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杨会生2012-1-41、什么是腰椎结核?腰椎结核俗称“龟背炎”,从中医方面讲属于骨痨,从西医角度讲就是结核杆菌侵蚀腰椎椎体及附件形成一系列全身中毒反应,有的伴有肺结核。
近些年腰椎结核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其中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椎板、棘突、关节突和横突结核极少见。
2、腰椎结核发病原因?近些年腰椎结核发病率为什么会出现增高趋势?1、脊柱为躯干的支柱,而腰椎负荷大,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劳损的机会多;2、腰椎椎体上附着的肌肉少,抗菌力低,3、腰椎椎体内松质骨多,血窦宽,血流缓慢,菌栓易于附着。
4、椎体供血动脉多为终末动脉,一旦血液内含有结核菌栓,将直接注入椎体骨内。
5、结核病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患者和免疫系统缺陷患者的增多而增多6、由于抗结核药物应用不规范,结核菌对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
这些原因导致近些年腰椎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3、腰椎结核有哪些临床表现?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
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可出现放射痛。
全身症状:早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亦可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午后低烧,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慢性消耗性表现。
局部症状: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
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可出现放射痛。
腰椎活动受限:腰部生理弯曲消失,椎旁肌肉保护性痉挛,使腰部处于高度保护状态,限制脊椎活动而减轻疼痛,这是腰椎结核早期出现的明显体征之一。
从地上拾物时,尽量屈髋屈膝直腰下蹲,而避免弯腰取物,即拾物试验阳性。
俯卧位脊柱后伸试验亦为阳性。
脊柱畸形: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椎体破坏塌陷与变形,导致腰椎明显后突畸形,侧突畸形极少见。
隆起处多伴有明显之压痛及叩击痛。
寒性脓肿:寒性脓肿对于腰椎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髂窝、腰三角、大腿根部可发现脓肿。
脊髓神经受压征象:有一部分患者因病灶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疼痛麻木无力而就诊。
查体有躯体感觉、运动障碍。
晚期可有痉挛性瘫痪或弛缓性瘫痪,出现病理反射。
4、腰椎结核在临床上是根据什么诊断的?腰椎结核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如刚才我们所说的疼痛、脊柱畸形、肌肉痉挛、姿势异常、运动受限及寒性脓肿(可穿刺取液培养),再加上X线片、CT、MRI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可以确诊,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血常规示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细胞分类正常或者增高,在合并混合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升高。
血沉在活动期升高明显,静止及治愈期逐渐下降至正常,如再次升高说明有复发的可能,无特异性。
同时需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肿瘤、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症等相鉴别。
5、腰椎结核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肿瘤、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症怎么鉴别?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男性,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咳嗽时痛加重。
检查可见腰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是患者血沉和体温均正常。
腰椎4~5或腰椎5骶1结核后侧病变常与混淆。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腰骶部晨僵感明显,HLA-B27阳性,无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
X线可见骶髂关节破坏改变。
腰椎肿瘤:可分为原发和转移两大类1.原发常见30岁以下病人,常见良性的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血管瘤、恶性的有淋巴瘤、脊索瘤、尤文肉瘤等。
2.转移癌多见于50岁左右病人,常见的有肺癌、乳癌、肾癌、肝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到椎体或附件,神经母细胞瘤则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
6、腰椎结核该怎么治疗?腰椎结核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及局部制动。
局部制动包括:石膏背心或者石膏腰围或者大小合适的支具。
非手术治疗腰椎结核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用合理的化疗方案治疗和局部制动基本可治愈。
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对于结核病的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标准化疗方案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INH十RFP+EMB+PT)联合应用,强化治疗3个月后停用吡嗪酰胺,继续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15-21个月,总疗程18-24个月。
无论制定何种化疗方案务必坚持个体化。
值得强调的是腰椎结核的药物治疗必须全程足量口服抗结核药物。
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腰椎结核的根本治疗方法,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合理、规律、系统、联合、长期抗结核化疗也是腰椎结核手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术后疗效的必要条件。
手术治疗包括:1、病灶清除后植骨:适用于那些无畸形,病灶清除后椎体缺损小于1/3,脊柱稳定性未受影响的病例。
2、病灶清除后植骨并安装内固定:适用于那些有畸形,病灶清除后椎体缺损大于1/3,脊柱稳定性明显受影响的病例。
7、什么情况下的腰椎结核可以不用手术治疗?什么情况下的腰椎结核必须手术治疗?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保守治疗与手治疗各自适应症的问题。
保守治疗适应症:1、早期病变,范围较局限,椎体破坏不严重,仅有表面轻微破坏。
2、无局部畸形、神经压迫及死骨、窦道形成。
对于具备以上条件的患者可考虑行单纯的药物治疗,如合并有脓肿形成,可在CT导引下行脓肿置管引流、冲洗、注药,但每月除了常规的项目复查外必须复查病变部位CT,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如局部病变恶化,超出了上述条件应及时改变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适应症:1、椎体破坏严重,脊柱稳定性受影响。
2、局部畸形、神经压迫。
8、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要注意什么?1、术后必须坚持1年的规则抗结核药物治疗。
2、定期每月复查,持续1年以上。
3、术后2周可佩带保护支具下床活动(截瘫患者视恢复情况而定),逐步恢复至生活自理,1年后可逐步行轻体力劳动。
4、避免重体力劳动。
9、腰椎结核饮食有什么禁忌吗?腰椎结核患者多有食欲减退、身体消瘦、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应积极补充营养,给予可口、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
营养状况较差的可补给鱼肝油,维生素B、C等。
贫血的可给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应常吃以下四种食物:高热能:应尽量进食糖类,这样既能补充热能又可节约蛋白质。
高蛋白:优质蛋白质如肉食、水产品、蛋、乳及大豆制品应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50%以上。
患者应多食牛奶及奶制品,因为牛奶中含酪蛋白和钙多,且质量好,吸收率高,更有益于结核病灶的钙化和愈合。
高维生素:结核病患者应重点补充维生素A、B、C、D。
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维生素C有利于病灶的愈合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B可加快人体的代谢过程,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维生素B6还能对抗由于使用异烟肼治疗而引起的副作用。
在我国的膳食中,新鲜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摄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乳、蛋、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A; 酵母、花生、豆类、瘦肉等富含维生素B6。
因此,骨结核患者应多吃上述食物。
此外,该病患者应经常进行日光浴,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
必要时骨结核患者可服用复合维生素。
高膳食纤维和水: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可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毒素被肠胃吸收。
因此,骨结核病患者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及粗粮,多饮水。
四忌:1.忌烟酒吸烟会增加对呼吸道的刺激,易导致或加剧咳嗽;饮酒能使血管扩张,加重患者咳嗽、气喘、咯血等症状。
因此,骨结核患者必须戒烟忌酒。
2.忌吃海产品如无鳞鱼无鳞鱼包括金枪鱼、鲐鲅鱼、马条鱼、竹荚鱼、鱿鱼、沙丁鱼等。
这些鱼中的组织胺含量很高,而异烟肼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两者若同时食用,会因人体内缺少大量有效的单胺氧化酶而使组织胺氧化,从而造成组织胺大量蓄积,以致引起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荨麻疹样皮疹、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会使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3.忌食含乳糖的食品乳糖能完全阻碍人体对异烟肼的吸收,使之不能发挥药效。
4.忌食牛奶服用利福平时喝牛奶会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从而使药效降低。
注意事项严重贫血的患者可间断输血,每周1~2次,每次100~200ml。
肝功能不好的需进行保肝治疗。
合并感染的可给广谱抗生素,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给敏感药物。
对截瘫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褥疮,并防止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为了缓解、防止增加畸形,避免病变扩散,减少体力消耗,及时使患者休息,患部制动非常重要。
患者全身状况好坏与病灶好转或恶化有密切关系。
休息和营养作为改善全身情况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治疗腰椎结核所不可缺少的。
休息使机体代谢作用降低,消耗减少,体温下降,体重增加,有利于体力恢复。
因此,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同时改善营养状况也很重要。
10、护理骨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在患病期间往往有较重的心理负担,所以病人家属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饮食、心理等日常护理方面一定要细心而周全.医护人员及家属在日常护理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督促结核病人到结核病专业机构接受正规治疗,避免乱医和不规则治疗,以减少多余的经济负担和因不规则治疗产生的耐药性。
要陪同病人就诊,聆听医生医嘱,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
要鼓励、关怀病人,增强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结核病一定能治愈的信心。
要牢记病人服药规律,提醒、督促、帮助病人按时、全程、规则服药。
要督促、帮助病人养成不随意对人咳嗽、不对人打喷嚏、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吐痰入盂,盂内加入漂白粉或“84”等消毒药水。
要劝告活动期病人暂不结婚、怀孕或喂奶,不接吻。
要加强病人营养,食用高蛋白、高糖、高脂饮食。
病人服药不用牛奶、糖水送服。
要做到一人得病,全家体检,重视预防,杜绝传染。
要将病人餐具用开水煮沸后单独存放,病人衣物、被褥经常暴晒。
病人与家属不同枕共眠。
要购置紫外线灯,掌握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消毒病人居住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