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米往返接力教案

25米往返接力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
体育
授课日期
2017.9.6
章节
第四章《基本身体活动》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
体育组
课题
跑:20-25米往返接力跑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田径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往返跑,掌握正确传接棒的方法及两人之间的配合。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及其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
3.利用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加强遵守规则的意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2..进行比赛
组织比赛,巩固往返接力跑技术动作,给学生讲解比赛规则,渗透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
总结拓展
1.放松:种花
2.小结
3.宣布下课
1.集体练习
2.总结本课的收获
3.收交器材
身心得到放松,能够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
*****
*****
*****

4.组织练习
5.提出问题:绕标志物时怎样节省时间?
1.
1.分8组原地练习传接棒
2.尝试练习传接棒
3.带着问题进行练习
4.进行往返跑比赛。
5.体会绕标志物的动作
1.
解决往返接力跑中的传接棒、两人配合、绕标志物等问题。
第三环节:
进行往返接力跑比赛
1.讲解往返跑比赛规则。
2.组织比赛
1..尝试比赛,遵守规则
3.
4.3.沿下面的直线慢跑
5.
1.课堂常规
2.听到自己的小组号,快速举右手
3.两队相遇后击掌,错肩行进
队形:
*******************

*******************
1.规范体育课堂,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课堂。
2.训练小组的配合意识
第一环节:
进行往返接力跑游戏
1.提出往返跑游戏的要求
2.找最后1队来讲跑慢存在的问题。
3.导入本课内容
1.1.分8组进行游戏。
*****
*****
*****
*****

2.归纳出跑慢的原因
3.学习立式传接棒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遇到的问题,导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环节:
学习往返接力跑
1.讲解立式传接棒的方法
2.组织练习10米往返跑
3.提出问题,:两人传接棒怎样才能配合好?
学情分析:学生对“跑”的认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快速跑,直线跑,障碍跑,并初步掌握了接力跑的动作要领。三年级学生多以趣味为主,采用游戏、比赛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教学过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问题引入
1.1.宣布本课内容
2.2.反应练习:看谁反应快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四章的第一课时,田径类的“跑”一直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需要各种与之相关的小游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跑”的意识。另外由于其距离较短,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为主。突出其自然奔跑的特点。三年级在一二年级基础上,通过学习起跑的方法,掌握途中跑的技术,练习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相关主题