
〈转折〉: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有风必有浪。

洋流的主要动力就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二、洋流的形成
PPT 展示“全球风带模式图”和“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图片
【情景与问题】
思考:图中1.2洋流是如何形成的?3.4洋流又是如何形成的? 总结: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
学生回答 展示答案 同桌合作
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其他组补充完善
读图分析、 组织答案
独立思考
流动,这样的洋流就是被称为风海流。

讲解:由于风海流,使得流出的海域水位变低,流入的海域水位变高。

如图中南北赤道暖流使得大洋东岸水位变低,大洋西岸水位变高,就在赤道上形成了自西向东的补偿流,即赤道逆流。

其他的海域同样也会出现类似的补偿流。

另外,秘鲁沿岸海区的补偿流还存在上升流。

还有一种为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海水流动,如图中。

〈转折〉:那么全球性的洋流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内容,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独立思考洋流分布规律。

三、洋流分布规律
PPT展示“全球洋流分布图”图片
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印度洋(北半球)、大西洋、太平洋)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西洋、太平洋)
3.南纬40度海域为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总结:全球性的洋流分布近似一个无理分数。

注意书写顺序是洋流的流向。

注意,还有一个特殊的海域,北印度洋海区,在冬夏季风的吹拂下,形成季风洋流。

PPT展示“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图片
练习:同学们拿出草稿本,画出大西洋和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独立思考看图总结上黑板画图
〈转折〉:2016年圣诞,老师的一个在美国的朋友开启了前往英国
伦敦的欧洲之旅,一路上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引发了她的
思考。

四、洋流的地理意义
【情景与问题】
1.纽约往返伦敦的航程,为什么去程更节省时间?
2.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会在此突遇冰山撞击?
3.请评价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4.圣约翰斯与伦敦纬度相当,请分析伦敦最冷月均温高于圣约
翰斯的原因?
5.请分析北海渔场的成因?
小结:1.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生物: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容易形成大渔场
3.对航运:顺流航行加快航速,形成海雾和带来浮冰
4.对海洋环境:利:加快污染物净化;弊:扩大污染面积
<练一练>
【2013•全国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
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S市附近海域夏季
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分组讨论
课堂总结1.洋流的概念、分类
2. 洋流的分布规律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起总结
当堂达标下图为某岛屿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为()
A.暖流、西南流向东北
B.寒流、西南流向东北
C.暖流、东北流向西南
D.寒流、东北流向西南
2.甲城市1月和7月均温分别为()
A.-19.2℃、22.8℃
B.-13.6℃、20.6℃
C.-14.2℃、16.0℃
D.5.1℃、15.0℃
(2017届湖南联考)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C.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4.与图中甲海岸相比,乙
海岸()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2017届扬州调研)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
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这个洋流对沿岸气候和
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洋流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6.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冬暖夏凉
D.温和多雨
7.该海域存在一个大型渔场,
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
A.东南信风B.东北信风C.西风D.极地东风
自主完成
课后作业完成市编学案本节的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质疑与反思今天我学到了哪些?还有什么疑惑
一、学情分析
1.学生总体水平不高,基础知识较差。

2.有的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毅力仍然不足,部分学生比较懒惰,没能做到及时复习巩固。

3.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意识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部分学生没能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4.部分学生还存在偏科现象,不够重视地理的学习,认为它是副科,只要在考试时背背就行了。

二、对策建议
1.低重心教学,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2.精心制作每课的导学案,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抓头,问题探究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奥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

地理学科中有些看似浅显明白的问题,但是学生不一定理解,比如什么是洋流,如果让学生说实质,学生一定会说出来。

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分解的办法,让学生在分析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归纳的能力。

课后跟学生沟通,学生对这种处理方式也比较认同,效果比较好。

地理学科难免有些抽象,有些问题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我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观看视频及相关图片融入其中的方式来处理洋流的成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体会更深刻一些;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所以这样的处理方式比单纯的讲或者让学生看视频的方式,效果要好很多。

学完本课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小结,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整体意识,综合思维,这样在回答主观题时不容易遗漏知识点。

通过小结环节,很明显地看出: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比较好,能从萌芽、发展、成熟、丰富等角度综合认识,学习思路是比较清晰的,学生比较认同,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这节课比较圆满的完成了三维目标,学习效果很好。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是鲁教版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第2课。

本节内容涉及到地理课程标准的两项要求:1.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程首先介绍了洋流的概念及按水温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然后“知识窗”介绍了洋流的成因。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地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教材结合大气运动、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详述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对这部分知识教材还提供了“活动”题加以巩固,并引导学生读图2-3-6和图2-3-7加深理解。

最后教材从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影响沿岸地区的气候;对海洋生物分布(渔场)的影响;以及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了洋流的地理意义。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评测练习
下图为某岛屿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为( )
A.暖流、西南流向东北
B.寒流、西南流向东北
C.暖流、东北流向西南
D.寒流、东北流向西南
2.甲城市1月和7月均温分别为( )
A.-19.2℃、22.8℃
B.-13.6℃、20.6℃
C.-14.2℃、16.0℃
D.5.1℃、15.0℃
(2017届湖南联考)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C.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4.与图中甲海岸相比,乙海岸
( )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2017届扬州调研)下图为世界某海
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