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初探
摘要: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已经从曾经的刀耕火种逐步踏
入“电力时代”,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最依赖的动力,加快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和生活节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价值,也正是因为电力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更加凸显了电力市场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前传统的电力市场体
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根据现在国情进行了电力市场
体制改革,实行电力市场化交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电力销售
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在当前新形势下,企业的营销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
当前,传统电力市场体制对于很多地区都已经不适用,不仅造成消费者生活
上的不便,对我国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更是减慢了我国全面小康的脚步,为此,我国政府推陈出新,适时改革,实行电力市场化,一改之前体制带来
的弊端,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同时也给电力相关企业带来了更
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充满了风险。
所以,企业必须认清当前形势,认真研
究和分析当前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积极创新和完善企业的营销体制,建立出最
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使市场营销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和系统化,以保障企
业的健康发展。
一、电力市场化的内涵及优势
所谓电力市场化就是适当放松对电力行业的管制,让电力行业的产权变得私
有化,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电力市场变得更为竞争、开放、合理有序,通过电
力市场化使电力资源能够合理优化配置,有效避免电力市场用电紧张及供大于求
矛盾,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
电力市场化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风险,提高活性。
传统的电力市场都是以实物为分割线,进行物理性质
的交易,通俗的说就是一手拿钱,一手拿货,而如今进行的电力市场化则引入了
金融元素,没有实物的界定,可以有效的激发市场活性,降低风险,减少差错。
二是增加电力的销售量。
电力市场化打破了之前计划发电的壁垒模式,不再是由
电网供电系统统一安排,使电力市场变得更具有竞争性,通过企业之间的激烈竞
争导致电价的大幅下降,使用户能够更加实惠的用上电,由于用户用电量的增加
使电力销售量大幅提升。
三是提高企业服务质量。
通过此次改革,使企业的经营
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改变了企业原有的服务理念和经营理念,更能为用户
着想,从而使服务质量变得更高。
四是扭转用电紧张的局面。
我国人口众多,土
地面积广,造成了部分地区产电过多,而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
尤其与欧美
国家相比,我国关于电力方面的工作还有许多欠缺,亟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通
过电力市场化,能够更好地推进“西电东送”政策落地,能够有效的解决地区用电
紧张的问题。
二、电力市场化对发电企业带来的影响
近几年,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我国许多地区推广并大力实施。
例如云南省电力
供大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为缓解电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云南省乘电力改革之东风,于2015年在全省全面实施了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开始了从部分发电企业
参与市场化交易到所有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探索,国电迪庆香格里拉发电
有限责任公司正是2015年第一批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发电企业。
通过两年来
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工作实践,使发电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同时
也给用电企业和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利,为电力行业走向市场化、规范化的
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两年来的电力市场化交易使发电企业和用户获得了
收益,但是电力市场化交易对发电企业来说,今后的道路将面临更多的市场挑战。
(一)财务风险大
许多发电企业一直使用之前的市场模式, 不能很快地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造
成了许多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尤其是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以及不适应电力市场化
的发电企业更是面临淘汰的危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正是当今
发电企业是否适应发展形势需求的未来写照。
(二)电力利润低
电力市场化改革使电力市场变得更具竞争性和开放性,改革前是实行计划发
电的,也就是说电价和电量都是固定的,而电力市场化交易则打破了计划经济这
一模式,使电力恢复成了原来的商品属性,使销售电价和发电量变为不确定性,
并由市场决定,从而降低了用户和企业的用电成本,同时,发电企业之间竞争压
力变大,导致了电力的利润变低。
(三)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问题
电力市场化还在发展之中,但是如果电力交易市场呈现出完全放开的状态后,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往往容易造成发电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甚至极有可能为
争夺市场出现打价格战的不利现象。
(四)环保与效益的关系难以平衡
由于改革前电力市场一直是“计划发电”时代,电厂除了考虑原料成本外,其
他什么都不用考虑。
然而,随着环境不断被污染,资源不断被浪费问题的突显,
引导了世界各国的重大关注,都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以减少环境污染
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现在的发电企业在注重本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
注“节流开源”的问题。
但是,在如何平衡经济和环保事业的问题上还有所欠缺,
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
(五)企业管理方面不够精细化
企业面对电力市场化交易这个新形势,还缺乏相应的、健全的、规范的管理
体系,对于新形势的把控力度还不够,部分管理高层、员工还缺乏创新意识,缺
乏对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深刻理解,人云亦云,不能很好的提出可
行性意见,大多数企业保守残缺,依旧使用老一套方法应对新形势。
三、发电企业对于电力市场化营销的相关管理对策
(一)建立新形势下相关体制
面对电力市场化交易新形势,建立有效的相关体制,可以借鉴和学习一些发
达国家的体制,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自身的道路,确保电力
市场化交易的规范有序。
(二)把握市场,开拓新模式
面对日益放开的电力市场,发电企业要学会主动出击,积极研究电力市场化
交易政策,及时跟踪形势和动态。
虽然经营利润不如以前稳定,但是可以采取薄
利多销的策略,优化服务质量,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尽可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瑕疵的政策,对于担忧电力交易市场的完全放开所产生的
问题,可以及时向政府部门进行反馈、沟通、建议,有利于政府政策的调整,从
而建立一个稳定合理的市场,同时企业也要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
(四)合理定位效益和环保的关系.
发电企业面对“节流开源”问题,可以优化自身的设计,采用高效环保的设计,
它不仅可以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还可以节约企业成本,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例如及时淘汰旧的产电设备,选取产能高,排污少的设备等措施,以减少资源的
浪费。
(五)做到精细化管理
面对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要从自身做起,及时发现管理方面的不足,
及时调整,加以改进,要做到精细化管理。
一方面,发电企业要分析和研究电力
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环节,制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去除不能增值的工作环节;另一方面,在定额和预算两个方面都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同时,要合理安排管理机
构和人员,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实行一岗多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我国电力市场化的内涵和特点,能够有助于企业采取合
理的对策去应对新市场的变化,从而保障发电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广大用
户的利益,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昌盛,使我们离全面小康的总目标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张驰. 国际电力体制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发[J]. 电力技术经济,2007(1): 8-11.
[2] 孙倩.刘峰. 电力工业改革理论依据及其模式综述[J]. 电力技术经济, 2005,
1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