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第30卷第4期 外语教学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July.2009Vol.30No.4汉英旅游翻译的可接受性研究杨红英,黄文英(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 要:对汉英旅游翻译的可接受性研究是促进旅游翻译和提高旅游翻译价值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基于对67位来华外国游客的访谈和作者所做的实地观察,发现和总结了汉英旅游翻译中阻碍游客正常理解所接受信息的四个方面,包括导游人员的不正确发音、导游解说中不适宜的选词和表述方式、旅游景点的标识误读和误译、文化差异现象等。
文章结合翻译可接受性理论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提高旅游翻译可接受性的四点注意事项:使用可为游客接受的语言、合理填补文化背景空缺、重视景点标识语翻译、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游客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差异等。
关键词:汉英旅游翻译;可接受性;外国游客;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9)0420104205Abstract:The study on the accep t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 on of t ouris m language fr om Chines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 o in2 crease the value of translated t ouris m language in China.Based on the intervie w and observati on of67internati onal t ourists in China,this research ai m s t o find what p revents internati onal t ourists fr om better comp rehending the inf or mati on p r ovided during their visit in China.Four gr oup s of i m pedi m ents have been f ound during the research including the difficult p r onunciati on of t our guides,inapp r op riate dicti on and exp ressi on in t our commentaries and written materials,confusing and wr ongly2translated signage at t ourist sites and unaccep table translati on ste mmed fr om cultural differences.The discovered phenomena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with the hel p of translati on theory of accep tability.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f our methods could be e mp l oyed t o increase the accep t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 on of t ouris m language including the use of correct language,compensati on of cul2 ture backgr ound,attaching i m portance t o the quality of signage,and increasing the a 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value syste m s and different life styles.Key words:C2E translati on of t ouris m language;accep tability;internati onal t ourist;cultural difference1.引言旅游业涉及到众多的行业部门,连接着各国文化与传统,创造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根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统计,仅在2007年1-8月,中国就接待国际游客2739万人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07),由此可见旅游信息和文本的受众之广。
这些游客大多数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普通旅游者,他们所接触到的有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基本信息都是用英语来表述的。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英语旅游翻译研究的价值远远大于其他语种。
国际上,对旅游行业语言的研究开始于英国学者Graham Dann(1996),他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业语言的特殊性。
目前在发达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对旅游文本和旅游解说语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与业界的重视。
对于旅游语言翻译的研究在国内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浙江大学陈刚(2004)教授最早全方位对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进行了研究,他的专著《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是国内第一本有关旅游翻译的论著;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金惠康(2006)教授也于2006年发表了“跨文化旅游翻译”等有关学术论文;《中国翻译》、《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也有多篇相关研究论文面世。
这些研究为旅游翻译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到目前为止,从功能翻译可接受性角度研究旅游翻译的还不多见。
2.翻译的可接受性与汉英旅游翻译传统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强调以源语文本为基准,为源语文本服务。
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倡以目标语、目标文化为基准,其翻译服务于目标语文化。
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Nord2001)。
这一交际过程通过传递译文文本的信息以达到和译文接受者交际的目的。
这是一个涉及到雇主、发起人、文本作者、文本、译者、译本、译文接受者等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译文接受者服务。
因此,可以说译文接受者对译本的接受程度———即翻译的可接受性是评判翻译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朱艳卿2006)。
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林晓琴2006)。
2.1翻译的可接受性 翻译的可接受性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种面向译文的综合性翻译标准,它既是译品在译文读者一方产生的一种直觉交际效果,又是译者对译品质量的一种主观努力方向(卞正东2007)。
范仲英指出译文的可接受性(accep tabili2 ty)是指译文读者(接受者)对译文能否完全理解,译文是否明白易懂。
可接受性的高低,即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范仲英1997)。
译文可接受性的基本表述是:原文的内容表达准确、完整,译文的语言形式严谨、顺畅。
可读性强的译品对译文读者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译品的交际价值可以得到迅速、广泛、充分地实现。
反之,如果译品的可接受性差,译文读者的兴趣和动力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导致译文读者放弃阅读,译品的交际价值受到抑制或者得不到实现。
因此,努力提高和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陈忠华,杨春苑2002)。
可接受性在旅游翻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旅游翻译的受众主要是外国游客。
如何使他们在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同时,汲取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之精华,增添情趣,并留下美好回忆,使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旅游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
换句话说,旅游翻译不仅要使外国游客明白所介绍的内容,还要使他们能够并乐于接受。
译文的可接受性是翻译实践中的一大重要标准。
译者应努力通过各种翻译手段与策略以使译文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2.2旅游翻译 旅游翻译是指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的翻译(陈芳2006)。
旅游资料种类很多,包括与旅游有关的书信、广告、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条件书、旅游景点介绍、标示语、通知、电讯、有关合同、导游解说词等,所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既有书面翻译,又有口头翻译。
旅游翻译作为实用文翻译的一大类别,其目的是将一个国家的旅游文化通过翻译传递给另一国家读者或听众,在翻译时如果没有考虑并妥善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必然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因为旅游语篇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两种文字的简单转换,更是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
外国游客远道而来,吸引他们的并不仅仅是有形的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各种无形的蕴含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积淀往往更令他们心驰神往,而后者是需要具备扎实的中英文基础和敏感的跨文化差异意识的翻译人员的帮助才能有效地传达给游客的。
2.3汉英旅游翻译的特点 汉英旅游翻译的跨行业、跨文化性和高度口语化决定了旅游翻译看似容易却达意难的特点。
这种特点使众多的人错误地认为,只要会说外语的中国人都可以做旅游翻译,而忽视了“旅游语言”其实和“法律语言”、“医学语言”一样是有其独特性的。
译者需要具有扎实的翻译功底、广泛的旅游知识和系统的旅游翻译技巧才能很好地完成旅游翻译任务。
汉英旅游翻译由于其受众的特点而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
汉英旅游翻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内容包括口头翻译和旅游资料文本翻译两种。
汉英旅游翻译要求有针对性,其目的是吸引游客,激发兴趣,增强乐趣,传播文化(王群2004)。
它以面向游客传达信息为主。
汉英旅游翻译属于信息型文本,内容常集多种知识、不同体裁于一体,涉及面广,文体也多样。
因此,汉语旅游资料的翻译就是把原文中的信息转移到译文中,其关键一是准确的口头语言表述,二是文化信息的合理转移。
无论什么内容、什么文体,都要围绕向游客传递信息和文化背景知识这一点,让他们听懂、读懂并乐于接受。
3.研究过程与问题发现本文所研究的汉英旅游翻译除了书面资料文本的翻译,还涉及旅游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口头翻译。
在2006年和2007年期间,作者对来华旅游的两批外国游客共67人进行了面对面访谈(interview)和实地观察(observation)。
这67人分别是一个32人的美国犹太人博物馆爱好者团队(American Jewish Museum Dele2 gati on)和一个35人的美国老年团(American Elder Hos2 tel Tour)。
在分别为期14天和15天的跟随旅游团队活动中,作者在北京、昆明、桂林和西安各地对游客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和实地观察,分别向游客询问了在他们的旅程中有哪些听不懂、看不懂和不习惯接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